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集,甄嬛失宠的日子很久了,就在这时,敦亲王福晋来啦甄嬛传敦亲王!真是出人意料。
甄嬛失宠,想必只要有点权势的家族都知道,那么多王公大臣的福晋都没有来看甄嬛,为何只有敦亲王福晋来了呢甄嬛传敦亲王!
原来甄嬛传敦亲王,这位福晋这次来探望的重点,是为了消除甄嬛与敦亲王的隔阂——当初敦亲王拿甄嬛打趣为舞姬,以甄嬛的心机当然不会在面上有任何不快,可是,要甄嬛这个宠妃为敦亲王说好话那就绝不可能了!
若当初敦亲王打趣完甄嬛后,福晋立即去找甄嬛解释,甄嬛面子上肯定是谅解,但也只会认为福晋是忌惮自己是宠妃罢了甄嬛传敦亲王!不是真心实意道歉!
而福晋专门选了甄嬛失宠的这个极佳时机来道歉,就显得弥足珍贵,如同雪中送炭甄嬛传敦亲王!在甄嬛被大多数人抛之脑后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甄嬛失宠的时候,福晋愿意来道歉!着实难得,毕竟,在此时,谁都没有认为甄嬛会再度复宠,即使复宠,也不一定能再成为宠妃的时候,福晋的这份诚意不仅令甄嬛感动,也令我们感动!足见这位福晋是个聪明至极的人。
扮演这位福晋的演员,据说就是传说中和王石有绯闻的人。看长相一般,可是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吧,不然也不会让王石这样经阅丰富的男人动情。说实在的,也不知为何,这女人一出来,她的微笑就给我一种恬静淡雅之感,感觉无比舒适,而且她的“识大体,一心只有丈夫儿女”的脾性也实属贤惠贤德的典范。这个人物出场极少,却能赢得众多人好感,相信与此“闪光点”不无关系。
《后宫甄嬛传》里面,整个皇宫内外都是争权夺利,出场角色感觉个个都是阴谋家,做事情跟下棋一样,走一步看五步,就怕不能把所有人阴死。从黄桑太后,到皇后甄嬛,再到安陵容浣碧,都是一个德行。
少数几个例外的,就像是从琼瑶剧跑到宫斗剧里面客串的角色,让人倍感突兀但又过目不忘,比如舒太妃跟果郡王母子就是典型。
这对母子整个一个真爱贯彻人生,一点政治头脑都木得。
舒太妃本来就是废妃,跟嬛嬛一样被迫出家。
而且两人经历也相似,都是曾经宠冠六宫,狗粮撒得整个大清版图都是,结果一朝失势就被扫地出门。同是天涯沦落人,本来应该互相交流宫斗失败的经验,出一本《后宫创业禁忌》之类的鸡汤文集,警醒后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顺便大捞一笔当养老金用。
结果舒太妃却意外发现,眼前这个看起来收视率很高的女子,竟然是自己儿子暗恋的对象,于是恋爱脑发作,竟然给两人牵起了红线。
结果甄嬛跟果子狸倒是爽了一段时间,也给舒太妃生下了一对双生孙,可自己宝贝儿子也搭上了性命,准儿媳也黑化,直到《还珠格格》里面还是那么凶残。
舒太妃为什么敢于撮合儿子跟甄嬛,主要跟她的性格与人生经历有关,再加上她立了一个错误的FLAG,导致误判了这份姻缘的结果。
大清开国以来,就没听说过废妃再回去的~老太太也是修佛修傻了,大清入关也就两代人而已,顺治还是24岁就嗝屁了,说白了也就康熙才开始正经玩后宫权谋传。
所以舒太妃就是孤例而已,不能倒推得到“甄嬛也回不去了”的结论。
再说舒太妃被赶出皇宫是因为雍正登记,太后位置没她份了,所以才把这个曾经被康熙爷宠得没人样的娘们轰走,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回归,毕竟已经改朝换代了。
但甄嬛不一样,皇帝本来就心里挂着嬛嬛,发烧都喊她的名字,而且嬛嬛心机那么深,一直都在为了回归而布局,那一天迟早也会到来。
舒太妃这些底子都没摸清楚,就草草得出结论:
嬛嬛跟果子狸两情相悦,反正皇帝也不要了,那就我儿子得着吧~结果是磕CP一时爽,儿子火葬场。
舒太妃确实是没有政治头脑,整个一个走错剧组的恋爱剧角色。
真实历史上的舒太妃跟电视剧完全相反,原型纯裕勤太妃陈氏本是一个宫女,因为无意中被康熙临幸,生下爱新觉罗果子狸。
之后康熙就再没有鸟过陈氏,陈氏也非常低调,知道自己只是中了双色球,生了一个皇子,等于买了最高档次的养老保险。但正因为自己出身卑微,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皇权斗争,避免站错队把自己跟儿子都作死。
雍正登基后,开始清算那些参与夺位的兄弟,比如八阿哥晴川之类的都被干掉了。
清算一通之后,发现十七弟允礼真是个乖宝宝,所以封他为果恭亲王,陈氏在雍正四年的时候册封为皇考勤妃。
这才是后宫生存手册的正确打开方式,舒太妃应该跟自己的原型学一学,而不是活得那么本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