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丫头出巧的疯丫头爆米花,淘小子出好的”是一句老话。那个时候要求女孩子贤淑安静,男子中正有礼,不按常规的孩子往往头脑灵活,不拘于传统束缚,富有创造力。如今,说认不认同这句话,必须将疯丫头和淘小子定义,确定不是现在的熊孩子。如果笃信这句话忽视了对孩子的管教,让孩子成为人们口中的熊孩子,那就错了。

疯丫头爆米花:人们说,疯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你认同吗?

看似都是淘气的孩子,其实本质不一样疯丫头爆米花。周老师班上两个孩子喜欢不停的闹腾,例如,区域活动时,东东将颜料,水流满地,林林将积木块撒满活动室。老师命令他们收拾,东东很快收拾完,虽然不干净,也算完成了任务。林林收拾了一半,扔开跑了,老师把他叫回来,才勉勉强强收拾完。

两个孩子同样是弄乱了区域疯丫头爆米花,破坏了规则,区别在哪里?

东东的破坏是出于好奇疯丫头爆米花。他发现不同颜料混合后,有新的颜色出现。于是,他积极探索,专注于各种颜色变化。过后收拾残局能够听老师指令有序收拾残局。积极探索,专注坚持,知错能改是良好学习品质的表现。

林林扔积木的行为如果是一岁的孩子可以说是探索疯丫头爆米花,可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做这些,就是破坏了。对于自己的破坏的后果,不能坚持收拾弥补,缺乏毅力,那么其他事情上,可能会有同样毛病。

两个孩子日常活动中同样喜欢乱插嘴,与老师交流,区别在于两点

两人上课经常乱插嘴,老师很是头疼,区别在于东东围绕老师话题插嘴,林林离题万里。这一点反应了孩子的倾听能力,理解能力,这些都是以后学习的关键。

其他班的老师来了,两个孩子都喜欢和老师交谈。有一次,老师们来听课,听完课,林林说:“你们怎么还不走。”同样的事,东东会殷切地和老师说再见。东东表现出较高的情商,情商这一点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

父母平时的行为决定孩子的行为一天,晚上九点多钟,周老师在朋友圈看到林林妈妈发的一条视频,孩子们在一个餐厅疯闹,橘子当球满场扔,,配文是快乐的宝贝。周围服务员收拾状态,感觉是下班时间到了。我们知道,那个餐厅服务员下班时间是九点。我们排除视频晚发这个因素,橘子满场扔的行为也是必须教育的。

平时幼儿园的活动,东东家配合很积极,林林家总是要催好几次才完成。孩子任务意识的建立,有时就在家长对待任务的态度间。任务意识是孩子完成学习工作的重要素质。

疯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你得保证他们不是熊孩子。

看似一样在破坏,挑衅,多嘴,坐不住的孩子,其实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把基本规则与礼仪教给孩子。因为,疯丫头和淘小子并不是不懂规则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