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逝世: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癌去世,癌症究竟有多可怕?

李咏走了,留下了难忘的音容笑貌。他被癌症击倒,也提醒了大家:40岁以上人群,必须重视癌症筛查!但现实情况是,我们身边有多少人都没体检过罗京逝世?无法坚持每年1次的体检,甚至单位组织的公费体检,有人也因为讳疾忌医不去重视?

罗京逝世: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癌去世,癌症究竟有多可怕?

连体检都不重视的人们,谈何预防癌症罗京逝世?

罗京逝世: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癌去世,癌症究竟有多可怕?

即便现在癌症被视为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罗京逝世,但是从人们的健康观念和防病意识看,未来癌症发病率仍旧看不到明显降低的希望。

而只能是发病率激增、年轻化趋势明显罗京逝世!

肿瘤科医生建议罗京逝世,40岁以后,女性做好乳腺癌、宫颈癌的筛查;不分男女,都要定期做胃镜、肠镜,筛查胃癌和肠癌的隐患!

李咏50岁,太年轻了!癌症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潜伏期.也就是说,你现在每一点在健康上的忽视,每一点累计的疾病的诱发因素,都可能在一段时间以后“找后账”。

所以,预防癌症,就要从点滴的生活小细节做起。

相信您也能知道,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哪些?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健康饮食、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并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有一种说法称,癌症1/3可以治愈,1/3可以控制病情,1/3不可治愈。但是一旦发生,却因为个体的差异(情绪、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的适当性),出现很多不可预测的走向。

总体来说,癌症可防可治,彻底攻克它,人类一直在努力!远离癌症,你也应该开始努力!

把手机好好珍藏吧!毕竟这是夫妻过去生活中,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件,况且里面一定会有很多,让人动容的东西!记录了爱情的点点滴滴!

当心爱的人,离你而去,那种肝肠寸断的痛苦,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只有静下心来,面对一切,才会从痛苦之中走出来!把亲情延续下来,把生活过得充实起来!用实际行动,来告慰故去的亲人!

当有那么特殊的一天,思念亲人的时候,拿出手机,翻看着一幕幕记忆犹新的往事,无论是喜,无论是悲,都是一种享受!享受一下曾经的爱,享受一下短暂的幸福!

若干年以后,也许为了纪念一对恩爱夫妻,手机或将以另一种方式,由珍藏改为永久的纪念品。成为一个象征性的传家宝!

抹去吧,眼角的泪!生活还要继续,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风雨,希望风雨无阻!任何困难都会过去的!

因为心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鼓舞士气!砥砺前行!

那就是珍藏在身边的,爱人宝贵的手机!

熊顿,殁于化疗性肺泡炎

李咏,殁于梅奥诊所(最顶级的西医)

罗京,发病时仅是中度恶性淋巴瘤,一年左右离世。

过度医疗:过度手术、过度检查、过度用药

【词条解释】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

【个人观点】

词条里“医学规范”这四个字非常关键,这是从服务提供方角度提出的,但是从患者角度看就不成立。

过度医疗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违反医学规范的,一种是没有违反规范的。

第一种自不必说,证据确凿,违规无疑;主要谈第二种:

“医学规范”就是真理么?如果是,为什么还要不断修订?为什么还要推翻以前的陈旧的规范?修订前那些按照规范治疗的死去的人还去找谁?如果不是,就不能作为过度医疗的评定标准。

现状是,医生按照规范行医,即便人没了,也没有责任。那是否可以说,医生在“依法”害人?

我管理的一个肿瘤患者,女性,60岁,结肠癌复发转移,双靶+化疗一年,自诉“生不如死”,问医生“我要治到什么时候?”,医生回答“只要你能耐受(身体扛得住),就一直治下去”,患者的儿子跟我说“我当时有种冲动,想去打医生,你这说的还是人话么?”

我说“医生也没办法,他们学的就是按照《标准规范》治病,他们不能给你更多的承诺、保证和建议;相互体谅吧!”

“作为患者,要想到自救,同时遵循一个原则——《疗效与伤害的利弊权衡选择,利>弊、采取之;弊>利、放弃之;自救不可放弃》”

自救:居家状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切断病因、激活和唤醒人体自愈力,实现康复和逆转。

(详情看我之前发布的文章[祈祷][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