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几种情况金海死了没有。全剧70集,要是金海在60集左右就死了,大概很难有精神撑一周看完最后十集,要是金海下线在68、69集,硬撑一两天一两集,一般人还是做得到的。

金海死了没有:如果下一集《新世界》金海死了,你还会看大结局吗?

金海死了没有:如果下一集《新世界》金海死了,你还会看大结局吗?

这个问题换个角度金海死了没有,就是在讨论出彩的主角人物,什么时候下线不引起观众反感弃剧。

金海死了没有:如果下一集《新世界》金海死了,你还会看大结局吗?

以《新世界》为例,金海是撑起正义一面的擎天巨柱,愣头青徐天和忽弱忽强的田丹扛不起输出正能量的大旗金海死了没有。没人不会死,如果需要金海的死亡,让英雄的形象在观众脑海中更深刻,观众也能勉强接受,但时间肯定不能太早。就像前文所说,提前十集让金海下线,徐天和田丹瞎搞,扛不起正义的大旗,本来观众对这俩就意见多多,让他们迅速变身成长为正义战士,得到观众高度认可不太现实,所以还是算了吧,金海大哥忍忍,坚持到最后一集就好。

金海作为带领旧世界群众奔向新世界的领导人物,这时候不能死金海死了没有。

金海死了,两百多狱警也就散了,囚犯逃出监狱,为祸即将和平解放的北平城,危害社会安全和无辜百姓,编剧真敢再没有妥善安排的情况这样编,估计找上门去的不只是我们普通观众吧。所以放一万个心,这时候金海还不能死,解放军还没入城呢,镇压犯罪分子,铁林是靠不住的,只有金海行。再说了,金海如果死了,最大的势力散了,徐天手下就燕三一人,新世界来临和他们有什么关系金海死了没有?唯有让金海活着,稳定监狱,镇压住犯罪份子,为北平和平解放做贡献,才有最大的社会价值。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极端无脑的情况,实在这样无厘头,那就弃剧好了。

说实话,《新世界》这部电视剧题材是好,故事性也可以,但就是在生拉硬拽,把一部本该很有看头的电视剧让我几次想不看了,太没有逻辑性了,也太不符合生活常态。

第一,徐天这个人物太烂太失败。身为警察,没有半点警察素质,成天就象二傻一样到处乱撞,碰到问题没有一点分析能力。其行事方式更象一个有精神障碍患者,天天被打得鼻青眼肿,而这样居然是为显示徐天的善良干净。另外,作为演员的形象也与徐天的警察形象不符,在剧中,徐天就是一个永远没长大的小男孩。第二,田丹这个形象失败,有辱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才华突出的共产党形象。作为一个共产党的和谈代表,在行动中毫无组织纪律,也亳无团队精神。在田丹出狱后,不是去找组织,与组织取得联系,向组织反映了解有关情况,而是去找混不楞的徐天,不合逻辑。更荒唐的是,田丹还居然爱上了徐天,更是不知从何说起。再者,田丹的行事说话方式根本不象一个共产党员,倒象迷迷糊糊亳无主张原则未见过世面的农家小妹。第三,金海的死完全是导演为显示铁林的坏,金海的义气而生硬安排的,其实让金海不死,电视剧也会更有看头。而这样处理,不知导演是为何,反而让看了更憋屈。电视剧已近尾声,但我以为,这是一部不那么耐看的糟剧。

铁林没有白死 分析一下他的个性就能看出他的结果

金海死了没有:如果下一集《新世界》金海死了,你还会看大结局吗?

讲讲铁林的人物个性吧,起初他是一个普通的小人。嫖了chang对老三说,我最爱的是你二嫂。无父无母自己努力在南京挣把到北平保密局,却一直是一个被众人嫌弃的“窝囊废”。一个小芝麻组员,混吃等死。面上怕老婆,暗里色眯眯。他其实如果认真审视自己,他会知道自己其实就是平头百姓。手里的官权等于没有,心里没有大主义,脑子里没有小主意。见冯清波得带上媳妇帮他听听。大事上听大哥的,小事听媳妇的。其实日子这样就过得去。他平凡日子里唯一比较有面儿的时候是遇到徐家车夫喊他二爷,燕三和狱警喊他二哥。可是他却看不起这些普通人。同为兄弟,金海坐黄包车坚持给钱,铁林却被要钱还骂骂咧咧的说给个屁,你们给我拉车是应当应分的!

铁林的心中没有“道理”没有“对错”只有极致的“利己”主义。他不敢对抗老大,他没有大哥的手腕和地位。他不敢对抗老三,他没有老三敢豁命。

人没有那么多的歪道理讲,人活世上几十年了,为什么只有铁林一直窝窝囊囊。不是因为身世,也不是因为他的俩媳妇。老大没爹没妈,混了黑道报了仇,混了白道当了狱长。老三一直蛮横,别说金海替老三抗事。金海不抗事,老三也这么蛮横。(他敢跑监狱杀日本人,因此金海和徐天认识的)像金海说的:老三天生不怂。 老大混黑道认黑道理,混白道认白道理。只要你指出金海的道理错了,金海可以赔给你一条腿。老三谁的理也不认,他只认自己的理。理,想不通的时候,老三发脾气闹,理想通了,那蛮横的敢去劫狱。铁林呢?有人说铁林没办法了,他被逼到那个份上了。其实铁林谁的理都不认,他只认为自己好的理。 你喊我二爷,二哥我就接着,打心底里也没把你当回事。你敢给我机会让我上楼看看,我就敢洗澡。冯和柳当面损他和他媳妇面子,也没关系。只要我铁林能住上这小楼。

这才是铁林不讲情面,不讲道理,蝇营狗苟的一面。他从根上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对冯清波说,任何人都可以为了他死,只要他能活着。

而铁林为何投靠了上峰,依然被观众笑他“依然还是那个怂货”

还是从根上说,铁林笨啊,他没有大哥的智慧,所以他去见冯清波和柳如丝要带着媳妇。他做不到走一步看三步。铁林不讲道理啊,他根本不去讲究道理,他不是那种讲究人。他只要“来点实惠的”所以他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因为他要为自己找无数的理由,和自己兄弟把“理”讲清楚,让自己看起来不怂又仗义。

换句话说,这事放在老大和老三身上,都不会像他这样。老大投靠过沈先生,了解了沈先生的为人,自己的道理想通后,敢跟沈先生翻脸。(金海作为狱长跟自己大BOSS翻脸,他不知道什么是死吗?)老三讲道理啊,讲起道理六亲不认,大哥替他杀了人,他也不认这个情。跟沈,冯,柳接触过就知道他们之间的猫腻,他们不讲理,老三跟他们不是一路人。

反观铁林每一次上脾气的时候,基本都是大伙儿骂他,怂货。第一集嫖,他媳妇找他他躲起来,小宝骂他。他媳妇当街说他不行。以及后面的每一次同事,媳妇,大哥骂他怂货。他一听到这两个字就开始暴怒。做一些为了证明自己不那么怂的事。想起王小波的话:人类所有的愤怒都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而在铁林理解的如何证明自己不那么怂。他认为他需要通过权利的手段。一群保密局的组员跟在他屁股后面,他觉得很有面儿。就像一个怂货,证明自己不怂就得围一大群人跟着,壮壮声势。觉得自己哪时候挺豪横。铁林从大家不待见的组员到组长,其实是赶鸭子上架。他的处长让他去午门外等,他不能不去。冯清波简简单单给了他组长,从一群同事对他鄙夷嘲讽,到听他指挥。他威风凛凛的有了车。这是他第一次对豪横下的定义。这也是他唯一的一条短暂的“升官发财”之路。

所以以致于铁林为什么去找沈先生,知道北平要和谈,还一直妄念国军能打回来。“国军还会打回来的,”这句话成了铁林黑暗生活中的光。因为从他给田丹了一枪的时候,新世界的大门已经对他关闭了。

铁林没有道理讲,他不会讲理,所以一直被人利用,他自己想不清楚道理,所以盲目被当枪使。

铁林不会讲理,想不清楚道理。因为他只“利己”。

利己,而没有城府。像一只被困在车里的苍蝇,盲目的寻找出路,到处乱飞,惹人生厌。

讲讲铁林杀田丹吧。铁林必须杀田丹,抛开沈先生不说。他要杀田丹,没人会替他动手。他自己动手,俩兄弟不会饶了他,共产党入北平也不会饶了他。所以他让他兄弟去杀,他解除了田丹的危机,手上又不沾鲜血。他打田丹一枪的事情,他指示杀田丹的事情,他的兄弟不能跟共产党提起,因为兄弟俩手上沾着田丹的血。主动权在铁林手里,铁林可以告诉共产党自己兄弟杀了田丹,而自己最多是打了田丹一枪,以此威胁。从这开始,已经显示出他内心把两个兄弟当外人了。事实也证明,铁林是标准的利己者。

不要说金海和徐天没有替铁林想过,一起处兄弟几十年了。铁林一直唯唯诺诺,小人做派。谁也没有因此看不起他。金海从一开始的计划,三兄弟都带着呢。金海一再坚持三兄弟一起南下。在徐天家吃火锅,金海对铁林的“临别之言”那句不为他着想。让他自己别把路走绝了,弄不好老三最后能帮他。让铁林的工作别太上心了,以后说不定共产党的天下,老三的道儿能救铁林。

这句话那句不是一个 家长苦口婆心的话。

铁林杀了徐允诺后,他就已经陷入黑暗出不来了。大哥劝他,老三劝他。铁林几乎都哭了,说你们怎么不早点说。可是他回不去了。

其实铁林不和金海,徐天拜把子。过自己小日子也能过下去。

他见过金海和徐天豪横,他被徐家车行的二爷叫着满足着虚荣心。因为金海和徐天处处的普通人都给他个面儿。他被人捧着,又被人骂着。骂的多了,破坏了他的虚荣心,害他往地上摔,所以他才有了虚荣心的需要。

另补一个细节:

铁林说金条不重要,金海给了他金条,他喊了不少人为了他私事去拼命那次,给了十几号人一根金条。自己留了7根。

金海说,金条重要。散了自己的三十二根金条给铁林,徐天平事。把他们的金条还给他们。华子三个人每人多拿了一根。自己一根不留。

结局,自己得了两次四十根金条。一箱黄处长的,给狱吏了。一箱“卖画”的,叫上华子和二勇,让他们拿走八根,因为自己只有32根金条。

老三不在乎金条,在乎小红袄的事情。出了错,给人跪下磕头。

细节见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