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臣让马三立降辈这事情,跟坊间传闻“侯宝林不让李文华拜师马三立”一样,属于历史悬案,当事人自己都没公开说过这事儿,全是外界在各种敲边鼓马三立的徒弟。
网上传闻张寿臣跟马家矛盾主要有两个马三立的徒弟:一个是张寿臣说马德禄马三立相声水平不行,另一个是张寿臣让马三立降辈。
第一个其实有一半是真的马三立的徒弟,那就是张寿臣确实说过马三立太面,不适合说相声。其实这倒未必是多贬低马三立,马老的相声确实跟张寿臣不是一路的,风格差异很大。张寿臣虽然拜师焦德海,但他能耐有一多半是李德钖那里学来的,所以寿老的路子跟万人迷比较接近。而马家最接近万人迷的,是马三立的大哥马桂元,只不过英年早逝而已。马桂元其实也对弟弟各种拳打脚踢,观众都炸粘子了,马桂元还是看马三立鼻不是鼻眼不是眼的,主要就是风格差太多了。
但张寿臣去贬低马德禄这事情马三立的徒弟,大概率是不存在的,马德禄是大名鼎鼎的相声八德,而且是李德钖的跟班。张寿臣一直很讲究论资排辈,所以对于比自己辈分高的人,张寿臣是不会去冒犯的。再者说张寿臣十岁就开始说评书,当时寿老就是在连兴茶社混饭吃,而连兴茶社的掌穴就是马德禄和周德山,人马德禄帮衬过张寿臣,结果寿老放下筷子就骂娘,这很显然不符合逻辑。
至于张寿臣让马三立降辈这件事情马三立的徒弟,其实属于车轱辘套餐系列,但凡提到相声界降辈的几档子事情,基本上都跟张寿臣扯得上关系。
比如高德亮这一支降辈,也被传成张寿臣让高德明兄弟降辈,而且段子还编得像模像样,说张寿臣组织同行开会的时候,问高德明“你名字那个德是什么意思捏”,高德明赶紧回答“是家里的字,跟相声辈分没关系”,然后从此高德明就被视为降辈了,连带着弟弟高德亮也一起降辈。
其实这事情就是以讹传讹,高德明压根就没降过辈,他的徒弟于佑福在业内都是以寿字辈论的,如果师父降辈,那于佑福不就成马三立晚辈了,你问马三立敢不敢在于老姑面前充长辈?
高家真正降辈的其实就是高德亮,而且高德亮降辈是因为加入了相声改进小组,里面大部分都是宝字辈,还有几个寿字辈,就他一个德字辈,那侯宝林大师管他叫师爷,高德亮估计也受不起,所以高德亮主动跟大家平等相处,按照寿字辈自居,这才把高凤山石富宽这一支都拉了一辈下去。
从张寿臣本身的地位来说,他也没必要让谁去降辈,在解放前的相声界,张寿臣就是大掌门,无论谁在他面前都矮一头,他让打狗不敢骂鸡。当年共乐茶社和晨光茶社打得跟花瓜似的,京津两地的名家都过去助阵了,最后还不是张寿臣一句话,两边就熄火了。
说白了,张寿臣本来就是大家长,马三立即使人小辈大,在他面前也是晚辈。再者说寿字辈最年轻的也不是马三立,而是郭荣启,张寿臣要指定降辈也应该把郭荣启马三立一勺烩,干嘛只针对马三立呢。
再说马三立对张寿臣非常尊重,逢年过节都提着礼物去看他,一口一个师哥叫得多甜。而且马三立在没成名之前,最崇拜的对象就是张寿臣,马三立当年看到燕乐戏院门口挂着牌子“张寿臣因病不能演出”,觉得演员不演出都挂牌子,这就是蔓儿大到尖了。于是后来马三立成名了,也因为生病挂了牌子,马老那一刻幸福涌上心尖,终于赶上张寿老的境界了。
另外周德山晚年由马三立牵头,同行们一起出钱养他,张寿臣也出了一份钱,如果两人真的不睦,张寿老也不必管这闲事儿。
所以相声界的恩怨,外人是看不清的,你觉得有的可能并不存在,你觉得没有的反而水火不容。
谢邀,但是这个问题不清楚,所以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马老先生生前收弟子比较少,而且相生界内特别是老一辈的大师对于收弟子的规矩和顾虑也特别的多,这点包括马老的儿子在讲述当中也可以看出来一些,马少爷在入行相声的时候因为身份特殊,又不能直接当做马三立门下弟子,最后由侯宝林大师代拉师弟的形式拜的已故相声大师朱阔泉门下。可见相声行内对于拜师收徒的规矩讲究以及种种做法都非常谨慎,所以说某某是谁的门下弟子,不但引保代三师俱全,还要有其他曲艺行当见证,拜贴仪式都要齐全,各种见证证物都具备,才能公开说明师徒关系。
如果说关门弟子是最后一个徒弟,我觉得似乎应该是马老逝世过后由他儿子马志明代父收徒,收了相声大师李文华老师作为弟子那次公开的仪式,这也是李文华老师在喉癌之后生命暮年最后圆了一个心愿,之后也没有再听说什么马三立大师还有那个再入门的弟子的新闻,按说关门弟子,应该算是李文华老师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