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螨又名武氏恙螨、壁虱。引起成年蜂发病称为壁虱病、武氏恙螨病、恙虫病、怀德岛病。目前除澳大利亚、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没有发现外恙螨,其他各国蜂群均有气管螨危害。蜜蜂气管螨是近些年才发现的螨虫害,因为寄生在蜜蜂的气管里,不容易发现,开始只觉得蜜蜂莫名其妙死亡,不知道是一种螨虫害。这些年经过研究,对气管螨有所了解,也有了防治方法。
气管螨很小恙螨,只有100微米左右大小,凭肉眼是看不到的。而且,气管螨只寄生在蜜蜂气管里,吸食淋巴液为生,在蜜蜂体能繁殖,不会在蜂箱巢脾上生存。所以用传统的防治大小蜂螨的方法是杀不死气管螨的,也不能发现气管螨。在蜜蜂的体内我们看不到,用平常治螨虫的触杀剂,水剂都是不能杀死的。
但是我们可以从蜜蜂的症状和发病规律恙螨,判断是否有气管螨的存在。
气管螨危害蜜蜂可分为3个阶段恙螨。第一阶段只有个别气管螨带入蜜蜂气管里,蜜蜂气管病变不明显,蜜蜂气管依然呈银白色或米黄色,并有环纹和弹性。
第二阶段为感染15~18天后,气管螨在蜜蜂气管内大量繁殖,病状逐渐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蜜蜂气管开始呈褐黄色,布满不规则黑色斑点,弹性受到破坏恙螨。 蜜蜂体质下降,活动能力减弱。
第三阶段为感染27~30天后,蜜蜂气管中充满了不同阶段的气管螨,这时观察蜜蜂气管壁变成黑色,失去弹性变脆。由于气管螨刺穿蜜蜂气管壁吸食血淋巴,染病的蜜蜂气管壁会渗出含黑色素的血淋巴,看起来就很恐怖了。由于胸部气管的病变会破坏翅膀的运动肌肉,就导致蜜蜂失去飞行能力,出现爬蜂。
这时我们才能凭肉眼观察到气管螨的症状:气管螨最终危害的典型症状是,蜜蜂前后翅呈“K”字形或导致翅膀的脱落。此外,壁虱病也会造成蜜蜂无规则颤抖,腹部膨大并伴有下痢现象。发现颤抖爬行 没有翅膀的蜜蜂,可能就是气管螨爆发了。
气管螨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气管螨在早春和晚秋时最容易危害蜂群,早春和晚秋时期蜂群停止繁殖,而受寄生的青壮年蜂大量死亡,再无幼蜂补充,蜂群群势迅速下降,严重的蜂群就会灭亡。
但平时也会有气管螨存在的!温暖时蜂群发展快,可气管螨爆发期长,虽有危害但幼蜂增多表现症状就不明显了。可能出现爬蜂了也没想到是气管螨的危害。
所以养蜂人在早春开始春繁前要认真防治螨虫,晚秋进入越冬前要防治螨虫。不管是否看的气管螨,是蜂有病蜂发生,都要认真防治。否则真的爆发螨虫害,神仙也救不了的。平时防治螨虫也要注意杀灭气管螨。
气管螨的防治方法气管螨因为寄生在蜜蜂气管里,所以只能用熏蒸剂来杀灭,只有让药物进入蜜蜂气管才能杀死气管螨。那些螨扑片,升华硫,杀螨水剂类的药物是没用的。目前最简单的就是用甲酸来杀气管螨,蜂药店里也有把专门治气管螨的熏蒸剂。
杀气管螨的熏蒸剂都是有挥发性的,药物成分挥发通过空气进入蜜蜂气管里就能杀螨了。甲酸使用时要小心,皮肤眼睛不能触碰,最好带上眼镜口罩后操作。把甲酸倒入纸杯里,约2--4毫升就够了。或者把浸泡甲酸的纸片放在杯子里,让其挥发杀灭气管螨。每七天一个疗程,用三次左右就可以了。
在防治螨虫时要有多种治螨药混搭使用,要能杀灭气管螨,也能杀灭大蜂螨小蜂螨,一般得有两三种治螨药。一般蜂药上会介绍与什么药搭配使用效果好,仔细看说明书,按照方法来用。
头上有螨虫,而且数量不少时,我们的头发头皮会被啃吃、撕咬,还会被螨虫的毒素刺激,毛囊非常容易堵塞被污染,出现头发很快油腻、头屑头痒、发根不稳掉发严重、头皮长痘痘小疙瘩等问题。
当我们知道头上有螨虫时,一定要尽快解决。螨虫有8只利爪牢牢抓住头皮,一般的方法去除不了螨虫,那么该怎么去除?
去除办法:
1、注意卫生:平时要多注意室内卫生,螨虫喜欢寄居在枕头、被子等上面,建议经常暴晒被子,勤换洗床单被罩,避免夜晚螨虫从这些物品上爬到头上。
2、外用药物涂抹:头螨严重的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甲硝唑霜、苯甲酸苄酯乳剂、二氯苯醚菊酯霜剂、硫磺软膏,桉叶油以及百部、丁香和花椒煎剂等均有疗效。
3、更换合适的洗发水:洗发水合适可以去除表面的头螨,洗发水不合适的话,会加重头螨的情况,因此有头螨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洗发水。
头螨症状:
1、头发特别油
头皮毛孔中有一组织叫皮脂腺,专门用来分泌油脂的,当头上有螨虫,会刺激皮脂腺大量分泌失调,如果你不是天生的大油头,洗头顶不过1天就变油,说明头上一定有螨虫。
2、头皮特别痒
螨虫不断在头皮毛孔嗜夺食物和打洞,会刺激到大脑神经条,不论你有没有洗头,只要头上有螨虫就能经常感觉到头皮特别痒。
3、头皮特别脏
如果说毛孔就是螨虫的窝,那头皮就是螨虫的餐桌,当数量不断增长时,进食的螨虫越多排泄就越多,当你在给头皮抓痒痒时,指甲缝隙能抠下灰白色脏泥,不止证实头上有螨虫,还证实了数量非常多。
4、头屑特别多
螨虫在每次进食后,都会分解出一种解脂酵素,具有一定腐蚀性和刺激性,经过人体代谢功排出到头皮上,腐蚀头皮引起大量起皮脱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