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徐渭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徐渭书法作品是典型的晚明表现主义书风,其艺术主张与西方绘画的印象派有点类似徐渭传。即着重主观情感、意象幻想的表达,出于“内在的需要”。
徐渭书法在比他略早一点的吴门书派所主张的反叛唐法出发,继而吸取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追求艺术个性化的积极因素中走来徐渭传。他对王献之、张旭、怀素、米莆、黄庭坚等书家的作品都曾认真研习,又取诸北魏碑体、经体,但善于取诸家之神,融汇成自己的风格,尤其是苏轼求新意于法度之外的思想,与他自由奔放的个性相结合。
徐渭为人豪放不羁,“放浪曲蘖,恣情山水”,其书同其人,也是气象奇伟,光怪陆离徐渭传。因此,对徐渭书法的评鉴,不可在点画得失上斤斤计较,而要观其整体精神气质。
徐渭书法以行书、草书为主,其行笔如排山倒海,线条充满了奇异纵肆的激情和力量,运笔飞动放纵,笔势连绵不绝,有些表面上不相连的墨块点线,却笔断意连,真气贯通徐渭传。可以说徐渭打开了明朝以来的大写意表现主义书风。
徐渭书法.《女芙馆十咏》节选
(二)
徐渭书风形成的背景明朝中期,城市工商业发展与社会财富之增,政治腐败、奢靡风行,旧有道德体系面临瓦解之颓势,与思想界以对人欲的适当认可为道德重建手段的儒学内部调整之时势相应,书法也开始冲击明朝初期的复古主义书风徐渭传。虽然以二王帖学正脉的古典趣味仍在此间呈现艺术个性自觉的多数书法图像中存在,但跳出古法窠臼、自抒情性的价值取向已颇为明显。徐渭正是在这一语境中横空出世,开启真情性书风的大势。
徐渭书法.《煎茶七类卷》节选
徐渭活跃于嘉靖至万历年间,其所处时代,狂禅之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蔑视礼法、放纵恣情的社会风气徐渭传。艺术家所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及思想、性格的关系甚密。徐渭早年操琴习剑,广涉多门,融通三教,后科考失意,中年幕府生涯及牢狱之灾等对其人格发展变化的影响很大,并促成其书法之独创并包孕强烈的生命意识与荒诞意蕴,暮年之游历与捷户十年研习内丹则玉成了其书法精神之由反叛走向逍遥。
徐渭书法.草书轴
嘉靖时王阳明心学泛滥天下,思想界异说腾飙,心学承陆象山“尊德性”而来,其间本糅禅学,因其“禅学与圣人之学”二者“相去毫厘”,致研其学而出儒入佛者,如麻似栗徐渭传。流风所扇,一般文人中谈禅者亦多如过江之鲫。他自小即受到家庭熏陶。嘉靖十三年(1534),徐渭嫡母苗氏卒,他遂由醉心丹术的长兄徐淮抚养。淮弱龄即访道,信之甚笃。耳濡目染,徐渭亦生发了对道家思想和丹术的浓厚兴趣。同时,徐渭就学家塾时还与喜好道禅的同窗萧女臣朝夕砥砺、拜访僧道,后又与亦师亦友、由道入禅而归宗阳明学的钱楩常相切磋。以阳明学传承谱系论,徐渭系王阳明再传弟子。嘉靖二十七年(1548),徐渭受业于王阳明大弟子季本,并问道于表兄王畿(龙溪),既汲收季本检束自我的“龙惕”观,亦复接受龙溪“良知自然”之主张。
受王阳明心学影响,徐渭认为艺术创作中,“神变”的主导则是“心”徐渭传。以心为帅,以书法创作出于自然之心者为书法胜境,此与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和王畿倡言的“自然为宗”相呼应。要之,徐渭书学思想系以心学所倡“真性流行,不涉安排,处处平铺,方是自然,真规矩”、“真性流行,随处平满,天机常活”涵泳而出的“师心纵横,不傍门户”一说为其主旨,秉持重情真、尚本色之精神。
徐渭《咏月词轴》
(三)
徐渭类书风出现的必然性众所周知,书法大体可以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徐渭传。书法自先秦至唐朝,每经一个大的时代,就成熟一种书体,并催生一种新的书体。先秦时期的大篆发展至小篆达到高度成熟,同时催生出隶书。隶书至东汉末年高度成熟,同时催生出行书、草书、楷书。行、草、楷三种书体在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间,各书体在各自地域逐渐达到高度成熟。至隋唐之际,则是对楷、行、草做了全面的完善工作。书法发展到唐朝,所有的书体发展、书法技术及书法艺术形式均以完善。书法在晋唐时期进入古典主义阶段。
自宋朝开始,书法的创造必然不可能出现在书体发展、书法技术及书法艺术形式这些属于书法本体的方向上,书法发展必然进入个人与时代相结合的抒情阶段,及全面走进书法的浪漫主义阶段徐渭传。以宋朝的表意书风为铺垫,结合明朝社会风气的改变,王阳明心学的大肆风行,大写意书风必定会在这些因素的催化下产生,再加上徐渭个人的学识思想、人生经历,徐渭书法应运而生。徐渭书法的产生是书法艺术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就像西方绘画发展到18世纪,各方面条件都以成熟,印象派必定应运而生,然后大肆风行。徐渭书画的出现也将中国书画推向了大写意的高峰,影响后世数百年而经久不衰。
徐渭《行书录杜甫七律诗轴》
(四)
艺术的欣赏经由以上陈述,徐渭书法的欣赏断不只是美术的欣赏,而是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徐渭传。
当然,这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肯定逃离不了作为书法本体方面的欣赏徐渭传。徐渭在书法上继承了唐宋以来的表意、浪漫精神,在形态上则不拘于前人所营造的精美图式。其点画笔法的呈现不再是我们欣赏魏晋书法时所看到的那样美轮美奂,带而呈现的方式是一任自然,服务于自己强烈的情感。其空间布局也不再斤斤计较、苦心孤诣,而是呈现出一种纵横错落、大开大合的状态。这也是对传统书法笔法及空间的反叛。这种反叛不是野狐禅式的抛弃、毁灭,而是以服务于自己思想情感表达形式的反叛。
艺术的欣赏,从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徐渭传。中西方历史上对艺术欣赏做长篇大论的巨擘数不胜数,他们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艺术欣赏的诸多问题。比如“直觉说,“表现说”,“距离说”、“移情说”等等。各种学说也恰好说明艺术的欣赏是立体的。
诚然,在徐渭的一生当中,有几年是癫狂的,而且他的一些书法作品里也呈现出癫狂的状态,但也并不是说欣赏者去欣赏他的作品就必须要进入作者所处的“精神分裂”状态徐渭传。人类对知识、对感觉的获得并不需要每一样都亲身经历,而是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事物来替代一部分。欣赏者即使没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面对徐渭的作品也能感同身受到很多与徐渭相关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艺术作品进行更高层面的欣赏,而这也是欣赏的一部分。
正如提出这个问题的作者,当作者提出是否要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才能欣赏徐渭的书法时,其实作者就已经欣赏到了徐渭书法作品里的艺术价值,至少是某一方面价值徐渭传。
徐渭书法.《草书条幅》
徐渭书法.《草书条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