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时民国军阀的处境来说甘麟翰,奉军压力最大,野心也最大,这些因素都导致张作霖必须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张作霖深知枪杆子出政权这个道理,因此,张作霖对军火这件事一支很看重。
张作霖为何要大力搞兵工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甘麟翰,西方达成对华武器禁售的协议,从1918年到1928年这十年,是中国军工发展缓慢的十年,能够偷偷摸摸的购买一些武器就很不容易了,更别提自主研发创造了。
但是日本一向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国家,尽管西方国家一再强调禁止武器售华,日本想要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偷偷摸摸的出售军火给北洋军阀甘麟翰。
1918年北洋政府购买了大量的日本军火,准备用来武装自己的军队,结果皖系的徐树铮伙同奉系的杨宇霆在秦皇岛把这批军火给劫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这么多先进的武器,张作霖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当即武装了一批部队,奉系能够快速发展,跟这一批军火有着重要的关系甘麟翰。
在此后,随着张作霖还从日本处购买很多军火,因为日本要规避直接对华武器输出,真正到达张作霖手里的军火数量并不多甘麟翰。
1921年时,张作霖就有打造奉系军工的打算,因此将奉天机器局改称奉天军械厂,在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张作霖被直系打个半死,奉军也被彻底撵出关内,而这离不开直系背后汉阳兵工厂生产的军火,使张作霖意识到,奉系想要长远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军工生产体系。
以第一次直奉大战后,张作霖整军经武开始,东北兵工厂的建设走上了日程,可以说,张作霖要搞兵工厂,很大程度上迫于东北的外部压力,既有沙俄虎视眈眈,又有日本步步蚕食,参加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张作霖,深知东北是怎样的处境,想要在夹缝中生产,就要到关内占据更大的后方,而当时的东北,如果失去日本人的帮助,别说入关,自保都苦难!
张作霖搞出的兵工厂实力如何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张作霖父子先后创办了大量的军工企业,围绕东三省兵工厂,开办了航空工厂,奉天迫击炮厂等一系列的企业,从1925年杨宇霆担任总办期间东三省兵工厂更是得以快速发展,到九一八事变之前,拥有上万台机械设备,2.5万余工人。
当然东三省兵工厂并不能完全代表东北军工,围绕东三省兵工厂,张氏父子创办了很多相关军事工业,总结起来就是种类多、涵盖广、规模大、设备新、技术强。
跟国内的汉阳兵工厂、太原兵工厂这些老牌兵工厂相比,东北兵工厂起步较晚,但是后发制人,最后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兵工厂,也足以说明张作霖对军工的重视。
东三省兵工厂能够快速崛起离不开东北经济实力雄厚。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尤其是关内,相互征伐,民不聊生,东北虽然在晚清时期治安不好,经过张作霖多年治理东北社会安定。由闯关东现象涌入的难民为东北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个时期日本在东北建立很多企业,大大促进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有了经济上的支持,就差技术上的引进了,当时日本人对张作霖建立兵工厂这件事也是积极支持的,日本人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使得兵工厂能够快速发展,一跃超过国内的其他兵工厂。
日本人之所以会支持张作霖,从根本上来说,张作霖本身就是日本扶持下的军阀,张作霖是日本在华的利益代理人,日本帮助张作霖扩张地盘,张作霖为日本提供更多的利益。
正因为如此,威为了规避禁止供给中国武器协定,日本政府决定帮助张作霖建立军工产生,使得张作霖在国内的军阀混战中能够有更大的作为。
当然,即使东北兵工厂引进了大量的生产线,但也并不完全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能力,只能进行仿制,在选择仿制武器时,日本积极要求引进日式武器,原因就是引进的生产线必须由外国技师来管理,日本为了控制东三省兵工厂的技术垄断,因此积极推广其设备,可以说,外表看起来十分牛叉的东北兵工厂,只要日本将技师一撤,就彻底瘫痪了,说到底还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东北改旗易帜后,张学良听从老蒋罢兵息争的建议,主动削减兵工厂的经费,并且大量生产民用设备,兵工厂的发展趋于停滞,直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兵工厂后,迫于日本对武器的紧缺,开始大力发展东三省兵工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