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出自于《万历野获编》。《万历野获编》是明朝万历年间出生的文人沈德符(1578-1642年)所作。而张居正是生于1525年张居正之死,死于1582年。两人生活的年代相接近,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

张居正之死:明代首辅张居正的死因真的是春药吃多了吗?

在《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张居正之死:

张居正之死:明代首辅张居正的死因真的是春药吃多了吗?

“宇宙间真何所不有,媚药中又有腽肭脐,俗名海狗肾,其效不减昚恤胶,然百中无一真者,试之,用牝犬牵伏其上,则枯腊皮间阳茎挺举,方为真物。出山东登州海中,昔张江陵相,末年以姬侍多,不能遍及,专取以剂药,盖蓟帅戚继光所岁献,戚即登之文登人也。药虽奇验,终以热发,至严冬不能戴貂帽。百官冬月虽承命赐爰耳,无一人敢御,张竟以此病亡。”文中说的张江陵就是张居正。张居正因为是江陵人,所以被称为张江陵。文中记载的大概意思是张居正之死:世间有一种名贵的补药叫腽肭脐,俗称海狗肾(其实是海狗鞭)。这味药材有壮阳起效,非常难得。张居正晚年侍妾很多,“照顾不过来”。抗倭名将戚继光每年都会给他送海狗肾。这个药虽然效果好,但是,也有一个副作用:爱发热。也是因此,张居正到了严冬时节,也不用戴帽子。而一般官员见他不戴帽子,也不好意思戴帽子,都光着脑袋过冬。而张居正最后,竟然因为吃这种药过多,纵欲过度死了。

张居正之死:明代首辅张居正的死因真的是春药吃多了吗?

沈德符所写的《万历野获编》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张居正之死,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参考书。但是,也不能全信。因为,沈德符自己都说了,他采集的资料不仅来自于自己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还有从乡间老人甚至田间老农那里收集素材。

张居正之死:明代首辅张居正的死因真的是春药吃多了吗?

沈德符写海狗肾这一节张居正之死,可能只是为了记录这种药物。他很随意的把道听途说的“坊间故事”写了进去。而张居正吃海狗肾的故事,可能只是为了“宣传”海狗肾的药效。就如同现在很多保健品,动不动就说“某某领导都在吃”一样,不能当真的。

也有可能,沈德符是看了王世贞的《嘉靖以来首辅传》,才写的这个故事。王世贞(1526年-1590年)死的时候,沈德符才12岁。沈德符应该是看了王世贞的《嘉靖以来首辅传》。

在这本书中,王世贞说戚继光曾给张居正送过美女和补药。文中是这么描写的:

“(张居正)得之多御内而不给,则日饵房中药,发强阳而燥,则又饮寒剂泄之,其下成痔,而脾胃不能进食“意思是张居正好女色,吃补药(海狗肾)以后身体发热,又服寒剂降火,引起痔疮发作,导致不能进食,最终身亡。

在1576年,张居正和王世贞闹矛盾。张居正让人弹劾王世贞,罢官回家。所以,王世贞写的也不能全信,他可能是在故意诋毁张居正。

在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中,张居正死因也跟海狗肾有关。

在剧中,张居正和万历皇帝因为处理政务闹了矛盾,张居正气晕了过去,痔疮的老毛病也犯了。在张居正病倒以后,万历皇帝封锁了张府,并让太医给他开海狗肾(本来应该开泄火药,却开成了补药),火上浇油。张居正就这么补死了。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认为张居正真的是忙公务累死的。很多故事都喜欢黑张居正,甚至有野史造谣:张居正有姬妾40多人,每天都要吃“媚药”。最后,药吃多了,燥热上下难耐,纵情床帏而死。还说,张居正死的时候:“皮肤燥裂,如炙鱼然”。

还有野史故事说,张居正三个儿子一起参加科举殿试时,张居正提前给三个儿子泄露考题。最终,三个儿子分别考中了状元,榜眼和探花。这更是无稽之谈,张居正三个儿子根本就没有同一年参加的科举考试!

张居正也是一代名臣,没必要抹黑他。虽然,他的个人生活非常奢侈,出门坐几十人抬的轿子。但是,他进行的改革是成功的。只是他“权大欺君”,不被后代皇帝和有忠君思想的官员喜欢罢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寇准和张居正都是历史名相,寇准生活在宋代,张居正生活在明代。二人都有坎坷的人生经历,作为朝廷重臣,风格还是有些区别,寇准直而刚,张居正稳而和。如果要说两个的结局谁更凄惨,我个人认为是张居正。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对他们做下比较。

张居正之死:明代首辅张居正的死因真的是春药吃多了吗?

1、人物生平

张居正之死:明代首辅张居正的死因真的是春药吃多了吗?

寇准(961~1023年),字平仲,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公元980年中进士后,被授为大理评事及巴东、成安县令。由于其敢于直谏,得到宋太祖赵匡胤欣赏,提拔为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后来到工部、刑部、兵部等部门担任要职,公元1004年任宰相。

张居正之死:明代首辅张居正的死因真的是春药吃多了吗?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今湖北省荆州人,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公元1547中进士。后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内阁次辅、首辅。

张居正之死:明代首辅张居正的死因真的是春药吃多了吗?

这两人都是科举入仕,通过自己的奋斗,一步步干到宰相的位置。

2、仕途历程

公元980年,19岁的寇准就一举成名,考中进士,去巴东做了县令,随后改任成安县令,不久升任盐铁判官。公元989年,寇准上奏,陈述许多弊政,难听的话太多,宋太宗实在受不了,宣布退朝,起身想离去,寇准却拉住宋太宗的衣袍,不知他何来的勇气,这一行为彻底降伏了宋太宗,因此太宗把寇准比作魏征。

寇准后来在王淮的受贿案中,坚持依法处理,深得宋太宗的信任,于是平步青云,任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等,直接参与朝政。后被张逊陷害,被贬青州,此时的宋太祖已经离不开寇准了,次年就把寇准调回了京城。

张居正第一次乡试落榜,但他却得到了到湖广巡抚顾璘的欣赏,23岁时张居正中进士,随后授于庶吉士,开始进入官场,他的老师便是徐阶,徐阶对张居正的栽培,让张居正如沫春风,随后张居正在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几人之间周璇。

张居正由老师徐阶推荐成为了万历的老师,正因为这一关系,张居正在万历年间有足够的权力进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3、主要政绩

寇准:积极主张痛击辽兵,并奏请宋真宗御驾亲征,最终辽兵提出议和,寇准反对议和无效,于是宋辽双方订立了和约,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订立使得宋辽边境没有了战事,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张居正:万历时期张居正任首辅,大力推行改革,在政治上实行‘’考成法‘’,经济上实行‘’一条鞭发‘’,张居正的改革使得政令畅通,经济繁荣。由于张居正的改革让万历年间出现了中兴景象,史称‘’万历中兴‘’。

在历史功绩方面,张居正明显要比寇准功劳大。

4、人生晚景

寇准一生遇到不少小人,他与刘皇后因为太子监国的事,被张演告发,寇准被贬,本来此事已经够倒霉的,没想到又出来一个杨崇勋和丁谓,诬告寇准和人密谋。可怜的寇准,被流放雷州。1023年9月,寇准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由于没有钱财,寇准寄埋在洛阳巩县。后来宋仁宗为寇凖平反,恢复名誉和官爵,谥号“忠愍”。

公元1582年6月,张居正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享年58岁,万历皇帝追赠上柱国,谥文忠。可张居正死后没有多久,就被万历下诏抄家,两个儿子也自杀身亡,最悲惨的是万历皇帝竟然想开棺鞭尸,可见其有多痛恨张居正,张居正的家人全部流放。直到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才被恢复名爵。

通过上述的比较,我们知道,人的一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寇准和张居正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人臣之极,寇准最后病死雷州,张居正却是死在首辅的位置上,但死后的遭遇比寇准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