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杀不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并不完全取决于刘备,而是取决于诸葛亮他们邓连军

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邓连军,古代历朝历代开国的时候,开国之君大多会过河拆桥诛杀功臣,每一个朝代的开国功臣都不是傻子,况且都有前车之鉴,可是为什么每一个朝代建立之初,总会有一些开国功臣前赴后继地走上这条不归路呢?

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对此,我们常人的理解是“功高震主”,所以不得不除邓连军

但我认为这不完全对,对于功臣来说,功再高也很难“震”到主,因为君是君,臣是臣,在古代人的正统思想之下,君臣有别,臣子功劳再高也只是臣子,君主即便无寸土之功但毕竟是君主,一旦君臣发生矛盾或分歧,君主得到拥护的可能性更大邓连军

因此,我觉得应该把“功高震主”改为“功高戏主”或“功高辱主”才对邓连军

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因为,许多开国功臣曾经与君王并肩作战,一起出生入死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君王的熟悉程度和了解程度非同一般,也就是说君王在他们面前几乎就是透明的,君王的底牌早被他们看得清清楚楚邓连军

时间一长,随着自己身份地位的提升,逐渐因自恃功高而不可一世,甚至觉得君王也不如自己,没有自己便没有君王的一切邓连军

由此一来,生活中难免自高自大,不把君王放在眼里,甚至酒后乱性,目空一切,不知低调收敛,露出一些有违君臣之礼的言行来,并且还动辙以曾经的功劳相要挟,自以为君王不敢把自己怎么样邓连军

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实际上对于古代做臣子的来讲,这是混世的大忌,说白了,臣子无论功劳有多高,你也只是臣子,而天子的尊严与地位是绝不允许质疑和挑衅的邓连军

对于功臣来说,如果真有那个本事,不如取而代之,让自己坐上至高无上的宝座邓连军。如果没那个本事,那就乖乖的,低调做事、谨慎做人、不越规矩,或许这样才能摆脱“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结局。

但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还盲目地自信,认为自己的功劳、君王对自己的信任都远超那些前车之鉴邓连军。每个朝代的功臣,几乎都怀着这样的心态与君王相处,结果可想而知,实力强大的君王有一万个理由收拾曾经的功臣。

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军事实力到底如何还有待讨论,但在政治方面,诸葛亮确实有一套,相信他对君臣相处之道比较精通,所以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诸葛亮应该能够得以保全邓连军

但是关羽就不好说了邓连军。正史上的关羽有两个特点:一是有真本事,身份地位非常高;二是恃才傲物,为人非常高傲,目空一切,几乎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

对于一名武将来说,这两点性格是非常致命的邓连军

关羽的高傲确实有其高傲的资本,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邓连军。所谓的假节钺是汉朝军事将领的最高封号,权利大到可以私自斩杀持有假节的文臣,可以私自招募军队,可以私自任免下属将领,更夸张的是可以不经请示而私自发动战争。

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纵观整个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被授予“假节钺”的武将屈指可数,除了关羽之外,常人熟知的被授予假节钺的武将还有董卓和曹操邓连军

但是董卓和曹操都是挟天子给自己加封的假节钺,说白了就是自己给自己封的,严格来讲,不太被后人认可邓连军

而三国时期的东吴,自始至终都没有授予任何武将假节钺,因此,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真正实打实地被授予假节钺的武将,貌似只有关羽一人邓连军

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刘备在汉中时,关羽在荆州发动樊城之战,但史书上没有记载任何有关关羽在战前收到作战任务或向刘备请示的记载邓连军

也就是说,樊城之战很有可能是关羽的个人行为,是他践行“假节钺”权利的自作主张邓连军

所以说,关羽确实有骄傲的资本,但这同时也是致命的弱点邓连军

君王可以授予武将假节钺,关键时刻代替君王行使特权,但是君王可以给予武将这个权力,如果武将真的未经请示就私自作主,恐怕君王心里还是很不爽的邓连军

这就犹如宫廷剧里,皇帝让大臣免礼,君臣之间拉拉家常,但是作为大臣来说,如果真的不施礼,那后果将会怎样?总的来说,如果大臣当真,那就完了邓连军

按照关羽的能耐和性格,如果刘备取得了天下,想必最后君臣之间也会闹僵,那么关羽最后的结局基本就可以猜到了邓连军

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至于张飞(我说的不是演义中的张飞,而是正史上的张飞),正史上的张飞文武双全,不但行军打仗有一套,吟诗作对玩笔杆子同样豪不逊色邓连军。这样的人耐得住性子,明白人情世故、君臣之礼,况且他的女儿还是“太子妃”,只要他行为不过火,能把持住君臣交往的度,不触碰刘备的底线,想来应该是不会出大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