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共有19位妃嫔胡世民,大多“守身如玉”,不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选边站,但也有少数女性(如杨婕妤、尹德妃)不守本份、“淫乱太子”,公然站到了李世民的对立面!李世民的权势也挺大,为什么就没有巴结李世民的?

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外戚之间无姻亲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大唐王朝胡世民

当此时胡世民,李世民的府邸妃嫔主要就是长孙氏,史载:

太宗文德顺盛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胡世民。晟妻,隋扬州刺史高敬德女,生后……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旧唐书·长孙皇后传》

李世民当初权势那么大,李渊的妃子为何不巴结李世民?

从长孙皇后的家室来看,长孙皇后虽然也是将军之女,但并非名门望族胡世民。在李渊的19个妃嫔(万贵妃、尹德妃、宇文昭仪、莫嫔、孙嫔、崔嫔、杨嫔、小杨嫔、张婕妤、薛婕妤、郭婕妤、刘婕妤、张美人、杨美人、王才人、鲁才人、张宝林、柳宝林、张氏)中也没有“长孙氏”这个姓。

不过,长孙皇后确实是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妹,一个嫁给了隋朝内史舍人、赵州刺史王韶;一个嫁给了睦洲刺史张琮胡世民。二人均未嫁入李唐宗室。

这也就说明,长孙皇后和李渊的妃嫔们并没有这种姻亲的关系胡世民。没有这种关系的话 李渊的妃嫔们从关系上讲,也就没有从内“偏向”李世民的可能性。

就算长孙皇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没有好到说,“应该”帮助李世民的程度上胡世民

如果非要从李渊的妃嫔中“拉”出一个来,或许非宇文昭仪莫属!因为,宇文昭仪的三哥宇文士及就是李世民的部下,与李世民走的比较亲近胡世民。不过,“后宫争斗深似海”,宇文昭仪恐怕也不敢给李世民“强出头”。

其次胡世民,李世民长年征战在外,命运难测!

李世民当初权势那么大,李渊的妃子为何不巴结李世民?

对于李渊的妃嫔们来说,李建成毕竟是太子,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胡世民。至于说未来太子之位是否会发生变更,这恐怕也不是这些妃嫔们所能够考虑到的事情!所以,妃嫔们为了确保自己未来的安危——李渊毕竟“年逾半百”,一般情况下都会和太子保持良好的关系;最起码,不敢得罪他!

另一方面,李世民尽管功勋卓著,手下大将谋士如云,但毕竟其长年在外领兵打仗胡世民。谁也说不好,哪一天李世民就殒命沙场了!

史实胡世民,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武德元年(618),关右、陇西的叛军将领薛举、薛仁果父子“进逼高墌,游兵与豳、岐”,威胁长安!李世民原本想着一战就将薛举收拾掉,不料自己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却得了疟疾胡世民。不得以,李世民“委军事于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且戒之曰”:

“薛举悬军深入,食少兵疲,若来挑战,甚勿应也胡世民。俟吾疾愈,为君等破之。”

大意是胡世民,你们不要随便迎战薛举的挑战,等我病好了,还是由我来击败他!实际上,这里是李世民对刘文静、殷开山的指挥才能不放心!

可是胡世民,殷开山立功心切,退下来对刘文静讲:

“王虑公不能办,故有此言耳胡世民。且贼闻王有疾,必轻我,宜耀武以威之。”

刘文静以为然胡世民。于是,这哥俩将部队“陈于高墌以南,恃众而不设备”。

薛举抓住机会胡世民,“潜师掩其后,壬子,战于浅水源,八总管皆败,士卒死者什五六,大将军慕容罗喉、李安远、刘弘基皆没!”

要不是李世民跑的快胡世民,恐怕也会被薛举一并俘虏了!

当然,类似浅水源之战这样,李世民身陷险地的战例还有很多!所以,李世民的危险性还是蛮高的胡世民

另一方面胡世民,李建成身为太子,关系社稷安危,自然外出的战事少很多!以至于,武德五年(622),太子中允王珪、洗马魏征都劝说他:

“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胡世民。今刘黑闼(河北叛军首领)散亡之馀,众不满万,资粮匮乏……因结纳三东豪杰,庶可自安。”

大意是胡世民,太子啊,你别老在东宫待着啦,出去打两仗,把河北的刘黑闼收拾了,给自己积攒些功勋,要不然秦王李世民的功勋就太高了!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初的统一战争,李建成亲自上战场的数量,实际上是极其有限的胡世民

除此以外,李世民跟李渊的一部分妃嫔有“过节”,也是她们不巴结李世民的原因之一胡世民

再次胡世民,被李世民得罪了的妃嫔们!

李世民当初权势那么大,李渊的妃子为何不巴结李世民?

武德五年(622年),李世民成功平定洛阳后,“论功行赏”,“以淮安王神通有功,给田数十顷”胡世民

李神通是“高祖从父弟”!按辈分论胡世民,他是李世民的叔叔,又有军功在身,李世民奖赏他一点田地本无可厚非!可是,偏偏这“数十顷”田地被李渊宠妃张婕妤的父亲看上了!

于是胡世民,张婕妤迫于父亲的压力,请求唐高祖李渊将这点土地赏赐给自己的父亲!李渊一看,这多大点事?想都没想就“手敕赐之”!

吃到嘴里的肉怎能再吐出来胡世民

李神通仗着自己“皇叔”的身份胡世民,加之又是李世民先赏赐给他的,死活不同意给!

张婕妤不高兴了胡世民,“诉于上(李渊)曰”:

“敕赐妾父田胡世民,秦王夺之以付神通!”

这不是“恶人先告状”吗胡世民

李渊也火了胡世民,批评李世民:

“我手敕不如汝教邪胡世民!”

意思是胡世民,我说话没你管用是不是?

话说的很重胡世民,不过,这个事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由此胡世民,李世民跟张婕妤有了过节!

张婕妤跟李世民撕破了脸胡世民,自然是完全倒向了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当天(626年六月初四)早上,就是这个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差点害到李世民的全盘谋划破产!

如果不是鉴于她是父亲的妃子胡世民,天晓得,李世民会在“玄武门之变”后怎么对她?

除了张婕妤胡世民,李渊的另一宠妃尹德妃也“得罪”了李世民,史载:

尹德妃父阿鼠骄横,秦王府属杜如晦过其门,阿鼠家童数人曳如晦坠马,欧之,折一指,曰:“汝何人,敢过我门而不下马!”阿鼠恐世民诉于上,先使德妃奏云:“秦王左右陵暴妾家胡世民。”上复怒责世民曰:“我妃嫔家犹为汝左右所陵,况小民乎!”世民深自辨析,上终不信。——《资治通鉴·唐纪六》

胡世民,又是一个“恶人先告状”!

这个尹德妃也跟李世民结下了“梁子”胡世民。自此,她和杨婕妤一起在给李渊吹“枕旁风”,说李世民的不是!

最后,长安城内的力量平衡偏向李建成是,李世民功勋卓著,但这主要都体现在战场上胡世民。如果回到长安的话,李世民在力量对比上并不占优!

而李渊妃嫔们的眼光胡世民,恐怕大多数都停留在长安城内吧?

或有如下几点:

1.李世民的大军在外驻扎,不可能驻扎在长安城内胡世民。这个好理解,就不展开讲了。2.李建成有齐王李元吉的支持!尽管李元吉这个人是个纨绔子弟,但手头上多少有点势力,而李世民基本就没有得到任何皇子的支持!3.李渊对李建成的偏爱!这个也不必多言。4.李建成还有一个2000多人的宫府兵,为李建成私下聚集,看起来是“人多势众”!而李世民的秦王府就没有这个兵力。总结:一个女人本来就应该安分守己,不便过多介入男人们的“争权夺势”才好,故而,大多数李渊的妃嫔都能够“守得住自己的底线”!说到底,这种在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选边站”的做法,到底会不会伤到自己,真的很难判断!

不过胡世民,也该李世民倒霉,外戚方面自己在李渊的后宫中“没有姻亲”, 自己又长年在外征战,又得罪了张婕妤和尹德妃,以致于最后不得不通过“玄武门之变”这样惨烈的手段来谋求皇位!

祸兮胡世民,福之所倚!

李世民注定没有“女人缘”胡世民,也没太大关系吧?

参考:《资治通鉴》、《旧唐书》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