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商之一,其家用空调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格力董明珠老公是谁。

但说到格力电器,很多网友都以为它是董明珠旗下的一个民营企业,因为在网络上,董明珠的曝光率比格力还要高,而且董明珠在格力一些广告宣传上还本人亲自上阵代言,比如之前格力推出的手机开屏就是懂大姐的形象格力董明珠老公是谁。

实际上格力电器并不是一家民营企业格力董明珠老公是谁,而是由格力集团控股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只不过董明珠过去长时间担任着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而已。

当然这个董事长也并不是格力集团直接指定,而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只不过格力集团在格力电器当中的持股比例比较大,话语权非常高,所以董事长由谁担任,基本上都由他们说了算格力董明珠老公是谁。

说得简单点格力董明珠老公是谁,董明珠只不过是珠海格力集团派驻格力电器进行管理的代表而已,她代表的并不是个人,而是珠海格力集团,而珠海格力集团是由珠海国资委全资控股的一个企业。

按理来说,董明珠作为格力集团的代表,格力集团又是一家国有企业,如此一来,董明珠只能领取薪水,奖金,她是不能持有个人股份的,要不然就有个人侵占国有资产的嫌疑了。

但目前董明珠既是格力电器的管理者,她个人又持有格力0.8%的股份,对此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实际上这种局面是有特殊的历史原因的。

董明珠是在1990年的时候进入格力,当时格力的规模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大,董明珠进入格力的时候做的是销售,因为业绩做得比较好,所带领的销售团队长期霸占格力销售冠军,所以在1996年格力电器上市的时候,董明珠获得了500股的奖励,当然获得股份奖励的不止董明珠一个人,还有其他表现优异的也获得股份奖励,而且在获得奖励的时候,董明珠只是普通的一个销售经理,并不是格力电器的管理者。

只不过到了2006年的时候,珠海国资委为了激励国有企业管理者把企业搞好,所以允许管理者持有上市公司的一些股份,董明珠因此获得了比较大的股权激励,所持有的格力电器股份达到了0.8%。

那格力电器给国有企业管理者赠送股权激励,这是否违规呢?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情况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去分析,大家不能用传统那种眼光去看待国有企业,如果一个国有企业没有给管理者激励,而是完全由国有机构控股,那这样的国有企业我觉得是没有活力的,也没有竞争力,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倒闭。

相反,如果给国有企业的一些管理者一定的股份能够激发他们的动力,那这样对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董明珠在获得股权激励之后,她对格力的投入确实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董明珠管理,格力电器也许也会发展,但我认为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我们来对比一下数据就知道。

在2006年的时候,格力电器营业收入238亿元,净利润是6.28亿元,资产总额是159.94亿元。

但是到了2019年,格力电器营收已经达到1981.53亿元,13年时间增长了8.32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6.97亿元,13年时间增长了39.3倍;资产总额2829.7亿元,13年时间增长17.6倍。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13年时间里,格力各项数据的增长是非常明显的,而格力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董明珠可以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董明珠,格力电器可能也会出现较大的增长,但我认为不会增长这么快。

所以相比格力电器在营收、利润、资产规模各方面的增长来说,董明珠获得的0.8%股权激励,其实并不算什么,因为抛出董明珠这0.8%的股份之后,格力的电器各项数据仍然出现了很大的增长。

相反,我觉得其他国企也更应该学习格力集团这种做法给管理层一定的股权激励,把他们的利益跟国企绑定在一起,这样他们才会积极的去搞好企业,而不是混日子,这样国有企业才会充满活力。

这样做总比一些地方国企通过一些混改,把国有企业变成私营企业要明智得多。

作为一个股民,对董明珠的感觉很好,她的格力股票分红在中国A股里面是首屈一指的。

董明珠的能力很强,强在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强在对线下门店的整合能力。

因为格力的线下门店的销售能力也很强,所以也很少受苏宁国美这样的大型电器商场的压榨。

苏宁国美的盈利模式其实就是,通过他们的商场平台对上游供应商进行长周期的压货款销售。

这些商场平台除了平常的利差上的盈利,压的货款也形成了强大的资金沉淀,这个资金沉淀又可以作为一个金融杠杆,去进行拆借赚取稳定的利息收益。

上游的家电供应商的这些被押款项沉淀资金,其实就是被这些商场所盘剥的利益。

格力因为这方面不受制于人,所以其实对于商场平台的话语权就要高一些,不用在这一方面对商场让利。

所以现在看来,董明珠在很多方面的策略是走的非常正确的,也是他职业非常成功的一个原因。

但是我接下来要说董明珠所欠缺的东西。

董明珠知道自己强的方面是什么,但是也因为这种,强而过于自信。

以至于他很多言论感觉现在的互联网新经济就像是在玩闹一样。

在她看来,没有上下游的整合,没有对供应链的管理,就凭这在网页上吆喝真的就是商业未来的出路吗?他认为这种方式是不存在积淀和积累的,就像是过家家一样。

但我觉得她是对互联网精神的理解还不够,她不理解现在商品的人格化特征。

在董明珠看来很玄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种时代精神。

苹果,小米,华为,锤子,大疆,go pro,索法这些背后都有一个很具象的形象存在。

比如说小米的are you ok。

比如说罗永浩的情怀。

比如说乔布斯的发布会。

比如说大疆无人机的航拍。

比如说无数的go pro相机的极限运动视频.

董明珠在这些有温度的东西上,创造的层面太少了,以至于他只能在她的手机的开机画面上,弄上她的头像。

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都有各自的优势,董明珠在这方面的缺点就是厚此薄彼。

不过总体而言,她依然是个非常出色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