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刘邦、张良、范增为主要人物,其他还有项伯、樊哙、项庄鸿门宴演员表。
项羽:西楚霸王, 英雄盖世鸿门宴演员表。英勇有余,智谋不足
性格分析:无疑,项羽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不甘居人之下,早期在街上见秦始皇巡视路过便说“彼可取而代之!”,后期楚汉争霸,虽拥立怀王为义帝,但终究不甘为人之臣,遂将其所害鸿门宴演员表。
项羽是自负的,他有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唯我独尊骄矜自负,听到刘邦入关就大怒,只许自己不许他人,他又是天真单纯寡谋轻信的,随便刘邦的几句话,他就心软不忍下手,随便张良的一个小计,他就疑心范增,把范增气走鸿门宴演员表。
然而最终鸿门宴演员表,他又是光明磊落,大度,尽管其曾经屠城坑杀无数人,最后又自刎乌江,也不失为千古英雄一个。如李清照所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最好的评价。
张良:足智多谋,决胜千里
性格分析:他为人从容镇定,下棋能一人对十人而不变色,他在鸿门宴上刘邦逃走后,自己却依然不紧不慢,为刘邦道歉,是非常有胆识的。他明明可以在范增走后投靠更为强大的项羽,然而他又忠于刘邦,不肯遗弃,所以,他又是忠诚的。
范增:老谋深算,赤胆忠心
性格分析:作为军师,不用讲,范增他是老谋深算足智多谋的,他眼光深远毒辣,在鸿门宴之前就能看出刘邦的宏图与威胁,才使计并提醒项羽杀掉刘邦,可见他是果断狠辣的。
但是他的性格上又有所不足,他为人偏激,不善言辞,史称他与项羽手下大多不和,所以刘邦刻意使计反间他与项羽时,使者及其他人竟未有人替他分辨。然而最终,他又是忠义真诚的,尽管走了,还是留下了一个锦囊为项羽绸缪。
樊哙
首先是因为他的忠诚,他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只身闯帐,“与之同命”其忠心可见。然后是佩服他的勇敢,他一人撞倒项羽的几名卫兵,不顾一切闯进项羽营帐,“瞠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令项羽震惊,惊问“客何为者?”,并“按剑而跽”,可见项羽见到樊哙时的第一反应是震惊,世上竟然有如此勇猛之人。
再是佩服他的智慧,按理他只是一介武夫,只要保护刘邦的安全就行了,讲道理的事有张良,轮不到他开口,但他在与项羽交谈时借机发挥,慷慨陈词,先列举暴秦的罪行,暗示项羽不能杀刘邦,否则,就是暴秦后续;接着又引用楚怀王的话,提醒项羽“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提示项羽不能违背约定,紧接着为刘邦歌功颂德,夸奖刘邦不仅劳苦功高,而且知恩图报,说得项羽哑口无言,只好赐酒、赐肉、赐坐,毫无招架之力。
最后是佩服他的果敢,在刘邦借机想逃跑之时,他讲出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话,让刘邦先逃命再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其次我喜欢的是张良。在对阴险狠辣的范增的阴谋时能谋定而后动,独身面对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时又能临危不惧,独身留在项营中还能从容自若全身而退,风骨铮铮,器宇轩昂,不愧为大好男儿。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抗战以中国胜利告终。
日本投降以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建国,远离战争的愿望非常迫切。
早在日本投降以前,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目的就是拖延时间,调集军队占领大中城市。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三封电报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
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毛泽东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
特急,重庆
蒋介石先生勋鉴: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
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毛泽东敬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但蒋介石却始终不承认解放区的合法地位,他一面营造和平的氛围,一面调集军队进攻解放区,中国大地再次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为了表达和平的诚意,毛泽东接受了蒋介石的邀请。
在毛泽东看来,蒋介石邀请他商议和平建国是假,把不愿谈判,挑起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是真。
他心里清楚这次去重庆非常危险,但为了国家免于战火,他不顾个人安危,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蒋介石没有料到毛泽东会亲自到重庆,在蒋介石心里,毛泽东会派周恩来参加谈判。
毛泽东要去重庆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民主人士听说毛泽东亲自到重庆,非常钦佩他的勇气和诚意。
举国上下都知道毛泽东去重庆,这对于蒋介石来说非常被动。
在蒋介石看来,即使毛泽东去了重庆,自己始终都处于主动地位。
但毛泽东邀请了美国大使一起,顿时全国都知道了这次谈判。
毛泽东以阳谋来应对蒋介石的阴谋,达到了初步的效果。
重庆谈判开始以后,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共产党代表团做出了让步,双方才达成《双十协定》。
中国有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成立联合政府。 但仅仅过了一年,蒋介石就撕毁了和平协议,主动挑起内战。
当初的中国人民和平建国构想,再次化为泡影。
—End—
原创
作者:冷月钩沉
编辑:冰封记忆
本文首发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