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孔捷和李云龙,是当年抗战时期,晋西北我八路军主力第129师中著名的“铁三角”,战时能各自互为依托,似乎心有灵犀地打出了平安格勒攻防战李云龙结局。
如此漂亮的战时大手笔,彻底震惊了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八路军前线总指挥部,以及晋绥军总部,并由此获得了军事委员会的通令嘉奖李云龙结局。
《亮剑》中的丁伟,与李云龙的剑走偏锋不一样,是小说中三位我军高级指挥官中最具战略眼光之人,仅从其在南京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中,就足以窥探出来李云龙结局。
在关于国防军事力量建设论文中李云龙结局,丁伟有先见之明地提出我军未来的国土防御重点区域应该在西北部,某国对我国有可能发起的军事打击。
在当时一片中S友好的歌舞声中,丁伟的军事论文显然是不讨好的,论文答辩中台下鸦雀无声,许多政治敏感的人都被吓到了,论文明显涉及到了政治忌讳,好在爱才的院长刘帅以学术探讨,限于学院内部不扩散,丁伟的毕业论文才得以通过李云龙结局。
丁伟这种政治上不趋炎附势的刚硬性格,让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军区反Y倾运动中,丁伟站出来替已经在军界失势的某老总辩护,当场就被撸掉了少将军衔,并开除军籍,下放到了农村,此后,就再无交待人物具体的结局。
孔捷,是晋西北“铁三角”中,指挥作战能力包括谋略排最后的一位,但在军中却比较听话,且性格非常稳重,能忠实执行上级意图。
从不讨价还价,就是这种似乎与世无争的性格,让孔二楞子成了三人中结局最好的一位,在八十年代从军中离休。
有过带一个军在半岛保家卫国的经历,让李云龙确实很不服气,就孔二楞子这带兵水平;当然,上面不喜欢尽管会打仗,但却是个“刺头”的李云龙了。
自尽的赵刚夫妇将儿女托付给李云龙收养,李云龙开枪自杀以后,田雨也毅然随夫君走了,孔捷自然就成了赵刚夫妇子女、李云龙夫妇子女的养父。
老战友在战场上过命的情谊,让孔捷挺身而出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在当时可谓有魄力之举,毕竟要承担政治上的风险。
原独立团一营营长,特别费帽子的张大彪,后来华野二师的师参谋长,也就是题目里“失踪”的那一个。具体的结局在原著和电视剧里,都没特别说明,只是配角任务结束,淡出了故事,但在《亮剑》迷圈子里大能们的推测之下,张大彪同志是参加了著名的金门战役,失败后“失踪”的。李云龙在淮海战役中,与楚云飞两败俱伤,忙着在野战医院养伤兼解决个人问题时,我军大部队已经发起了渡江战役,百万雄狮过大江,摧枯拉朽的横扫南方,而原来还准备“划江而治”的蒋家王朝,兵败如山倒,在大陆整个南方,只有桂军钢七军给四野吃了点小亏,勉强说得上有点样子的一仗,其余就是拼命的跑跑跑、撤撤撤。解放大军四月底渡江,十月已经展开了金门战役。但是,今天我们回头用事后眼分析,一直打贯了陆战的大军,第一次遇上需要渡海作战的新课题,这场战役对海经验异常匮乏,组织有很大问题,渡上金门三个不是一支部队的团,在临时征调的船只被搁浅炸毁后,后方短时间内无法组织第二次后援登陆,于是三个互不统属的团,在各自弹尽粮绝后,战役失败。
《亮剑》迷们就是推测这三个团里,有一个就是原邢副团长和张大彪带过去的,金门战役说起来,还有很多战士失败后被俘,并未都牺牲,我个人当然也很希望其中就有张大彪,可惜,原独立团出来的人,都是可以死但不能输的犟驴子,就更别提还会被俘了。 牺牲的两位,一位是怒吼着:“骑兵连,进攻!”决绝的倒在进攻路上的骑兵连长孙德胜,也是李云龙四大心腹手下,第一个牺牲的人,是在残酷的大扫荡中,带着骑兵连为全团断后,用全连的血肉挡住了围剿的日军,为全团创造出脱离包围的机会。另一位就是大家最喜欢,也是最感叹,牺牲在黎明之前的和尚魏大勇。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魏和尚却在一个简单的送信任务中,死于一帮黑云寨土匪的江湖宵小手段,虽然李云龙吐血带人灭掉了黑云寨给他报了仇,可惜和尚毕竟还是牺牲了,无论再做什么都无法挽回。
唯一活着的是段鹏,这个人物非常有意思,在原著里面段鹏是建国后,才出现的,就是跟丁伟打架那个人,电视里为了接上和尚的班,提早到抗日时期就出现在李云龙手下,还跟和尚一起执行过任务,跟丁伟打架也是换到部队招待所里,原著是火车上打起来的,并由此出现在李云龙面前,李云龙正在求贤若渴的找人组建他的特种部队,丁伟帮他打出来个段鹏。原本是基于习惯性的军事保密原则,李云龙秘密让段鹏负责带头组建了一支特种部队,这是原著画风突变,被电视剧掐掉的后半段。
李云龙感觉到政治氛围越来越不对,就此让段鹏带着特种部队在军队里蛰伏起来,后来动乱年代,军队里的造反派知道有这么一支部队的传闻,却始终找不出来,李云龙夫妇二人被逼自杀后,这支部队吃手了一次,让直接导致李云龙死亡的造反派头目坐土飞机摔死,给李云龙报了仇,也让部队里新进的造反红人吓得“退隐江湖”。直到动乱结束,段鹏带着这支小部队出来,成为全军第一支特种战标兵,完成了李云龙一直念念不忘的特战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