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主要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并且,严格以是否可以宠幸来计算的话,古代帝王真正有“三千后宫”的也没几个。历史上,真正说后宫最庞大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后宫帝王、晋武帝司马炎,这两个家伙是公认最多的,都超过三万。而且那是真的“宠幸”,逮谁都可能发生点什么,尤其李隆基。
而此外的后宫帝王,拥有这种可以随时宠幸的女人的家伙,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这个货,他的王后下辖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208人;24个王妃名下辖姹女、元女等7个名位共960人,两类共计1168人属妃嫔。换句话说,有1168个“老婆”。不过好在洪秀全至少还肯给人家个名分,不像李隆基、司马炎,宠幸之后连名分都没有。
事实上,历史上大多数皇帝,所谓“后宫”,大部分是女官,是女性工作人员,而不是“老婆”的性质。像李隆基后宫帝王、司马炎那样的,“老婆”与“工作人员”到底是个什么比例,现在已无法衡度,反正肯定吓人一跳。至于洪秀全,他的“老婆”占后宫总人数是超过50%的了,这就太过分了。
一般的皇帝,实际上还是女性工作人员居多,比如女官、女司等等后宫帝王。她们也并非是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征服了多少女人才安排的。女官是有品秩的。实际上,大多数的朝代,女官是一种“服役”制度,与兵役、劳役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女官虽然有可能得到皇帝的宠幸,但很少见。毕竟封建阶级制度在那摆着,除非特别漂亮,把皇帝吸引住了,否则皇帝还是自惜身价,不肯与仆役发生关系的。
这些入宫的女性后宫帝王,主要职责还是负责宫里的杂务,操办各种大事小情。选用女性工作人员,是出于保护皇帝老婆的思想,皇帝也是怕老婆给自己戴绿帽子嘛。
再者,女性通常温柔、心细,心态会好一些,做事不至于总出问题。
有一种最关键的作用,就纯是为了保护皇帝。众所周知,就是女性一般来讲,体格上体力上都弱于男性。即使是宦官,通常也都强于女性。
皇帝最怕的就是被害,所以,大量安排女官,就是避免被身边人行刺。简单说,就是避免万一出点什么事,皇帝打不过人家,那就麻烦了。皇帝身边的侍卫也不那么多,但如果是女性闹事,有那么几个壮汉,也就可以轻易抵抗好些女人了。事实上,采用宦官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毕竟宦官的体能也多弱于普通男性。
再者,就是动物出于本能对异性的喜爱。在一堆大老爷们儿里放一个女人进去,那女人肯定受宠;同理,在一堆女人里放一个男人进去,男人也会受宠。皇帝在异性人群里会获得更高的好感度,这也能降低皇帝被害的几率。古代虽然没有“心理学”这个名词,但设计这套把戏的古人,早就把人心琢磨透了。
因此,皇帝为什么安排那么多后宫女子,“三千佳丽”,实际上并不是以宠幸为目的,主要还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当个皇帝容易吗?总怕被人弄死,远不如像当个委员啊之类的干部安心多了。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男子三妻四妾很平常。皇帝身为九五之尊更是如此,后宫佳丽如云,除了君王体面,也有涉及国家社稷的传承因素。
根据现在关于后宫戏的影视剧的演绎,后宫妃嫔多了,就会有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攻讦争宠。甚至为保权位可以杀子弑君,不惜一切代价令人发指。但事实上是这样吗?
我们知道皇帝的后宫嫔妃大多数都来自门庭显赫之家,大多数是当朝高官或者社会地位崇高的贵族,皇帝与妃嫔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朝廷局势、国家社稷。历史中就有关于后宫不稳导致朝廷动荡的记载,比如西汉吕后专政,唐朝武则天淫乱后宫、杀子、称帝,朝廷基本被外戚把持;正面的例子比如清朝孝庄太后一生辅佐三位皇帝,励精图治。
通过以上几个著名的例子,说明封建社会中后宫的稳定对朝廷局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说国家对后宫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并不是“永远那么乱”。
一、皇帝与妃嫔的关系
皇帝的妃嫔众多,能让皇帝喜欢的屈指可数,大多数的妃嫔有的可能被临幸了一次,有的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皇帝一面。就算是皇帝非常喜欢的妃子,也不能长期与她相处,今天与你同寝,明日就要与她共眠,这是制度决定的,一般情况下皇帝也不好违背。
而妃嫔之间即使都希望被皇帝宠爱,诞下皇嗣,但是也不会整天处心积虑的互相算计,谁又想每天都陷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中呢,大多数都是听天由命。
二、后宫管理
皇帝为一国之君,管理国家外事;皇后为一国之母,管理后宫内事。那么皇帝有群臣相辅,皇后当然也需要官员帮助了,就以唐朝为例,后宫设各级女官辅佐皇后管理后宫。
据《旧唐书·职官三》记载,唐朝后宫设立尚宫、尚司、尚仪、尚食、尚寝等等。这些尚制下又设司制,司制又设典制,各制分工不同品级不同。此外还有后宫文学馆,编纂书籍,教授宫人文化。
各部门也要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我们可以把它比作成一个优秀的公司,每个部门有每个部门的事情,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工作,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如果有人犯了事,就有对应的规章制度去治理。
综上所述,后宫并不是永远那么乱。那么说有没有十分和谐的后宫呢?
据记载确实有一朝,后宫非常和谐,与其说后宫很和谐,不如说后宫没法不和谐,因为这位皇帝只有一个妃子,就是明孝宗朱祐樘,妃子也就是皇后,张皇后。
这是历史上仅有的一位“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非常喜爱自己的皇后,用情专一,而张皇后对明孝宗的态度,也不像老鼠见了猫,而是更符合我们现代社会中的夫妻“他是我的丈夫,我的男人”,两人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在明朝,皇帝与妃嫔是不能同室过夜的,即使临幸过后,也要有宫人将妃嫔送回自己的居所,而明孝宗和张皇后则不然,更像是民间夫妻,食同席寝同榻。有一次张皇后生口疮,明孝宗亲自端水喂药,张皇后睡熟了,他便小心翼翼,生怕出声音将皇后惊醒。
真正做到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两人伉俪情深、情比金坚,值得后人去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