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就能看见,这是讲的两个人萧辉。
萧是萧何萧辉。
曹是曹参萧辉。
这两个人也都很有名呀萧辉。
萧何萧辉,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当然还有刘邦的“谋策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当然他后来协助刘邦吕后杀韩信,也留下了很有名的俗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此时韩信心里应该有一万头羊驼呼啸而过)
曹参,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他是萧何之后的下一任汉代丞相。当然题目中这个成语也是讲这件事的。
这里跑个题,曹操总归知道吧,他自称是曹参之后。emmm当然吧,附会古人认祖宗这件事古代很多。是不是真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 曹参也是个很厉害的人。
然后这个讲的是什么的,是曹参当了丞相之后,完全遵守萧何定下来的律法政策规矩。
其实也很能理解呀。汉初经济民生都不行,萧何的政策很好,那么曹参继续跟着这样做,能有利于汉朝恢复国力。
事实证明,他们这么做很正确,毕竟到汉武帝的时候,国力就很厉害了了呀。
到汉武帝也没几代人嘛。
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就是曹参的曾孙。
下面这三张图分别是刘邦,萧何,曹参的画像。暗搓搓的吐槽一下,为什么古人画像画的那么抽象,但是又能把个人特征画出来呢。贴图之前我一直以为他们长的一样,结果排排坐放在一起才发现完全不一样
先放结论:因为与公主侍女私通,公主郁结而死,所以太后将他赐死。
萧恒德 (?—996)辽契丹人,官员。字逊宁。兄为萧排押,娶辽景宗女越国公主耶律延寿女,拜驸马都尉。
统和六年(988年),辽圣宗亲攻宋朝,围沙堆,恒德独当一面。城上矢石如雨,恒德意气自若,督促将士夺其陴。最终城被攻克,萧恒德中流矢,萧太后亲自探望,赐药。攻长城口,又率先头部队攻敌营,萧太后多次表扬。当时高丽未归附,恒德接诏书,率兵拔其边城。高丽成宗王治惧怕,上表请降。
统和七年(989年)夏四月乙卯,父亲萧挞凛为萧恒德请求尚辽圣宗妹耶律延寿女,辽圣宗同意了[1]。
统和十二年八月,赐启圣竭力功臣。后跟从都部署奚和朔奴讨兀惹。未战,兀惹请降。萧恒德想虏获对方利益,不许兀惹投降,导致兀惹死战,城不能拔。奚和朔奴打算退兵,恒德说:“以彼倔强,吾奉招来讨,无功而还,诸部谓我何!若深多获,犹胜徒返。”奚和朔奴不得己,进击东南诸部,至高丽北部边界。回兵时,道远粮绝,士马死伤者众多,因此萧恒德被撤职,削功臣称号。
统和十四年,为行军都部署,征伐蒲卢毛朵部。回来时,公主有病,萧太后遣宫人贤释侍奉公主,恒德与宫人贤释私通。公主忧愤而死。萧太后怒,赐死。后追封兰陵郡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