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了《狗十三》董子健假笑男孩,电影中有几场主角李玩陪父亲应酬的戏,基本上面对喧喧闹闹的酒局时,李玩表现出的都是标准的假笑。

董子健假笑男孩:如何看待微博之夜:明星纷纷与“假笑男孩”合影这件事?

生在80尾巴董子健假笑男孩,小时候也经常被父亲这样带出去应酬,因为学习成绩不错,作文一直写得也还行,所以不仅要假笑,偶尔还得说点漂亮话,端着饮料想几句“祝酒辞”。

董子健假笑男孩:如何看待微博之夜:明星纷纷与“假笑男孩”合影这件事?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家庭聚会董子健假笑男孩,因为没有说出好的吉祥话,被亲戚奚落,自己心里也无比委屈,回家的路上就忍不住大哭了一场。

无论是看《狗十三》董子健假笑男孩,还是回望自己的过往,现在作为成人虽然能够明白大人们如此做的动机,但还是不能认同这种“把孩子当成炫耀工具”做法,尤其是有时候可做可不做,非要满足大人的虚荣心强行表演时。

若从这一点出发硬说董子健假笑男孩,“假笑男孩”也确实值得心疼,只不过轮不到我,以及很多人。

因为真金白银难赚,现实不矫情。

绝大多数人从懂事起都是很现实的动物,只要付出了,就要求回报。而帮父母应酬,在众人面前表演这件事,为啥我当年觉得心里不爽不平衡?现在想想,因为没油水啊!

孩子表演,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父母爽了有面子了,孩子被不疼不痒夸两句,连块肉都不给多夹;转眼大家嘻嘻哈哈,都忘了。

想想8岁的时候有人要是和我说背首唐诗就给个变形金刚,大概我现在脑袋里至少装个唐诗300首不在话下;

或者别这么物质,说背一首隔壁班花小丽就来亲一口,嗯……也能整个300首吧……

只要是“假笑男孩”的父母对孩子不是太坏,笑一下给个变形金刚应该没什么问题;同时大洋彼岸这么多心疼他的粉丝,真要是放开了亲,恐怕得是一群小丽都如狼似虎摩拳擦掌。

别说钱,就说关注度,有几个人这辈子,能到他今天时的关注度,的万分之一?

而假笑这事儿在生活中对每个人不都是必备+常用技能?诸位想想自己从懂事起就学会了吧,面对老师面对领导面对客户一天假笑个十次八次的不是常有的事?区别在于你的假笑收益没那么高罢了。

还有很多小姑娘,大半夜不睡觉给偶像做数据,大冬天站在冷风中给偶像接机,微博被翻个牌得瑟好几天,摸个手兴奋要晕倒,一口一个“正主”卑微到土里;人家笑一笑就可以和偶像平起平坐,合影聊天,就时间长点穿的少点,就开始圣母心泛滥心疼起来了……

嗯,个人自由,管不着。

反正大众的同情和心疼大多数时候都是廉价且速朽的,热点过几天也就退潮。“心疼”不等愈合就已经忘了。如果你要问我对于这位小男孩的看法是什么,我只能说,挺羡慕他的,童真和童年换这么多钱;要知道残酷的现实是,没人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许多人所谓无价的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其实一分不值。

“假笑男孩”这个听起来符合当下受众口味的称呼,背后却是引人深思的话题。

董子健假笑男孩:如何看待微博之夜:明星纷纷与“假笑男孩”合影这件事?

“是否被当做赚钱的工具?”在我看来,取决于两点:一是孩子自身在从事活动中是否真正的快乐,是否有利于其健康成长;二是孩子的监护人是否以盈利为目的而消费孩子。

董子健假笑男孩:如何看待微博之夜:明星纷纷与“假笑男孩”合影这件事?

“假笑男孩”以戏精式的一年变脸搞怪备受关注,还受邀参加微博之夜,成为“团宠”极宝贝与众明星合影。

董子健假笑男孩:如何看待微博之夜:明星纷纷与“假笑男孩”合影这件事?

男孩“假笑”的背后到底是“真笑”?还是“假笑”?

董子健假笑男孩:如何看待微博之夜:明星纷纷与“假笑男孩”合影这件事?

知名度的背后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

当我们脱离了稚嫩就再没有什么是非对错,更多的是辩证和迷茫。

“把孩子当做赚钱的工具”就像“假笑”一样讽刺,但如果是孩子在演艺方面有天赋或者兴趣,监督人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但一切都要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前提。而社会上的广大受众以及娱乐圈接触小童星的前辈们也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考虑,在他们面前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让社会价值体现高于个人利益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