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唐玄奘。

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啥都是命!唐三藏就是用来冤枉孙悟空的人,因为唐三藏是肉眼凡胎,正如你我一样,没有火眼金睛,也没有上帝视角,更没有修炼成佛眼,这个时候他还是唐小白唐玄奘。也不能说他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只能说他们两个人所看到的真相不一样。在责难孙悟空的时候,是唐僧的修炼过程,同时也是孙悟空本身的修炼过程,这一路互相成就,才能最终师徒都能取到真经,成佛成圣。

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我们处在这个社会里唐玄奘,就有有五毒的侵蚀,这五毒有的说是贪、嗔、痴、爱、恶,有的说是贪、嗔、痴、慢、疑,至于到底是哪种,我们就不去深究了,反正唐玄奘有,孙悟空也躲不过。唐僧之所以冤枉孙悟空,每次都是有原因的,正可以验证他的三观正确,只是因为眼界的问题,使他不能看到真相,所以才冤枉了孙悟空,这就是慈悲心具足,而智慧心不够造成的后果;反之孙悟空明明有了智慧之心,但是慈悲心不足,经常有打打杀杀和半途而废的做法,这又是他的问题。正是这师徒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才使得他们渐渐地获得了智慧心和慈悲心具足的境界,这正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没有玄奘法师的冤枉,哪里来的斗战胜佛?这正是唐三藏的一次次谆谆教诲和当头棒喝,不是吗?孙悟空的轻慢和猴急之心,也只有唐僧这样的苦口婆心才能感化,使得它不再心猿意马,而能心静如镜,达到通禅的境地。我们许多人都怨恨那些冤枉自己的人,或者说自己缺点的人,殊不知唐玄奘: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能真的懂得谦虚的人才能不断的取得进步;能知道感恩的人才能得到贵人的垂青。如果不是孙悟空这样的谦虚、感恩的能人,那么唐僧这样的贵人走不过几个回合就会被棒杀了,所以孙悟空是自己救了自己。

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两个正直的人,却没办法友好相处,这不值得我们自己反省吗唐玄奘?还是那句话,慈悲心中留,恶语耳边风,如果真的能这样,那么谁还不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呢?当你做到了这些,那么智慧会找到你,那么慈悲会找到你,那么你会突然间,就顿悟了,原来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你看到每个人都像一面镜子:照耀着自己,美丑自见。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原创不易,期待大家的完阅、关注、转发、评论,谢谢!想看作者更多的文章请点击@晨曦小荷。

不能说绕开喀什,走塔莎古道反而是抄近道了。到过新疆喀什塔县旅游的人都知道,走塔莎古道其实比直接返回阿克陶到喀什,要节约180公里,更别说当年玄奘取经东归时,是以骑马徒步为主的,时间上至少压缩三天以上。

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塔县至喀什走G314距离380公里,塔县至莎车走塔莎古道距离160公里。

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因塔莎古道地处叶尔羌河畔,道窄变急,路况险峻,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适宜大型车队通过,极少宣传,所以很少有人知道,直到近几年帕米尔高原旅游升温,盘龙古道走红以及大同乡的杏花,才揭开了塔莎古道的神秘面纱。

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当年玄奘西天取经归来,东归的路上,在没有导航的前提下,他们是经过葱岭(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沿着叶尔羌河河畔而行,途经塔儿乡,大同乡,翻过达坂前往莎车国。

唐玄奘:唐三藏为什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孙悟空?

玄奘东归走塔莎古道的主要原因1沿叶尔羌河畔走,取水方便,补给容易。

2穿越山谷比翻越高海拔达坂,冰川雪山(慕士塔格)要容易得多。

3看似偏僻的塔莎古道,除了偶有野兽出没,相比西域三十六国的官道更加安全。

总之,玄奘取经之路,历经千难险阻,终成夙愿。为了宣扬佛教之精髓,普渡众生,脱离苦海,谢绝高爵挽留,不辞劳苦,东归故里,创造了一段佳话,留传至今,令人称赞不己。

以上看法,是作为一名新疆旅游自驾游领队的观点,不知大家对玄奘东归,不走喀什而绕道塔莎古道,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