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长春头条#
?史盲出笑话贾玲花木兰。叫人哭笑不止,甚至笑掉大牙!列写史盲笑话成文,共同借鉴!
?秦始皇姓“秦”名“始皇”,老秦家的骄傲贾玲花木兰。
?老“司”家出了两个大能人,一个是司马迁,另一个是他的儿子司马光,你看人家老“司”家的爷俩贾玲花木兰。
?你别看西门庆那小子不是个好东西贾玲花木兰,可他的儿子争气,在世界各地创办许多公司,公司都明晃晃地挂着自己的名字——“西门子”。
?“巴黎公社”还写进了世界历史贾玲花木兰,它不就是普通的政社合一组织吗?因为它没有响应“学大寨”的号召,所以失败了。
?《愚公移山.列子.汤问》是马克思的千古光辉著作。是老马家的传世名篇,人人都会背诵。
?中国工农红军在东北白山黑水英勇抗击日寇。
?都说张飞厉害,让他和梁山好汉李逵比试比试,不见得张飞就能赢李逵。
?武则天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发明了“四舍五入”吗?夠“5”就添,就是5则添,把“5”改成了“武”。
?中国历史比英国少了200年,人家英国在1640年进入近代,而中国在1840年才进入近代时期。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放火焚烧圆明园。
1、据我观察,贾玲表演的小品的确总是拿自己的胖当梗,但很少拿丑来娱乐大众。
2、多看几个贾玲表演的小品,你会发现她拿胖当梗有固定套路:要么是饭量大要么是力气大要么是超载。来来回回就这么几招,好在贾玲懂得来回切换,所以不那么容易审美疲劳。当然,对于部分要求严(较)格(真)的观众来说,看贾玲小品次数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3、其实,观众都是喜新厌旧的,任何喜剧演员的表演,看多了或多或少会产生审美疲劳,这不是贾玲一个人面临的问题,强如赵本山也会遇到观众笑声减少甚至尬笑的情况。
4、包括贾玲在内的所有喜剧演员,在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后都会想方设法改变这一不利局面,但往往面临两难抉择:原有风格是自己成名的招牌,或者说特定符号,不可能轻易放弃,但再坚持的话观众未必会买单,甚至无感;如果寻求自我突破,完全改变自己表演风格,则是冒险之举,观众有个适应的过程,未必能立马接受。
5、所以说,做喜剧很难,不是难在如何取悦观众,而是难在如何变着法不断取悦观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