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原来居住的街道附近,有一家面条加工厂,说是加工厂其实从规模上讲也就是一个手工作坊程幼泽。作坊虽然不大,但生意很好,前来订制挂面的客户络绎不绝。很多人都是莫名而来,因为这里的老板也就是创始人是远近闻名的身残志坚的创业英雄。他叫何海涛,55岁。

原本他不是残疾人,据说是年轻时,参加县里面组织的修水库大坝工程,他自告奋勇担任爆破组爆破员,结果有一次出事了,飞奔出来的石头砸伤了他的脊椎,经过抢救,命是保住了,但是留下来终生残疾程幼泽。

他也自暴自弃过,试图自杀了结生命,最终还是被家人感化救下来了程幼泽。从那以后,他不再轻生,在家里埋头苦学,专研知识,特别是物理机械方面的知识和操作应用。

后来程幼泽,自己倒腾各种小零件,最辉煌的时候,据说县里面的煤机厂和农机站都找他指导过机械维修和调理工作。

后来程幼泽,为了生活,他在亲戚的帮助下,开办了这家挂面作坊,他这里的挂面全部是手工完成,所以造价比其他地方贵,但是质量有保证。在工业食材和加工食品大量充斥现代人的生活时,反而那些原生态的,手工制作的东西更受欢迎。

食品这种东西,是最讲究质量和口碑的。一传十十传百,老何挂面居然成了县城的知名品牌,人们以能吃到老何挂面为荣,那感觉就像几十年前,人们骑上了凤凰牌自行车,抽上了红塔山香烟一般自豪。

挂面质量好,还不足以让老何成为县城的名人。最重要的时,随着他作坊的生意越来越好,他的作坊先后扩大了三次规模。每一次扩大规模,首先,资金上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没有麻烦别人。另外,他自己是残疾人,所以他优先考虑招聘附近的残疾人来上班。

只要能动的,愿意动的,想改变命运,挣钱过日子的,他都要。他先后解决了近20多人的就业问题。这些人的普遍收入甚至比县城里的国营酒厂员工工资还高。

现在,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残疾人创业先锋,乡镇企业家。县城和市里面的媒体也对他进行过报道。

人们说,老何是个牛人,现在出名了,挂面卖的更多了,担心挂面质量不好了,但是挂面的质量还和之前一样好。

这里讲一个比较,,少儿不宜的故事,未成年人请自行退散。

程幼泽:有哪些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

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是康熙帝,六十一年,之后还有乾隆帝六十年,嘉靖帝四十五年,汉武帝四十七年等多个长寿皇帝,他们是历代皇帝的榜样,皇帝都想效仿他们长久的坐在位子上。

程幼泽:有哪些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

当然了,有榜样自然就有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在位极短的皇帝也不少,比如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仅仅几个小时(悲剧啊),比如秦三世子婴,在位也只有四十六天而已。但大部分的短命皇帝都不是正牌皇帝,没有得到史学家的普遍承认,要说历史上的正牌皇帝里最短命的,应该是我们这个回答的主人公——明光宗朱常洛。

程幼泽:有哪些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

程幼泽:有哪些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

程幼泽:有哪些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的倒数第三任皇帝,是个比较悲剧的皇帝。

悲剧的源头,来自他爹——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著名的万历皇帝。朱常洛虽然是万历皇帝的儿子,却不是正妻所生,只是万历在宫中偶尔临幸一个宫女所产生的意外。因为万历并不喜欢朱常洛的母亲,自然也就不喜欢朱常洛,所以作为万历的长子,朱常洛的待遇一直不咋地。如果没有太后和大臣们的支持,他连个正经身份都没有。

偏巧万历帝专宠郑贵妃,在朱常洛出生之后,郑贵妃生下了万历的第三个儿子——朱常洵。爱屋及乌,万历对于皇三子朱常洵是百般宠爱,嘘寒问暖,溺爱无比。而皇长子朱常洛的地位就不太好,一直坐了冷板凳。

万历帝一心想立皇三子为太子,但大臣们坚持不能废长立幼,一直为长子朱常洛争太子位,双方相持十几年,最后万历帝败下阵来,终于同意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立三子朱常洵为福王。

但是虽然朱常洛当了太子,地位却依然没有改善,皇帝依然不怎么理他,而专宠福王。太子过的是战战兢兢,坐冷板凳的痛苦可想而知。偏偏万历帝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整整在位四十七年!朱常洛就坐了二十几年的冷板凳,终于在万历四十八年,把老爹熬死了!

春天终于来了!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万历皇帝驾崩。二十三日皇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元“泰昌”。

从历史评价上说,泰昌皇帝还是个不错的皇帝。他一改父亲的怠政恶习,大举革新。刚刚一继位,泰昌皇帝就下达了数项利国利民的新举措,一改万历朝昏昏沉沉的气象,在处理国事上很是繁忙。

但问题也是有的。

问题是泰昌皇帝不仅在处理问题上很繁忙,他回到后宫,同样也很繁忙!

因为在十几年的太子生涯里太过紧张,唯恐被废,泰昌帝的前几十年活的是相当的憋屈。现在做了皇帝,终于可以放飞自己了。

放飞自己的细节,我们不好意思明讲,文言文的说法是“日御十数女”。

也在此时,与泰昌帝交恶多年的郑贵妃,送来了他最想要的礼物——八个美女,泰昌帝自然照单全收,每日在后宫里辛勤工作。

虽然泰昌帝是新皇帝,可是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此时他已经年近不惑。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加上白天晚上这么“辛勤工作”,十几天,身体就垮了。

可是泰昌帝依然不知悔改,他吃进了宫中特制春药,史书记载,他吃完之后无节制的大笑,性格发狂,这时已经非常危险,身体虚耗了。

继位二十天后,泰昌帝终于坚持不住了,准备治病。可是治病就要找大夫,他偏不,不知道怎么找到了一个宫里的管事太监叫做崔文升,这个崔公公给皇上开了一位药——大黄。

历史记载,崔文升并不是医生,之前也没有给人看过病。但他莫明其妙的给皇上开了一位药。而且还记载了,崔文升是郑贵妃的亲信。

大黄,是一种十分猛烈的药材,具体说,是泻药,泄火用的。可是泰昌帝的身体本来已经虚弱不堪,偏偏吃下了这味泻药,吃完之后,泰昌帝一夜拉了三四十次,彻底奄奄一息了。

此时距离泰昌帝登基仅仅二十多天。

泰昌帝紧急召见内阁大臣,用意在托孤,内阁大臣们知道泰昌帝吃药的前因后果之后,痛骂崔文升,将他贬出宫去。并寻医问药,希望治好皇帝的病。

过了几天,鸿胪寺丞李可灼向皇帝上奏,说自己有秘药叫做“红丸”,可以治好皇帝的病。鸿胪寺是一个管接待的部门,像是钓鱼台国宾馆馆长一样,这么个人送药,实在是不靠谱。内阁首辅方从哲对此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可是这事被皇帝听说过之后,病急乱投医,皇帝命令李可灼马上进献红丸。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中午,泰昌帝服下了一刻红丸,吃过之后感觉神清气爽,大臣们顿时欢呼。泰昌帝表扬李可灼是忠臣。第二天,泰昌帝想要巩固药效,但太医和大臣们坚持认为不可,大家认为治病是个慢活,应该一点点用药,用药过猛恐有不测。但皇帝坚持,三十日下午三点,皇帝吃了第二颗红丸。

吃了,命就没了。

几个小时后,九月一日凌晨(五更),泰昌帝暴崩,距离继位仅仅一个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

后来根据中医的分析,皇帝经过十几天的纵欲过度,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本来应该“补”而不是“泄”,偏巧吃了倒霉的大黄,又泄了一次,身体彻底虚弱了。

而李可灼进献的红丸,属于强烈补药。成分有些不可描述。但的确有进补效果。皇帝如果慢慢治疗,理性用药的话,并不是无可救药。但皇帝连服两次大补的红丸,在短短几天之内,皇帝本来已经极其虚弱的身体,被药性相反的泻药和补药反复折磨,终于支持不住,一命呜呼了。

本来登基当皇帝是天下第一喜事的泰昌帝朱常洛,终于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在位仅仅一个月,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看病要谨遵医嘱,切莫擅自用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