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的这个问题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吴彦堃。既然如此,就没有唯一而又正确的答案,怎么说都可以。

吴彦堃:如果常宝堃不早逝会超越侯宝林吗?

常宝堃比侯宝林小5岁,但他说相声比侯宝林早吴彦堃。常宝堃5岁就跟随父亲常连安学习相声,8岁拜张寿臣为师。相声发源于北京,但发祥于天津。只有在天津红了的相声艺人才算相声名家。

吴彦堃:如果常宝堃不早逝会超越侯宝林吗?

1935年吴彦堃,常宝堃从南京回天津,在中华电台演播,从此“小蘑菇”的名字在天津家喻户晓。那时侯宝林在北京刚说相声两年。1937年,赵佩茹(郭德纲的亲师爷)给常宝堃量活,使其如虎添翼。1939年,常宝堃与赵佩茹在天津小梨园演出,位列倒数第四。当时,说相声的,只有张寿臣排在常宝堃之后。

侯宝林过去是唱京剧的吴彦堃。16岁,他才改说相声,后拜相声艺人朱阔泉为师。朱阔泉的名气自然无法跟张寿臣相提并论。1940年,侯宝林跟郭启儒从北京去天津演出,没想到在天津一炮打响,而且一呆就是五年。那时的侯宝林对于相声最大的贡献就是争取到攒底,而且得到了应有的报酬。过去戏园子演出,攒底的铁定是唱京韵大鼓的,侯宝林打破了这一传统,提高了相声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的进步明显要更快一点吴彦堃。他立志相声改革,与孙玉奎等人共同发起成立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研究相声的革新问题。常宝堃人在天津,没有参加北京相声改进小组,但委派三弟常宝霆加入该小组。

1951年3月,上级组织艺人赴朝慰问演出,侯宝林是曲艺服务大队副大队长兼第一中队队长。第一批里原本没有常宝堃,常宝堃积极请战,才争取到去朝鲜慰问演出的机会,并担任第四中队队长。然后天有不测风云,4月23日,常宝堃牺牲在朝鲜战场。

如果常宝堃没有牺牲,他会不会超越侯宝林,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

我是萧陶。写相声故事,说相声人物,回答相声问题,评论相声热点话题。关注不迷路。

在CBA选秀大会之前,很多球迷认为上海男篮很有可能被球迷称为“汕大杜兰特”的朱松纬带回家,毕竟这哥们除了有不俗的实力之外,他还是上海人, 他的成长也能够为上海全运会做准备,可惜的是海归的力量还是无穷的,从美国留洋归来的区俊炫哪怕在NCAA场均只有4分,可终究是CBA的天选之子,区俊炫如愿拿到了状元,他也成为了这一届新秀的最高合同获得者。

吴彦堃:如果常宝堃不早逝会超越侯宝林吗?

按照CBA的规定,状元的新秀合同的薪水是50万人民币,虽然和街溜子相比,这50万微不足道,可是这已经是新人能够拿到的最高薪水了。而此前被球迷看好成为状元候选人的朱松纬选秀顺位下滑到第四顺位,按照CBA的规定,新赛季,朱松纬的年薪仅仅30万人民币。SO,问题来了,年薪仅30万,汕大杜兰特朱松纬会放弃CBA去野球场捞金吗?那啥,还请诸君听我往下细细道来。

吴彦堃:如果常宝堃不早逝会超越侯宝林吗?

野球球星的收入说到野球场捞金,朱松纬一定不会陌生,他就是在国内野球最为发达的广东地区成名、成长起来的。相比野球场的球星,比如说“铁牛”张鸿林,一年春节前后加上暑假6-7个月的旺季,一场比赛3000-5000元的出场费,忙的时候铁牛一天要打2-3场比赛,一年下来,出场费+冠军奖金以及老板的打赏,这些野球球星的年薪轻松达到上百万人民币,如果像“军哥”黄宇军一样在开发一下自身的IP,一年200-300万人民币的收入不是梦想。

吴彦堃:如果常宝堃不早逝会超越侯宝林吗?

年薪仅30万,“汕大杜兰特”朱松纬会放弃CBA去野球场捞金吗?个人认为目前的可能性并不大,为啥呢?首先是职业篮球的上限。野球场在球员初始阶段,的确收入比职业球员高,但是这个职业并没有太多的上限,而在CBA,如果朱松纬能够打出表现的话,未来还是有机会收获到数百万年薪的合同,而且在CBA的舞台上,打出表现的朱松纬商业价值也会得到最大化的兑现。

吴彦堃:如果常宝堃不早逝会超越侯宝林吗?

其次是野球场的不稳定性。无论是训练、成长还是伤病,在职业赛场,球员都是有保障的,而在野球场上,充满了太多不稳定的因素,万一遭受大伤病,球员的生涯也就结束了,没有人会给他买单。

吴彦堃:如果常宝堃不早逝会超越侯宝林吗?

最后是梦想。每一个打篮球的人都期待进入职业,出生于1996年,身高205公分的朱松纬已经跨进了职业的门槛,他就不可能会放弃。退一万步讲,即便未来在CBA混不下去,届时朱松纬再去打野球也为时不晚,不是吗?

吴彦堃:如果常宝堃不早逝会超越侯宝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