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元朝时候起,就规定娼妓的家长和男性家属必须带绿头巾以示区别张一山是谁。
而韦小宝的母亲韦春花就是一个从业者张一山是谁。
服饰的颜色在不同的朝代含义不同张一山是谁,在秦朝时以黑色为主到了汉朝,基本也是承袭秦朝,官服以黑色为主。
老百姓那就更麻烦了,不许穿带彩的衣服张一山是谁。只能保持麻布的本色。
到了西汉末年,才允许老百姓穿青绿色张一山是谁。
但是也只有屠夫和卖珠人穿青色绿色的衣服,属于“贱服”
看来在秦汉时代青绿色在统治者眼中属于卑贱的颜色。
到了多彩多姿的大唐,
三品以上穿紫色,四五品官员穿绯色,也就是朱红色,所谓的满朝朱紫贵,就是这个意思了。
而六七品的官员,就是绿袍,八九品的是青袍。
甚至有官员用绿头巾来羞辱犯人,作为一种惩罚。
《封演闻见录》记载。
李封在延陵这个地方为令的时候,
有个小吏犯了罪,
他并没有处以杖刑的责罚,而是让他裹上绿头巾,倒也不是一直戴着,而是根据犯错的严重程度,来定要戴多少日子。小吏们认为这是奇耻大辱。
宋朝基本与唐朝类似。
《梦溪笔谈》记载了一件事,说有不知天高地厚的纨绔子弟,在纱帽下面戴着青巾。知州孙伯纯下了判词:巾帽是青色的,那和屠夫卖肉的又有什么区别?!
可见宋朝对青绿色也认为是卑贱的颜色。
那么为什么古人对绿色这么看不起呢?可能的原因是来自与对乌龟的一个美丽的误会。
原来,古人认为,乌龟这种大腰的动物,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乌龟和蛇交媾才能产卵。
而乌龟则是绿色,所以,古人对绿色有这样的偏见。
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中就是这样记载的。
大腰无雄,龟鼍类也,与蛇通气则孕。
所以,到了等级森严的元朝,绿帽子就有了明确的归属了。
《元典章》:
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意思就是,从事娼妓的女人,必须在服饰上有区别,
要穿黑色短袖单衣,戴有棱角的头巾。而女子的家长和亲属男子就必须戴绿色的头巾。
这不得不说是个让人感到屈辱的规定。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更是为老百姓“操碎了心”。
老朱一直相信,老百姓做什么行业就应该一直做下去,
父传子,子传孙,一家人的职业定型了就不要变了。
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一直不愁吃穿。
所以,洪武三年,朱元璋下诏,嗯,多说一句,
大家耳熟能详的宣读圣旨时所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就是老朱的发明。
老朱诏曰:
教坊司的乐人和戏子都要戴青巾,而娼妓家属男子改成了纯色的“绿色头巾”!
更详细的是,腰带必须是红色的,穿的鞋必须是带毛的猪皮鞋。
而且,因为是“贱籍”,走路只准溜边,也就是只能走路边,遇到官员的车子,必须要靠边站等候。
直到清朝,也是这样的习俗,《清稗类钞》对清朝习俗的描写中,仍然延续了对乌龟的误解,
在清朝刚入关时,延续了明朝的规定,以示对“贱籍”家人的羞辱。
从而导致民间对妻女有“外淫”者,“以绿头巾相戏”,这就和我们今天对“绿帽子”的定义十分相似了。
张一山版的韦小宝戴绿帽子,是符合清初对娼妓家属的规定的。因为韦小宝的母亲韦春花就是一个从属扬州丽春院的娼妓。
而韦小宝从小在丽春院长大,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作为韦春花的男性亲属,他是需要戴绿帽子,以示和普通老百姓的区别的。
这一点,是符合史实的。
这当然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对老百姓所谓礼教上的迫害。
是封建社会的糟粕,应该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我们今天当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衣服的样式和颜色,
这是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