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安史之乱而退位

唐玄宗之死:唐玄宗李隆基他为什么退位他又是怎么死的

唐玄宗之死:唐玄宗李隆基他为什么退位他又是怎么死的

皇帝一般不是被推翻就是死亡后儿孙继位唐玄宗之死,很少有自己让位的。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案例,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其中之一,他早早退位,当然这也是很多因素。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在长安沦陷之前惊慌逃离。 当他们到达马维坡(陕西省兴平西)时,随行的士兵变异,杀死杨国忠,迫使玄宗逮捕杨贵妃。 唐玄宗终于逃到了成都。

唐玄宗李隆基是病逝的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唐玄宗之死,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

扩展资料

李隆基

(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玄宗之死,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

安史之乱

玄宗没有看到唐朝的危机,而是向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唐玄宗之死。 政治腐败和黑暗影响了将军寻求权力和寻求官员的愿望。 为了在战争中挑起战争并作出有价值的贡献,边境城镇的许多将军大肆挑起,使边界混乱不断。 玄宗的好战助长了火。 在早期,边境稳定局势被打破,最终导致了石的混乱。 首先,西藏关系恶化,战后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历史和谐友好关系。 这两个是西南的南诏州。 由于边境将军的傲慢和傲慢,应该平息的冲突升级了。 结果,唐朝的征兵和南诏开始战斗。 唐炳达去世后死了二十万次。

因为安史之乱,唐玄宗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玄宗缢死杨贵妃,最后唐玄宗逃往蜀中唐玄宗之死。而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却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不得已唐玄宗只得自称太上皇。

唐玄宗是晚年郁郁而终的,晚年李隆基忧郁寡欢,宝应元年农历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葬于唐泰陵。

扩展资料:

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唐朝.尘土网[引用时间2018-5-12]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窦德妃)。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死韦皇后,拥其父李旦即位,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年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唐玄宗是唐代的中兴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称为「开元之治」。天宝后,宠爱杨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及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乃令杀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玄宗避难奔蜀,后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为太上皇。玄宗喜爱歌舞音乐,曾于梨园教歌舞,所以后世尊其为伶人之祖师爷。死于762年长安太极宫神龙殿,死后庙号玄宗。

至德二年(757年),随着安禄山被杀,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南内),称太上皇。上元元年(760年),宦官李辅国为了立功以固其恩宠,乘肃宗患病之机,矫诏强行把玄宗迁居西内。不久,玄宗的几个亲信也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剩下玄宗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之后,肃宗另选后宫百余人,到西内以备洒扫。晚年李隆基忧郁寡欢,宝应元年农历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