从表面上来看,朱允炆首先对付的是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等叔叔,其实他从来没有忘记对朱棣下手朱允炆。
只不过朱棣的身份很敏感,动起手来跟其他诸位王爷完全不同,必须要慎之又慎。因此才会显得没那么明显罢了。那么朱棣的身份有多敏感呢朱允炆?
第一,朱棣是最年长的王爷朱允炆。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去世以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以及燕王朱棣,都成了夺嫡热门。只不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在朱元璋去世之前就挂了,因此朱棣成了诸位王爷中最年长的一位。
如果直接对诸王之中朱允炆,最年长的朱棣下手,那么是不是会引起众怒?这件事朱允炆必须要考虑再三。
第二,朱棣是手握重兵的燕王朱允炆。朱棣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镇守北平府。他主要的工作就是戍边,对付北元的骑兵。因此朱棣手里有一支强悍的军队。
在削藩之前,朱允炆肯定要先掂量一下,强行收拾朱棣的话,会引起多大的麻烦。最好是不动刀兵就能削藩,因此朱允炆不到关键时刻,还是不想动手。
朱棣又不是呆子,你只要动手,人家就会想办法反抗,要是急了,甚至会联合北元一起对付明朝,毕竟十分方便。所以说朱允炆想要达到的效果是,慢慢削弱燕王朱棣的势力,让他没有实力反抗。
有这么两重敏感的身份摆在这里,朱允炆自然需要把朱棣当成重点削藩对象来看待了,一般削藩的手段,对朱棣是不起作用的,那么朱允炆做了哪些辅助工作呢?
一、朱允炆给朱棣派去了一堆眼中钉。朱元璋也考虑到燕王势大,有威胁朝廷的可能,所以临终前曾经颁布过这么一份诏令:
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诸侯王们没事儿不允许到京城来,而且诸侯国内的所有文武大臣,都要听从朝廷的节制。
主要是第二句话,彻底把诸侯王们的权力给限制死了。如果没有谋反心思的诸侯王,在朝廷削藩面前,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因为手下人都得受到朝廷的直接节制。
所以在朱允炆刚刚登基的那一年,他就派出了张昺前往北平,担任北平布政使。布政使相当于一省省长,地方上的行政和财政全都归这个人管辖。这就等于是掐断了朱棣从北平本地攫取大量兵源和财富的通道。
此外朱允炆又派遣谢贵、张信担任北平都指挥使。都指挥使手握地方上的兵权,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这两个人显然就是为了操控北平地区的兵权,好随时对朱棣下手。
当然了,这些人派去以后,朱允炆并没有立刻动手,他就是要看看朱棣究竟有什么样的反应,好采取相应的手段。
从建文元年,朱允炆就把这事儿给办了,你能说朱允炆没有对朱棣下手吗?应该说朱棣是他第一个打算削藩的对象,只不过需要用特殊的手段罢了。
二、朱允炆已经下令秘密逮捕朱棣,可惜失败了。建文元年六月,在朱允炆的指示下,北平布政使张昺,开始在城中部署军队,打算直接把燕王朱棣给抓了。
这事儿当然要让手握兵权的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和张信知道,要不没办法调动这么多兵马。可问题就出在了张信这个人身上。
当时张信拿到了密诏,心里十分紧张,估计在家里不知所措。因此他老妈一眼就看出了端倪,一问之下立刻否定了密诏的做法,并且表示:你老子曾经说过,燕王是能成大事的!
就这么一句话,让张信下定了决心,要投靠燕王朱棣。于是他三次前往燕王府,打算告密,燕王都选择不见。
最后一次张信坐着妇人的轿子,这才进入了燕王府,把整件事都告诉了燕王朱棣。朱棣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召集了手下人起兵,提前夺取了九门。
信忧惧不知所为。母怪问之,信以告。母大惊曰:“不可。汝父每言王气在燕。汝无妄举,灭家族。”成祖称病,信三造燕邸,辞不见。信固请,入拜床下。密以情输成祖,成祖戄然起立,召诸将定计,起兵,夺九门。成祖入京师,论功比诸战将,进都督佥事。封隆平侯,禄千石,与世伯券。---《明史》
所以说,不能怪朱允炆的手段不够狠,只能说朱棣多次有人相助。张信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却彻底改变了历史走向。
与张信共事的张昺和谢贵全都被抓获了,最终两个人选择以身殉职,毫不含糊。至于张信,快快乐乐地活到了81岁。
三、朱允炆的人马早已将朱棣团团围住。在对朱棣动手之前,朱允炆的考虑还是相当周到的。虽然从内部打入了朱棣集团,十有八九是可以收拾朱棣了。可是朱允炆还是觉得不放心,于是在外部又有了新的部署。
当时朱允炆派遣都督宋忠(这名字起得好)屯兵开平,徐凯屯兵临清,耿瓛屯兵山海关。这三支部队,联合起来,完全可以对朱棣形成合围之势。
这还不够,朱允炆还下令调检燕王府护卫军士,以朝廷的名义削弱燕王朱棣当时的力量。以此确保万无一失。
建文元年,以都督奉敕总边兵三万屯开平,悉简燕府护卫壮士以从。又以都督徐凯屯临清,耿瓛屯山海关,相犄角。北平故有永清左、右卫,忠调其左屯彰德,右屯顺德以备燕。---《明史》
由此可见,朱允炆早就从内部和外部同时着手,将朱棣给团团围住了。至于能不能抓住朱棣,其实这不是朱允炆的部署能决定的,因为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计划真实施起来会发生什么。比如说张信的反叛,这就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总结:朱允炆最担心的其实就是燕王朱棣。大家总喜欢拿宁王朱权出来说事儿,认为朱权的实力最大,所以是朱允炆的头号对手。其实这种说法不对,实力大,不代表就一定有谋反的意图。
朱权年纪太轻了,而且地处偏远,完全威胁不到中央朝廷。反倒是朱棣处于北方的核心区域,又是诸位王爷中最年长的一个。而且久经战阵,战斗力爆表,这样的人才是朱允炆最大的对手。
因此朱允炆在削藩之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朱棣的发展。比如说对周王朱橚的打压,本身就是为了限制朱棣,因为他是朱棣的同母弟弟。
换句话说,从朱允炆开始削藩时,就已经把朱棣看成了第一竞争对手。正是因为朱棣的实力强大,所以只能采取特殊方式处置。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