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三九四九沿冰走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三九四九冰上走。

七九河开三九四九冰上走,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三九四九冰上走。

农间谚语;头九暖,九九寒。意思是头九二九如果不是很冷那整个冬天就会很冷。

至于题主问头九二九冷还是三九四九冷,我想人们都知道三九四九天最冷。你可能看过读过,有三九严寒何所惧,还有和夏季最热天三伏天所对应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词句。所以说冬天最冷天要数三九天了。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好穿的暖有了抵抗严寒的能力,我们还怕什么三九严寒最冷天。

具老人讲四十年以前的冬天哪可真是冷,有的地方地都冻的裂缝,人们生活水平低穿的棉衣也没现在抗寒,大冬天没事都不出门,在家围着火炉子取暖。

具说今年冬天是历年来最冷的冬天,不过人们还没感觉到,也许还没到三九天,我们等着瞧吧,这个冬季冷成啥样。

现在已经进入了数九寒冬时节,天气变化很快,气温骤降,天气随时都有可能降雨降雪了。

三九四九冰上走:完整数九歌,一九二九冷还是三九四九冷?

三九四九冰上走:完整数九歌,一九二九冷还是三九四九冷?

三九四九冰上走:完整数九歌,一九二九冷还是三九四九冷?

我们知道,民间有很多地方有数九歌的说法,像题主所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其实这句话还没有说完,我们可以接着往下写完,“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耕牛遍地走。”这是很完整的一个数九过程的农忙。

其实这句话也不难理解,“一九二九不出手”,说的是在一九二九的时候,天气已经变得很冷了,人们纷纷把双手插进口袋了,插进口袋暖和暖和,就是双方见面也不把双手拿出来打招呼了,这个就是冷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到正冷的时候。

“三九四九冰上走”,说的是,当进入三九天和四九天的时候,天气进一步寒冷了,气温在零下十多度或者更低了,导致河里的水都结了厚厚的冰,人们都可以在河冰上的玩耍了,也可以在河冰上的溜真冰了,这是何等的寒冷啊,真有有滴水成冰的冷了。

2020年的春节出去四九期间,也就是说春节的天气是很冷的。当然这句俗语还是有带走强烈的地方特色的,像我们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冬天很难见到下雪,就更不可能出现“三九四九冰上走”的状况了,这句话只适合于北方,南方过年期间还是很温暖的。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民间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都是我们祖先总结出来的经验。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三九四九冰上走:完整数九歌,一九二九冷还是三九四九冷?

那么,2020至2021年的冬季三九是哪天呢?今年冬天什么时候最冷呢?

三九四九冰上走:完整数九歌,一九二九冷还是三九四九冷?

三九四九冰上走:完整数九歌,一九二九冷还是三九四九冷?

一般我们把一年中的12月、1月、2月划为一年中的冬季;3月、4月、5月划为一年中的春季;6月、7月、8月划为一年中的夏季;9月、10月、11月划为一年中的秋季。而根据地球公转,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三九四九冰上走:完整数九歌,一九二九冷还是三九四九冷?

三九四九冰上走:完整数九歌,一九二九冷还是三九四九冷?

三九四九冰上走:完整数九歌,一九二九冷还是三九四九冷?

一般来说:“冬至数九,夏至数伏”。大家都比较认同的观点,但这种说话是不对的,错误的。我们的冬至日是数九的开始,但是我们的夏至日却不是伏天的开始,伏天是从夏至日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算的。

冬至日: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但是为啥北方吃饺子呢?百思不得其解)。

看上图,一般每年的冬至日大致在12月21日至23日间,三天左右的时间。2020年冬至日为2020年12月21日。冬至逢壬,就是冬至后第一个有“壬”的日子,如壬戌日就是冬至逢壬日,也就是数九的开始。从冬至日起,十八天后是“三九”的开始,也就是在小寒节气内,今年的三九第一天应该是的2021年1月8号。由此可见,每年北半球的冬季最冷的时候不是冬至节气,而且小寒节气期间。之所以我们感觉冬至节气寒冷是因为气温开始下降,温度咋低,我们一时难以适应而已。小寒节气之所以最冷是因为,从冬至节气开始,低温开始积蓄,到达一定程度后,气温达到最低值。就像每天中,午后两点温度最高,而不是正午十二点;每天黎明前后温度最低,而不是午夜十二点,道理是一样的。

因此,2020年至2021年的冬季中,小寒节气应该是最冷的,当然不是绝对。而今天正好中央气象台台也发布了消息,称:受三股南下冷空气影响,1月6号至8号,这几天是今年冬季全国最冷的几天,而华北地区唐山市温度再创”新低”记录,最低气温为-23℃;乌鲁木齐明天最高气温降至-16℃, 创入冬以来新低; 预计6日,哈尔滨、长春、兰州等地,最高气温也会创下新低 ;6日至8日, 另一股较强冷空气无缝“接班”, 其中,北方地区气温将再度大面积创新低 ,哈尔滨最高气温可能跌破-20℃ ;西南地区东部、江南 华南等地的气温也将陆续刷新新低,贵阳最高气温或将是今冬首次跌至0℃以下, 可能仅有-2℃,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而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分析,近期冷空气接连来袭的原因主要是西伯利亚高压持续偏强,需要尤为注意的是第二股冷空气,由于时值二九和三九交替时段,基础气温很低,较2020年底那次寒潮体感更冷。在冷空气接连打压下,20个省区市气温或刷新今冬来新低。

我国冬季寒冷的主要原因:是受蒙古高压控制,受极低寒流、西伯利亚寒流、蒙古寒流即阿留申寒冷和千岛寒流共同影响所致。而我国2020年至2021年寒冬较往年气温更低,除北方寒流影响外,主要是“拉尼娜现象”产生所致。根据“拉尼娜年”一般的情况来说,容易造成我国冬季气候偏冷,容易出现冷冬。大家是否还记得2008年南方的暴雪吗?就是拜“拉尼娜现象”所赐。而专家预测的“小冰河期”可能2020年冬季真的来临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