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问出来这个问题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曾国祥,看过盗墓笔记这本书,但是你没看完,你也没研究明白。

曾国祥:《盗墓笔记》中的陈文锦最后怎么了?如何评价?

这个问题三叔在他后续写的作品中已经解答了曾国祥。就在三叔现在正在起点网上连载的《重启之极海听雷》里边。下面我就来说一下这个问题吧。

曾国祥:《盗墓笔记》中的陈文锦最后怎么了?如何评价?

陈文锦老九门的二代人员,陈皮阿四的女儿,在第二代的九门中算是能力比较强的一位主了曾国祥。但是这位主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的人生会这么的悲剧,从正当青春年华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些不可预测的变化,导致自己整个下半生都在为了活下去而奔波。

曾国祥:《盗墓笔记》中的陈文锦最后怎么了?如何评价?

陈文锦最早出现在盗墓笔记中是在1976年的广西巴乃上思张家铺名为考古实为送葬的活动中,这次考古活动中,最后整个考古队被张家的守陵人盘马全部杀掉以后,又被解九爷和狗五爷带来的新的考古队而代替,而这个队伍中的陈文锦霍玲和齐羽因为在水下,因此躲过了一劫曾国祥。

后来组织再次对九门下手,这次它组织了一个新的考古队,去西沙海底墓考古,而这次的带队之人就是陈文锦和霍玲,并且考古队中大部分的队员都是九门的后代,也是这次对于海底墓的考古,整个考古队全部中了招,吴三省为了某些目的,给所有人都喂了尸蟞丹药曾国祥。而在出了海底墓以后,出了解连环吴三省和小哥,其他人全部被这个组织带走,并且囚禁于格尔木疗养院中。

后来直到1990年——组织封存巴乃考古资料,解除疗养院的监视。文锦一行重新回到疗养院,仍然以疗养院为基地,继续研究。并建立录像带机制。而这时的霍玲因为吃过尸蟞丹药,已经开始了尸化,变成了禁婆。

1993年4月18日——通过对海底墓中带出的资料的研究,文锦等发现了长白山的线索,并决定前往。

1993年6月18日——在长白山云顶天宫看,文锦见到了终极。在云顶天宫中文锦等人知晓了塔木陀西王母国的秘密。并且决定前往。

1995年2月8日-6月8日——文锦一行找到了传说中的西王母国。

1995年-1999年前后,文锦开始陆续的寄出录像带,开始引所有有关长生秘密的人入局。

2002年狗五爷仙游,2003年吴邪收到大金牙带来的战国帛书,九门第三代正式入局。

2004年5月——吴邪,小哥,胖子,阿宁,黑瞎子,真假吴三省全部齐聚蛇沼鬼城。

也是在这里阿宁被野鸡脖子咬死,假三叔解连环被野鸡脖子咬中,生死不明。陈文锦时隔十几年再次现身。并且交代了当年海底墓中发生的一切,这个时候吴邪才明白,当年三叔说的一切都是假的,当年混入考古队的是他不是解连环,跟裘德考合作的是吴三省不是解连环,跟它纠缠不清的也是三叔不是解连环。

2004年6月盗墓铁三角找到了西王母国,大家见到了西王母的巨大的实验室。小哥和文锦钻进了蜂窝煤中,多天以后小哥从陨石中出来了,但是文锦再也没有出来,而后为了小哥的小命一行人离开了西王母国。

而就在大家不知道的时候,真的三叔已经带着伙计也来到了西王母国,并且三叔走了另外一条路,也进到了蜂窝煤中,三叔见到了陈文锦,三叔和陈文锦聊了很多,陈文锦跟三叔说,当年的考古队除了陈文锦和小哥之外,几乎所有的队员都在这块大陨石内,这一堆堆坟墓一样的石头堆就是他们最后的结局,陈文锦当年也躺进了这些陨石堆内,但是不知为何,陈文锦早早的醒了过来,陈文锦本来以为没事了,但是当陈文锦开始往外走的时候,文锦发现她不能离开陨石太远,否则身体还是会尸变,看到这里陈文锦明白了,她永远不可能离开西王母国的范围了,她和西王母国融为一体了。而三叔看到文锦变成如此的境地,也是久久的无语,后来在三叔和文锦再次聊了很多以后,三叔默默的离开了,而文锦永远的留在了西王母国。

不是太平军战力变低,而是战略上输给了毒辣的老狐狸曾国藩。

曾国祥:《盗墓笔记》中的陈文锦最后怎么了?如何评价?

战术上的成功终究不能弥补战略上的失败。

曾国祥:《盗墓笔记》中的陈文锦最后怎么了?如何评价?

1860年5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然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就开会讨论下一步战略方向,李世贤认为下一步应该南下,攻浙江、福建,洪仁玕、李秀成主张东征,攻长江下游,陈玉成则主张救援安徽。

曾国祥:《盗墓笔记》中的陈文锦最后怎么了?如何评价?

最后,洪秀全决定:东征!

曾国祥:《盗墓笔记》中的陈文锦最后怎么了?如何评价?

江南大营已摧毁,再无大的障碍,长江下游苏州常州都是繁华富庶之地,此时不抢更待何时?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1860年5月15日,太平天国主力大举东征,仅用一个半月,就席卷除上海外的长江下游城市。江南富庶地,不要太快乐。东征主帅李秀成攻占苏州后,建造了豪华府邸忠王府,把拙政园作为忠王府后院。

但是,这时曾国藩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呢?

江北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后,整个江南地区已经没有大清朝廷直接指挥的大规模主力军了。

正值太平军大举东征,抢劫江南富庶地之时,咸丰皇帝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要求曾剃头立即率军到增援苏州抵挡太平军。

但是,曾国藩这次没有搭理咸丰的命令,现在大清江山就靠他了,他不甩咸丰,咸丰也拿他没办法。

曾国藩翻遍史书,也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战略逻辑:

“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

就是说,自古平定江南,必须占据上游的战略优势,顺流而下,才能成功。

太平军虽然东征西讨到处打,但是并没有影响到曾国藩的战略,曾国藩就是“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闷头沿着长江一线硬着头皮往前推。

1860年当时,湘军已攻克武昌,下一步就是安庆。

安庆是天京之西面屏障,安庆失守则天京无险可守。

太平天国的命门就在安庆!

安庆是命门

对这一点的认识曾国藩无比清晰。陈玉成也意识到了,所以建议太平军优先增援安徽。

但是洪秀全,却没有想那么深远,作出了主力东征的决策。

所以,趁着当时太平军西线空虚之际,曾国藩率领湘军大举进攻安徽,连陷太湖、潜山,石牌,枞阳,拔掉拱卫安庆的四个屏障,并包围安庆。

安庆,是拱卫天京的屏障和粮草供应地。经过多年经营,太平天国也已经将安庆打造成了一个巨型的军事堡垒。攻克安庆并不容易。

曾国藩的战略就是,包围安庆后,开始围点打援。

湘军搞的这次围点打援,充满了“结硬寨,打呆仗”的特色。

湘军全体动员,在安庆城外疯狂挖掘壕沟,围着整个安庆挖了两道深壕,内壕用来围困安庆,外壕用来阻挡太平军的援军。同时湘军水师在江面上封锁安庆。

曾国藩在战术上是个渣渣,但在战略上绝对是顶级的。

面对这一危局,陈玉成实施了围魏救赵的策略,绕路攻击武昌,以解安庆之危。1861年初,陈玉成连下数城直逼武昌城,当时武昌兵力空虚,只有三千绿营兵。湖北巡抚胡林翼当时正在太湖作战,甚至急的吐血,请求曾国藩从安庆回师救援武昌。

但是,曾国藩丝毫不为所动,死死围住安庆。宁愿武昌失守,也不回头救援。

曾国藩判断:即使武昌失守,也会很快收复,但是安庆一旦撤围,机会就再难得到。曾国藩给曾国荃写信说:

“此次安庆之得失,关乎吾家之气运,即关系天下之安危。”

曾国藩老狐狸就是不上当。

陈玉成没能调动敌人,反而白跑一趟,实在没办法,他不得不再次紧急回师援救安庆。但是无论太平军怎么冲锋,却怎么也冲不破曾国荃铁桶一般的“硬寨”。

全军挖壕沟将安庆围成铁桶,围点打援

太平军擅长运动战,但是安庆周边挖了无数壕沟,到处构筑营垒。惨烈的壕沟攻防战让太平军损失惨重。而安庆的外围更有猛将多隆阿和鲍超,号称“多龙鲍虎”,不断打击太平军援军。

到1861年9月,安庆城终于被湘军攻破,陈玉成只能无奈撤退。

安庆不仅是太平天国的西部屏障,也是重要的粮草基地。安庆失守后,太平军再也没能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也从此注定了覆灭的命运。。

也难怪大战略家毛主席都对曾国藩的战略表示了赞赏:“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