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去世,侄子肯定得回家奔丧陈楚河父亲葬礼。
反问你两个问题陈楚河父亲葬礼:
⏺你妈妈和你大伯没有血缘关系,在接到消息后,都立即赶回家陈楚河父亲葬礼。那么,你这个和大伯有血缘关系的亲侄子,有什么理由不回家?
⏺将来你父母百年后陈楚河父亲葬礼,你堂兄弟们都不来参加丧礼,你觉得场面会很好看?你心里会舒服?
爹亲叔大,娘亲舅大陈楚河父亲葬礼。娘那边最有分量的亲戚就是舅舅,父亲这边最有分量的亲戚就是叔伯,这个说法是基于血缘关系而来。
我们单说爹亲叔大。农村家庭的大事小情,基本都是父亲做主。而在遇到重大决定时,往往会找兄弟共同商量解决。这是因为叔叔大爷都是自家人。
假如父亲不在了,叔伯是有权利参与决定侄儿的家事。将来,你们都是写进同一部族谱的人,都是进同一片祖坟的人。
由此可见,叔伯的地位,仅次于你的父亲。
当然,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条件的提高,叔伯参与自己家事的作用逐渐弱化。但是,那份流淌在你们身体里的共同的血缘关系,并未因此减弱。
我们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讨论一下,伯父去世,侄子为啥必须回去。
?首先,还是从爹亲叔大开始讨论。
如果你亲近你父亲,自然也会尊敬你的叔叔大爷。对他们而言,父亲和叔叔大爷是一母同胞。儿女孝顺父母,同时也要敬重父母的血亲。
反过来,如果叔叔大爷尊敬他的兄弟,那么也会对你这个侄子很好。对你好,就是对你父亲好。他们也没什么私心,更希望的是你长大了能好好孝敬父亲。
前几年,我们村里一个老人去世,家里人给他侄子拍了电报。由于侄子工作的城市太远,等侄子回来时,老人已经出殡。侄子在村口得到叔叔已经出殡的消息,然后从村口一路号啕大哭着走回家。叔叔的身份和地位,就和父亲一样。
所以,大伯去世,你不但要回家,你并且要和堂兄弟一样陪灵下跪。虽然侄子不需要披麻,但肯定要戴孝。并且在出殡前的那两个晚上,你要和堂兄弟一起守夜。除了侄子不摔盆,其所做之事和孝子无异。
在农村很多地方,家里老人过世,家族里不出五服的子侄都要陪灵守夜。何况还是你这个亲侄子呢?
?其次,人和人的交往,讲究礼尚往来。
虽然侄子和大伯具有亲密的血缘关系,但是,还得讲究你来我往的原则。
亲戚亲戚,越走才越亲。如果你不来,我不往,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间,亲情也会日渐冷淡。
你大伯去世,你如果就是不想回去,那也不可能有人把刀架你脖子上逼你回去。人家不会说你不懂事,肯定是说你父母不懂事,不会教育孩子。
大伯去世,你不回去,那将来你父母百年之后,你堂兄弟也不会来。你心里作何感想,有何感受?你现在还年轻,觉得不在乎,觉得这个世界离了谁都能行。但是,到了那个年龄,遇到那样的事,你的想法就会和现在截然不同。
家里有事,有人捧场,才好看。如果冷冷清清,场面会很难看。人活一世,就是活个面子,活一个情字。
?人生在世,多个朋友多条路。
我们抛开血缘关系不说,就说你和堂兄弟们的关系。现在很多人,朋友的父母去世,自己都去陪灵守夜。堂兄弟的关系难道还不如朋友?
有人说,堂兄弟的关系还真不如朋友。之所以这样说,那是你们之间掺杂了太多的利益关系。如果我们都大度一点,不要被父辈之间的矛盾所左右,那堂兄弟之间的关系不比朋友关系好?
那一年我父亲突发疾病,我母亲给我打电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让母亲给我大堂哥打电话,是大堂哥叫的救护车把父亲送去的医院。
后来才知道,大堂哥接到电话后,正在给别人盖房子,浑身灰泥。接到电话后,立即从脚手架上跳下来,一边打电话叫救护车,一边联系其他叔叔大爷,一起把我父亲送到了医院。我第二天早晨赶到医院时,是大堂哥守了父亲一晚上。
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侄子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过了几年,我大伯去世,我连夜坐火车回去,感觉晚回去一秒,我内心都是煎熬。下火车后,我打车回家。如果是往常,像我这样的远距离乘客,司机都抢着拉。可是那天半夜,雨下得特别大,我出双倍的钱,才有一个司机愿意送我。
当我回到家时,大堂哥很惊讶,然后一顿埋怨我。让我第二天回来就行,下这么大的雨,万一出事咋办!但是,我回到家的那一刻,为我大爷守灵的时候,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所以,你哪怕是把你堂兄弟当成朋友,你也应该回家奔丧。
等有一天,父辈都不在了,能帮助你的人,只有你的堂兄弟了。
说一千,道一万,主动权在你父母手里,在你手里。毕竟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不同,对血缘关系的理解也不同。只要你觉得合适,怎么做都可以。你只要将来问心无愧,不后悔就没问题。
这种事情,等你将来后悔时,那就真的是后悔了。悔之晚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