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争储位时曹丕曹植,曹植是曹丕强劲的对手。如果没高人指点,继承人的位置就是曹植的。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尽管自己脱颖而出了,但朝中还是有一批人支持和同情曹植的。防人之心不可无,曹丕内心对弟弟动过杀机也是可以理解的。

曹丕曹植:曹丕当上皇帝后,为何还不放过弟弟曹植?

曹丕曹植:曹丕当上皇帝后,为何还不放过弟弟曹植?

曹丕曹植:曹丕当上皇帝后,为何还不放过弟弟曹植?

曹丕曹植:曹丕当上皇帝后,为何还不放过弟弟曹植?

2.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要杀曹植也轻而易举的事曹丕曹植。这个时候,丧魂落魄的曹植毫无实权,对曹丕政权构不成任何威胁了。但,曹植写词作赋是能手,身边也有文人雅士伴随,这容易形成一定的新势力。曹操在曹丕当上太子以后,就曾经果敢坚决地杀了曹植不少心腹,以削弱曹植势力。父亲的行为对曹丕是有影响的,曹丕是不能让曹植势力日益坐大的。

3.曹植与曹丕一母同胞,都是卞皇后的儿子,都是卞皇后的心肝宝贝。但往往母亲更关怀弱势的儿子,这是人的天性。曹丕对卞皇后是极为尊敬的。曹丕在曹操死后便想动手杀掉曹植,曾逼迫曹植作七步诗,卞皇后听闻后伤心欲绝,对曹丕说过曹丕曹植:“你们两个都是我的亲骨肉,你要是真的想杀掉你弟弟曹植,那就先杀掉我吧!”。

曹丕当然不敢违背母后意愿曹丕曹植,当场下跪赔罪,曹丕也对天发誓说不会杀死弟弟曹植。显然,母亲如此关注弟弟会引起曹丕的嫉妒,以后,继续排挤与打压曹植也出于自己一颗嫉妒之心。

4.曹植曾用自己的才华打动过曹丕曹丕曹植。曹植在争位失败、父亲去世后,便一蹶不振了。有放浪形骸之嫌,又整日饮酒作诗,并非正常的生活状态!作为哥哥,对弟弟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与抨击也属正常。

曹丕是有文采的,例如他的《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又被后世并称为“三曹”,堪称“建安文学时期”的代表人物。

曹丕曹植:曹丕当上皇帝后,为何还不放过弟弟曹植?

曹植的文采在后世也被人称道,例如南朝宋人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曹植字子建)

曹丕曹植:曹丕当上皇帝后,为何还不放过弟弟曹植?

所以曹丕、曹植兄弟二人,论文采究竟谁胜出一筹,后人评说纷纭。

【电视剧《洛神》中的曹丕、曹植兄弟二人】

南朝齐人钟嵘在《诗品》中对曹丕、曹植的诗作分别评价道:

魏文帝诗,其源出於李陵,颇有仲宣之体则。新奇百许篇,率皆鄙直如偶语。惟“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赡可玩,始见其工夫。不然,可以铨衡群彦,对扬厥弟者邪。

魏陈思王植其源出於《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於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馀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幹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於廊庑之间矣。

——如此,钟嵘认为曹植水平更高。

南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篇》中也对曹丕、曹植做过比较:

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如此,刘勰认为曹丕胜过曹植。

大家都知道“文无第一”的道理,所以两人的文采谁高谁低,众说纷纭,是没有一个结果的,后世为此争论的人还有很多。

【三曹雕像】

曹操的意见作为两位才子的父亲:曹操,他还是认为曹植在文采方面强一些。

当初,曹操让儿子们一起考试,结果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后,直接怀疑曹植请人代笔了,于是把曹植喊来训话,——可见十多岁时曹植的文采已经很成熟了。

曹植也不心虚,直接说:“父亲若不信的话,再当面考我一次便是了。”

从此,曹操非常喜欢曹植,以至于动了废掉曹丕,重点培养曹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