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院是一所什么档次的大学?邯郸学院是一所在本科二批招生为主,也开办专科专业的公办院校邯郸大学教室门。在缪老师展开详细说明前,先给邯郸学院点个赞,今日他刚刚清退了75名学生,在严格本科教育方面,算是冲在了前面。
接下来邯郸大学教室门,我就介绍一下邯郸学院的地理位置、优势学科和专业,还有生活环境。
一邯郸大学教室门、历史和地理邯郸是河北省第三大城市,赵国以此为都150多年,是一所历史文化名城。
邯郸有三所本科大学,分别是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和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邯郸大学教室门。前两所是公办大学,隶属于河北省政府,后一所是民办独立学院,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
邯郸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邯郸县初级师范学堂邯郸大学教室门,在1982年升格师专,又在2004年升本,到现在学校开设的专业,也与“师范”二字密不可分。
在河北省内,邯郸学院的层次跟邢台学院、衡水学院这类地方性的本科二批招生院校很接近。
二、优势学科和专业邯郸学院的学习管理抓的还是挺严的,对于作弊行为严格禁止,刚刚清退的75名学生,当中有很多是因为缺课、学业成绩不达标的原因才被处理的。
上大学不是为了偷懒的,严格本科教育、提高本科课程质量、提高毕业难度也是教育部三令五申强调的。这一点要给邯郸学院点个赞。
学校的血脉里有师范的基因,所以很多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和基础理学专业还是值得一学的,工科类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也是不错的。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有一个邯郸太极文化学院,这个是全国绝大多数大学都没有的。哪怕那些双一流大学也很少开设太极拳这门课程(中医药院校常见),邯郸学院的太极拳,是入选了省级精品课程的。
三、生活环境先说说住宿吧,在邯郸学院就读,你有可能住到4人间、6人间或者8人间(偶尔还有10人的),当然能住进4人间的概率还真是不高,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再者,空调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下,夏天里拥挤的住宿条件下,空调应该是必备品吧?
至于食堂嘛,当然是见仁见智,每个孩子对他的印象可能都不同。但是就他的性价比来说,在当地的院校中,还是中等偏上。
邯郸学院的硬件设施在同档次的院校里面,还算是不错的,教学楼还比较新,图书馆虽小,环境也还挺舒适。夏天校园里喷泉开启的时候,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再来说说学校的别称“邯郸笔记学院”吧,一方面,学校要求孩子们笔记要记到一定的量才可以,这算是客观要求学习时间吧;另一方便,也有孩子抱怨这样的操作太形式主义。
以上就是缪老师眼里的邯郸学院,你会选择到这里上学吗?评论区聊聊啊?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
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转发、评论~
有!我觉得我遇见的每一位老师,真的都超级超级超级超级棒。我以前的回答有提到过我是花了一年半时间才转专业成功降级在英语专业读书的,所以我真的很珍惜在这里的学习机会。第一学期我状态不是很好,不是很适应,但是在一次演讲分享讲座上,一位老师说“You have to find your thing, and then stick to it, firmly.”这句话当时点醒了我,我问自己,我来这里做什么,我辛辛苦苦转专业想要的是什么。后来我慢慢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和节奏,有什么想做的事做就好了,也不在意结果,也不在意是否"有用"。在无数次做自己热爱的事的过程中,我失败过很多次,我也自我怀疑过,但是最后我都能重新振作起来,反思不足,继续进步,就因为那句"stick to it, firmly"一直激励着我。
师大英语系让我最感动最骄傲的地方,就是它的开放包容平等,它提倡独立思考。我遇到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是那种本身很优秀,但是又没有一点架子,非常愿意和学生平等相处平等讨论,从不觉得自己是老师就是权威,他们非常乐于和学生探讨观点。而且有些语言学方向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完全不局限于课本知识(有的甚至没有课本),会让人觉得他们的专业知识特别扎实,站得特别高,看得特别远,能学到很多很多东西,我真的太喜欢语言学的课了。
大二的时候,在陈敏哲老师的一节语法课上,我如醍醐灌顶般,突然感受到了语法的魅力。在我们小县城,我接受了十多年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语法于我而言就是死规则。直到到了师大,上了陈老师的语法课,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原来语法是那么有意思。那个时候我对语言学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Chomsky是谁,也不知道Quirk,但是陈老师每次上课都会提到,也会给很多有趣的例子。而且陈老师从不说“绝对”,我当时觉得,为什么大学的教授都这么模棱两可啊,他不告诉我这个规则到底是不是一定这样,我怎么知道做题目呢。后来我才发现,我被过去的思想束缚太久了,学语法不是为了做题目,很多语言现象不是A或B可以解释的。那时我才真正明白“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语法课,是我思想的启蒙课。
大三选修了廖光蓉老师的英汉语言对比,刚开始上课很懵,老师讲的东西基本都听不懂。别的班用的是连淑能老先生的《英汉语言对比》这本教材,廖老师觉得这些基础理论自己去看就好了,上课可以用来拓展更深层次的东西。老师上课也基本是“语言现象-原因-分析”这种形式,但是真的讲的“超纲”…老师列了很多参考书目,如果自己课后不付出一点精力去补充基础知识去搜索文献的话,真的会全程懵,所以自主学习很重要。老师上课每提出一个陌生的概念,我课后都会去搜一些相关资料了解,有时候会碰到自己很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就会感叹语言学真的太神奇了。廖老师真是诠释了“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 but the kindling of a flame.”,在这种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语言学的魅力,所以真的很感激这门课不是照本宣科死背概念什么的,而是让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自己在探索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划重点,接下来要介绍我最喜欢的万光荣老师!大三上学期这位老师是隔壁班语言导论的老师,我经常去蹭课,然后觉得老师特别温柔特别耐心,所以这学期就选了老师的语言研究方法论。我真的太太太太喜欢这位老师了。在了解了我的学术兴趣方向后,她非常支持也很鼓励我,所以经常她看到什么相关的文章都会顺手发给我。我最近在考虑以后研究生择校的问题,她也给我提了很多参考建议!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不好意思打扰她,有一天我把我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整理成了一个文档发给她,她后来打电话给我讲了将近20分钟。真的太感激了。
还有之前带我们演讲队的邱老师,像妈妈一样,不止教我们演讲,更教我们如何摆正心态,如何做人。
所以我觉得,大学里真的有很多老师对学生是很真心很真心的,而且我也是真的很喜欢很喜欢我的老师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