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龙,被誉为NBA历史上最强壮的篮球运动员,职业生涯19年有10个赛季全勤,17个赛季出场80场往上,生涯共得到36928分,高居NBA历史得分榜第二位,可惜终身无冠,无得分王,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迈克尔•乔丹奥斯特塔格。据查数据得之,如果没有乔丹,马龙将会获得5个得分王。
马龙是NBA历史前三的大前锋,身高206cm,肌肉异常发达,不过在队内马龙基本没有打过中锋,因为在那个超级中锋遍地走的时代,马龙的身高和臂展根本不足以让其称霸篮下奥斯特塔格。他厉害的反而在于外线中距离投篮,和斯托克顿的挡拆变化更是可以列为NBA历史最强大的配合之一,通过这个配合斯托克顿“刷”出了历史第一助攻,而马龙则“刷”出了历史第二得分。
马龙是85年进的NBA,那时候爵士队内首发中锋为224cm的马克伊顿,人送外号猛犸奥斯特塔格。后天马克•伊顿退役后,大白熊格雷格逐渐成长为爵士的内线大肉盾,218cm的他虽然职业生涯得分和篮板不高,但是在那个内线肉搏的年代,无疑是防守重量级内线的大杀器,当年他和马龙的内线组合让年轻的鲨鱼大吃苦头。
97和98连续两个赛季吊打鲨鱼的湖人
都知道乔丹在97和98年总决赛上两次击败犹他爵士获得总冠军,可谁曾记得在科比未“长成”的时候,爵士就是疯狂吊打奥尼尔领衔的湖人了。97年4-1湖人,98年横扫,以97为例,在爵士黑白双雄的攻击和防守下,奥尼尔5场分别获得17分奥斯特塔格、25分、11分、34分和23分。马龙出来中投,奥尼尔不敢出来,一出来内线空了,你奥尼尔在内线杀伤,双雄根本不怂你,就是跟你硬干,那时候的湖人简直就是有苦说不出。
首先谢邀奥斯特塔格!
丹尼斯罗德曼,司职大前锋,个虽然不高,但是防守了得,尤其是篮板抢的好。
上世纪80年代跟着查克戴利的坏孩子们夺得了总冠军,并且完成了单赛季场均18个篮板的壮举,而且连续7年夺得联盟篮板王称号。
而罗德曼防守中的经典就是和马龙一路对抗到自由搏击赛场上。
至于场外,性格怪异的罗德曼更是新闻不断,前一阵还和某国80后领导称兄道弟。
说回赛场,罗德曼是顶尖蓝领内线,中锋打过,但是主要位置还是大前锋,至于防守上对位过对方各个位置,还都有不错的效果。
不过,罗德曼由于个性过于鲜明,所以,能不能打好要看球队和当家球星是谁,对他怎么样。实力有,但是要看心情。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不喜勿喷,欢迎关注讨论!
不得不说,还真是!小球时代对于大个子的要求已经变了!
自从勇士带起小球战术风潮,小个阵容也随之风靡起来,联盟对于大个子的要求开始改变,从以前的能投中距离、会背身单打等内线进攻技巧,身材高大,能做好护框工作变成了能跑能跳,身高可以不高但是速度一定要跟得上,进攻技术不用多好,能吃饼终结就行!在这个浪潮下,哈雷尔和卡佩拉就是当中的典范!
哈雷尔和卡佩拉本质上是一类球员——小球战术下的灵活大个子,攻防一体,防守大闸,进攻中转轴&吃饼终结点,只不过两人针对上面的点擅长的方向略有不同!
卡佩拉身高更高,更像传统内线,但是内线技术十分差,除了吃饼几乎没有自主进攻能力,他的挡拆和策应会更占优势,防守端脚步身高不差但脚步更为灵活,是典型的吃饼型蓝领内线!
哈雷尔身高偏矮,更像新型内线,但是他的身体素质更为劲爆,跑的更快、跳的更高,他的能量更为让人震惊,他的进攻技巧比卡佩拉稍微丰富一点,他还能在中近距离有一点自主进攻能力,但是技术比起传统中锋还是很菜,是靠身体天赋打球的典范!
他这样的球员,因为身高不够终究还是不利于防守护框,所以更偏重进攻,而在如今更重视进攻的趋势下,哈雷尔比卡佩拉更吃香!两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他们能打出现在的成绩,真的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球浪潮的兴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