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与当下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上,与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有着质的不同陈秋石。“三红”及《林海雪原》、《保卫延安》等作品都把英雄人物尽量塑造成真正的英雄,以赞扬、尊敬的目光写英雄人物的伟岸形象,他们可以有缺点,但是绝不是性格中的缺陷。《马上天下》并不拒绝对英雄的正面描写,但也不回避英雄人物在战争年代的性格缺陷的展现,甚至用反讽的写作来表现英雄人物在革命人生道路中种种缺点。如陈秋石父子年轻时对女人的渴望,陈秋石走上革命道路初期的革命人生与个人理想人生的反差与矛盾,甚至是战争年代表现的不适应。再如陈九川的匪气与草莽英雄作风。作品也同样以反思甚至诘问的态度去呈现上级领导中一些自以为掌握革命真理的人,对陈秋石的每一阶段审查。这些应该说《亮剑》等当下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有着相似的写作立场。

再者,作品重新审视了知识分子在战争中的作用陈秋石。无疑,在传统军事文学中由于更强调“英勇”这一核心英雄特质,从高层到基层的指挥员再到普通英雄战士,无不表现出“不惜一切代价”而勇往直前的战场作风。但这些战争英雄显然并不具备对战争进行深入思考的素质,因为文化与知识决定了人的思维的高度。《马上天下》从战术这一核心要素出发,重视了战争文化的价值,从陈秋石身上,发掘知识分子将领在战争中的作用,并通过陈秋石与儿子陈九川,与及其不同时间的搭当宋得凡、赵子明及上层领导成城等人在军事指挥及战场表现的比较,突出了作为知识分子出身的陈秋石对战争更高境界的把握。显然,这一写作立场改变了传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对知识分子的否定性存在,而成为核心存在。徐贵祥在作品里突出的是一切战争都无法避免的战术,这也是战争境界的体现。但这些显然是那些草莽出身的、胸无点墨的战争英雄们永远无法理解的高度,也是那些我军历史上文化知识欠缺的“一将成名万骨枯”的自命不凡的高级将领无法达到的境界。

知识分子本身在革命历史过程中是有着许多性格缺点的陈秋石。这一点徐贵祥并不回避。但是从对人的价值关怀的角度,从对战争的终极关怀的角度看,并不是每一个战争岁月成长的知识分子都必然地有着“右倾”和小资产阶级特质。相反,我们会在作品中看到,知识分子身上始终有着天然的深厚的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在不错过战机和违背阶级政治立场的前提下,他们的优柔与思虑更多地是出于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是一种作为人的道德价值的根本表现。

《马上天下》主人公陈秋石与传统革命题材中的英雄有何不同?

《马上天下》主人公陈秋石与传统革命题材中的英雄有何不同?

《马上天下》主人公陈秋石与传统革命题材中的英雄有何不同?

《马上天下》主人公陈秋石与传统革命题材中的英雄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