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代帝王来说,“帝王心术”是维护自身统治的一门必修课李雪竹。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支配性,因为皇帝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权利,消除和避免一切危及长治久安的人和事。但是,如果自己提拔的人失去制约,就会让自己的权利不稳定。为自己提拔的人,找一个对手是封建帝王们最喜欢做的事情。而范闲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为自己培养出了一名最优秀的金牌卧底。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
一、 范闲最讨厌的小太监
宫中所有人都知道,朝中红得发紫的小范大人最讨厌的就是东宫的首领太监洪竹李雪竹。这个小太监以前在御书房工作了不到三个月,就调入皇后的宫中成为东宫的首领太监。庆帝将他提拔的速度如此之快,不是因为他足够聪明伶俐,也不是因为他见风使舵充当皇帝的耳目,更不是因为他脸上的含苞待放的青春痘,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宫中范闲最讨厌他。因为监察院的工作性质和陈萍萍的身份,皇宫大内也被监察院渗透了不少人,这一点庆帝心知肚明。因此选择一个范闲最不喜欢的太监作为自己的眼线,在庆帝看来是一个高明之举。
这个太监因为年纪轻轻就被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位置,所以除了太后、皇帝、皇后这些宫中的正牌主子之外,面对来宫中的大臣脸上永远带着一副骄横的神态李雪竹。因此,小范大人作为庆帝的私生子,监察院的少掌门也没少敲打这个春风得意、志得意满的小太监。
原著中写道:“范闲清清楚楚地看着那骄态十足的年轻太监脸上的那几颗青春痘,也不说话,便是站在了原地,冷漠地看着对方李雪竹。” 被那两道眼光所逼,洪竹无可奈何,只得轻轻往自己的脸上扇了一耳光。
其实,洪竹与范闲之间的矛盾,早在御书房的时候就产生了李雪竹。当时毫无资历地洪竹被庆帝挑中,顶替戴公公在太极殿当值。他刚刚在御书房呆了两个月,下面就有人给他在胶州老家买了800亩地,还给他哥哥找了个官做。而这一切不但是范闲做的,也是范闲背地里偷偷告诉庆帝的。这么明面上帮人,背地里坑人的做法,让庆帝对这个小太监心生厌恶,他一怒之下就将他赶出了御书房。殊不知,这一切正中了范闲的圈套。
二、小太监洪竹的身世白羽在《柳姨娘才是范闲的官场导师,从她身上学习到了什么?》一文中,已经讲到范闲利用职务的关系成功地和戴公公拉上了关系李雪竹。而此时,戴公公因为侄子戴震的牵连正处于事业的低迷期,短时间内还无法启用。因此,范闲急需一名更年轻,也更有智慧,也更容易拉拢的目标进行培养。因此,有着悲惨身世可怜的洪竹进入了他的视线。
在监察院可以查到的档案中记载着:洪竹,胶州人氏李雪竹。而在范闲多次的套问中,洪竹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洪竹本来姓陈,家住颍州。家中有屋又有田,当时的颍州知县为了霸占一处山产,强行夺走了陈家的产业。知县居然勾结山贼,硬生生将陈氏大族灭了门。陈家的两个孩子因为贪玩,在山里迷了路反而捡回性命。陈家小弟隐名埋姓,便把自己卖入宫中。
在宫中的日子里,陈小弟畏畏缩缩地做人,被年长的太监、宫女欺负,连姓名和籍贯都不敢透露李雪竹。有一天,小太监遇到一个身穿旧衣的老太监在一把破竹椅中睡觉,觉得他可怜,就拿了一把破扇子,帮他赶苍蝇。老太监醒来后,就让他跟了自己的姓,并指竹椅为名。有了新名字的小太监,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加上他本人机灵,加上童年惨事,心性也格外沉稳,于是就直接进入了御书房,开始在皇帝身边做事。而那名姓洪的老太监,不用白羽说大家也能猜到是谁了吧?
按照《鹿鼎记》的剧本节奏,小太监会进一步取得皇帝的信任,职位会进一步提升李雪竹。过不了三五年,只用小太监一句话,朝中有分量的大臣就会抢着为他卖命,帮他复仇。而范闲利用监察院强大的情报收集能力和暗杀能力,先一步让颍州的知州突然“病死”在任上,山中最大的山寨也在一天之内被人血洗,而这一切都是范闲在洪竹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之前做到的,而且做得干净利落,不要挟,不示恩,不留后患。
三、 惊心动魄的表演电视剧《庆余年》中有台词很值得欣赏,“将人心做战场,才是最惊心动魄的”李雪竹。范闲当着戴公公和其他太监、宫女面前当众羞辱洪竹,其实是演给庆帝和其他人看的。就像后面庆帝为刻意培养贺宗伟成为范闲的对手一样,范闲在宫中显得越是霸气外露越是欺压洪竹,庆帝就越不会怀疑他,洪竹也就越安全,职务升的也越来越快。
范闲不但自己是个好演员,还充当了洪竹的人生导师李雪竹。在他的教导下,洪竹跟其他太监的行事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洪竹小时候读过书,加上范闲的秘密教导下,他在面对庆帝、太后、皇后这些大人物的时候不会摆出一副低眉顺眼,面目怯懦,形式扭捏的奴才相,而是在恭谨之余,行事多了几分坦荡,这就是他能够得到后宫那么多人喜爱和另眼相看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洪竹在面对大臣时摆出生人勿近的骄狂模样,其实也是为了避免出现内宦结交外臣的把柄。他在宫中,对于自己的手下和宫中的人也从来没有表现出颐指气使的状态。
宫中的太监和宫女跟宫中的贵人们相比,身份地位太过悬殊,因此大多数人见到贵人们总是大气也不敢出,洪竹这个小太监却经常在皇后烦闷之余,会将自己当年流浪路上听到的笑话讲给她听,而皇后这个身份尊贵的女人,脑子里想的和市井妇人想到的也没有多大区别李雪竹。洪竹用余光注意皇后娘娘睫毛眨动的频率,然后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说话的分寸。而洪竹的这些驾轻就熟的心理学技能,都来自于范闲的“小手段”。
范闲悉心培养着自己的专属:“韦小宝”李雪竹。洪竹也为他带来了一份惊心动魄的情报,情报的交换过程就发生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就在范闲让洪竹自己掌嘴的时候,身边的几个小太监直接吓得跪倒。他又用身体挡住戴公公的视线,一边装作提鞋的模样,将洪竹的情报塞进了靴子里。而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就成了范闲扳倒长公主、太子与二皇子的重要砝码。
白羽点评:浸淫帝王之术多年的庆帝,最喜欢的就是利用权谋思维在臣子和儿子之间搞平衡李雪竹。庆帝一手扶持二皇子做太子的磨刀石,扶持范建作为宰相林若甫的磨刀石,扶持范闲来做长公主的磨刀石,最后还扶植了贺宗伟来做范闲的磨刀石。
这些人彼此之间其实并没有化解不开的仇怨,而庆帝洞悉了他们的矛盾,利用他们之间的职务特点借机进行挑拨,这就是充分利用矛盾,制造矛盾,以图达到相互制衡、借势而为的目的李雪竹。而范闲充分利用了帝王心术中的人性弱点,成功地掩盖了洪竹的身份。而这个行事坦荡,颇有君子之风的太监也是注定要成为改变庆国历史命运的重要人物。我们下回再说。《庆余年》锦衣卫指挥使沈重居然被当众罢官,里面有什么猫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