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的问题很有意思台湾骂人的话,骂人是不好的,但有时骂人也是必要的,不骂不行呀。古人骂人的经典话语不可数计,野狐和你分享一些。
一《诗经》里骂人的话相鼠有皮台湾骂人的话,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国风 鄘风 相鼠》
老鼠都有一张皮台湾骂人的话,都知道羞耻,一个人不懂得礼仪,那还不如死了算了。用于骂那些不知礼义廉耻的人。
二 孔圣人也骂人始作俑者台湾骂人的话,其无后乎——第一个用陶俑、木偶来殉葬的人,会断子绝孙的。
孔子反对人殉台湾骂人的话,用像人形的陶俑、木偶也不行。
少而不学,壮而不为,老而不教,不死何为。——年轻时不学习、不上进;壮年时不积极有为地做事情;老了不知道教育晚辈后生;那活着干嘛,不如早早的死了算了。
巧言令色,鲜矣仁矣——嘴里说着漂亮话,满脸是讨好的谄媚表情,这种人是最没有仁德可言了。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骂上课睡觉的宰予的话,用比喻很形象的说宰予是无用之才。也是一时气话,宰予也是七十二贤之一,而且排名还很靠前。
三孟子骂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杨朱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绝对利己主义者,更不用说为国君,为别人做点什么。墨子讲“兼爱”,这是一种无差别的爱,和儒家有等级内外差别的“仁爱”不同。所以孟子骂他们是禽兽,禽兽没有君主和父亲的概念。
四 庄子骂人的话舐痔结驷——用最下贱的办法去求得荣华富贵。出自《庄子列御寇》
"佞谄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中就引用了这个典故,此典故后世诗文中常有引用,可见历史上这类人还是不少。
五《左转》中骂人的话若敖鬼馁——若敖氏一族的祖先鬼魂怕是享受不到祭祀的血食而要挨饿了。
这是楚国令尹子文骂他侄子斗越椒的话,也是他对鼎盛了几百年的若敖氏家族的担心。后来斗越椒果然早反,若敖氏一族被灭了。这个成语就成了骂不肖子弟祸及家族,使家族灭绝,断了祭祀的香火。
六 鲁迅骂人的话丧家的资产积极的乏走狗——鲁迅骂梁实秋的话
做了女婿换来的——鲁迅讽刺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
六 其他骂人的话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骂刘邦,当时天下没有英雄,便宜了刘邦这小子。感叹自己生不逢时。
今生顽劣,可卜来世——一句狠话,骂人今生顽劣,来世也不后有好的结果。
羞先人——陕西方言,其实是古汉语中使动用法的活化石,使先人蒙羞的意思。
骂人也是需要智慧的,不能爆粗口,不能低俗,一般说来还是不要骂人的好。
不好意思、对不起、谢谢!这是台湾人的 开口话,应该不算口头禅吧!
大多数的台湾人在台湾这个社会里,是有礼貌、谦逊、文明的,不管是否认识,只要是有一点需要别人帮忙、给别人带来不便的事情,开口一定是:不好意思,请问,或是对不起...作为交谈的开头。
以这种比较低的姿态、说话作为开端,对方即使有些不悦,也没有什么好追究的了。
台湾被日本统治了50年,日本绝对在台湾深化了很多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雨日常应对,台湾的服务业也基本是复制了日本的模式,百货公司、美妆店、即使是便利商店的开门迎客:欢迎光临、谢谢惠顾,这些都早已深植台湾民心,而华人的温良恭俭让,也在台湾社会的骨子里,表现出来的,就是台湾人的温暖、客气、礼貌。虽然,有时候给人假假的感觉,但也比横著脸、杠子头一样的被冲,感觉好吧!
大陆的新周刊曾经做了一期台湾的专刊,标题就用了: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当然,这是宣传标题,也是过誉的描述。不过,台湾人的敬天、畏神、悯人、纯朴、礼貌,还是有一定的认可度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