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武术流派本无高低之分李岷城,但练武的人却有高下之别。

李岷城: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如果将这句话置换到《百鸟朝凤》中,则可以这样理解:不管是西洋乐器,还是我华夏本土乐器,本无高低之分,但演奏的人却有高下之别李岷城。

李岷城: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李岷城: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而这种高下,就在于演奏之人的技艺和德行李岷城。

李岷城: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然技艺终究可借日月打磨,自我勤学。但德行,却非练李岷城、磨可有,只在其心。

李岷城: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焦三爷选择游天鸣为最终的接班人,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此。他看中了天鸣的善良李岷城、朴实,也笃定了天鸣必将唢呐看的比命重。

李岷城: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有人不解,有人不忿,但时间终究证明焦三爷的选择无错。

李岷城: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李岷城: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如果将时间拉回到天鸣十岁拜师的那一刻,焦三爷选择收下了天鸣这位天资并不聪颖的徒弟。

原因则有三,除了时隔多年以后,焦三爷自己说出的那个原因,因为看到天鸣为了父亲跌倒而留下的那一滴泪外。

焦三爷膝下无子,以及不忍再见天鸣被父亲打骂是另外两个原因。

从这一点上来说,焦三爷凶厉的外表下,藏了一颗善良、淳朴之心,这大抵也是焦三爷曾经的师傅选择他的原因。

对于焦三爷来说,天鸣亦徒亦子。对于天鸣来说,焦三爷则是他的父亲、他的师傅,也是他心中的那盏明灯和方向。

我们从唢呐说起,从“百鸟朝凤”说起。

唢呐一直被尊成为乐器之王,这里的“王”并无贬低其它乐器之意,而是在于唢呐音色的高亢与多变,从咿呀翠鸣的小鸟,到翱翔九天的凤凰,唢呐所到之处,无不可演奏和模仿者。

凤为鸟中皇者,身份尊崇。百鸟朝凤意指所有的鸟类,来朝奉凤凰。

这既是对凤凰高贵身份的惧怕,也是对凤凰王之领袖的尊重。如果一个人在安息之日,可以享受到乐器之王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这是对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褒奖和总结。

电影《百鸟朝凤》取名于此,也表达于此。

焦三爷弥留之际,对天鸣说:“等我走了给我吹四台就行”。

天鸣说:“师傅,我给你吹《百鸟朝凤》”。

一生傲强的焦三爷却在此刻,宛如犯错的学生,恐惶的说道:“使不得,使不得”。

因为在焦三爷心中,《百鸟朝凤》是圣曲,是无论如何也要秉持和保留的传统,无德高望重者,不可轻动圣曲。

然而世事变迁之下,终究一切都败给了生活,诸多师兄弟中有人因为做工,失去了手指,再也拿不得唢呐。有人因为办起了工厂,挣了大钱,再也不屑拿起唢呐。

没有对错,也不可去论对错,坚持的人只能继续坚持,离开的人则终究永远离开。

天鸣站在焦三爷的坟前,违背了焦三爷的遗愿,为他吹响了那曲《百鸟朝凤》,往事一幕一幕重现,最终定格在焦三爷起身离开的那一幕。

而直到电影最终结束,我们也没有见到天鸣最终带着游家班,带着唢呐走到重复光明的境地。但这就是现实,传统曲艺和乐器,终究来到了转角,未来何去何从,又有几人、几件、几首可以传承下去,无人可知。

《百鸟朝凤》是一部电影,是一首乐谱,也是民族音乐的一段嘶鸣,渴求有人关注,希望再现辉煌。但我们也不必过于哀悼和惶恐,只看豆瓣一家主流平台,已清晰可见,众人对电影《百鸟朝凤》的推崇和喜爱,这是对电影的肯定,也是对传统乐器的无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