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历史上赵姬是怎么死的,晚清一个被世人忽略的角色,当年垂帘听政的不是慈禧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
这两人都是咸丰皇帝的妃子,但在当时,两人的地位可是天差地别,慈安当正宫皇后时,慈禧仅是个贵人,无奈慈安无子嗣历史上赵姬是怎么死的。
(图为慈安太后历史上赵姬是怎么死的。)
咸丰崩了,慈禧母凭子贵,迅速上位,但无论怎样,慈安都稳压慈禧一头,从封号就能看出来,古代后宫以东为尊,西次之,慈安为东太后,慈禧为西太后历史上赵姬是怎么死的。
辛酉政变由于有了慈安的绝对支持,慈禧的夺权行动才顺利进行,如果慈安站在八大臣这边,这段历史可以改写历史上赵姬是怎么死的。
(东暖阁,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
所以垂帘听政的不止慈禧,而是慈安和慈禧两人,慈安对权力不感兴趣,朝政大事放手让慈禧定夺,尽管慈安名份高于慈禧,但不影响慈禧掌权,两人愉快的相处了20年。
直到1881年3月10日,45岁的慈安忽然死在了钟粹宫,《德宗实录》记载,9号慈安还好好的,跟大臣见了面,10号早上起来就不行了,晚上就死了,如此之急,难以接受。
于是有人觉得,是不是谋害,慈安死最大受益者肯定是慈禧,当年太监安德海之死,立阿鲁特氏为皇后,慈安和慈禧早有摩擦,是否为慈禧下毒呢?
(图为同治皇后阿鲁特氏。)
那慈安死时,慈禧在干什么,慈禧病了,早在年初就病了,重病卧床,久治不愈,但朝政不能耽搁,所以慈安才出马见大臣,处理军国大事。
这两女人,摩擦肯定有,但斗争肯定没有,两人已和平相处20年了,因矛盾什么的,关系恶化的记载也没有,再者,慈安的死让慈禧少了个政治同盟,也是有弊的。
(慈禧墓与慈安墓紧挨一起,统称为定东陵,图为慈安的普祥峪定东陵。)
你要说慈禧为个死了十几年的太监报仇去杀太后,这可能么?阿鲁特氏皇后跟着同治也死了好几年了,现在是光绪当政,也没必要杀慈安。
其实《德宗实录》和《翁同龢日记》都有详细记录慈安去世经过,综合这两本记载,就是突发性脑血管疾病,事后慈禧也积极安排后事,并没推诿嫌疑,所以慈安是自己死亡。
当然有了。
在中国古代,丈夫死后女子是难以改嫁的,而作为皇帝的女人,更是如此。由于皇室的传宗接代需要和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年轻的妃子自然要比皇帝活的更久,很多皇帝死时皇后还很年轻。
是个正常的年轻人都会有生理需求,年轻的太后自然也会如此,无奈皇帝死了,严格的皇室规矩又不允许自己改嫁,有些按耐不住的年轻太后只能偷偷摸摸的找男人,在古代避孕措施不完善的条件下,怀孕也就很难避免了,大多数不小心怀孕后都会偷偷的把孩子打掉,以维护皇室颜面和自己的名誉和生命安全,但历史上也有天不怕地不怕的还真把孩子给生了下来。
最著名的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位真正的皇太后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赵太后,不但生了,而且还想把他们养大让他们继承皇位。
赵姬原是商人吕不韦送给秦人质子异人的(据说送给秦异人之前就是吕不韦的情人并已经怀孕),异人死后赵姬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又跟吕不韦旧情复燃,吕不韦担心暴露把一个叫嫪毐(据说那方面天赋异禀)的假装阉割送进后宫,后来跟赵太后生下了两个孩子,还打算让两个孩子将来继承王位(只是嫪毐之乱时两个孩子被一并摔死了)。
古代不平等的人权制度和“存天理灭人行”的皇室规章,造成了“太后怀孕”发生后,并没有被大量的记载,尽管如此,也有不少野史罕闻流传下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