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东西宫略大结局。
赵武灵王被自己最喜爱的儿子和最信任的臣子合伙围困在沙丘东西宫略大结局,死前吃过树皮,掏过鸟窝。最后啥都吃没了,活活饿死了。说说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赵武灵王:朝令夕改,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这件事在侧面证明了老夫少妻的悲剧性。赵武灵王是这样东西宫略大结局,后来的刘邦也是这样。
赵武灵王本可以像春秋五霸中的五位雄主一样,做一番更大的事业,一个胡服骑射让赵国在短时间内强大了起来如果他不死,说不定统一天下的就不一定是秦国了东西宫略大结局。
可是他终究还是死了,被最爱的儿子和最亲近的臣子给活活饿死了东西宫略大结局。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这个事。
1.先说两个王子:赵章与赵何。赵章是赵武灵王的长子,曾经被立为太子。自己本人也随着赵武灵王东征西讨,南北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在性格上也与赵武灵王非常相似。本来他应该是要做赵王的。
赵和是赵武灵王的次子,本来他与太子根本就没有一点关系。他的妈叫吴娃,在赵武灵王晚年的时候极受宠爱。临死,赵武灵王为了让吴娃走的安心,脑子一热就把太子位又传给了赵何。于是赵国的内乱就这么埋下了祸根。
2.再说赵武灵王的两次昏招:朝令夕改与朝令再夕改,本来赵武灵王将前太子赵章的太子给废掉,传给他的小儿子赵何,这已经是属于昏招了。人家赵章本来就没犯什么错。赵武灵王为了让一个女人满意,就废了人家的太子泪。
好吧,错了就错了,一个君王谁还不犯点错误呢?可架不住赵武林王错了再改,改了又犯。原因是当他把王位传给赵何之后,他发现前太子赵章每天微微缩缩的,他良心上又不忍了。
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把赵国一分为二,这兄弟俩一人一半。他做主父也就是太上皇。这是赤裸裸的国家分裂。除了赵章同意之外,没人同意。这就牵扯出了下面的两个大臣
3.再说两个大臣:肥义与赵成。这两人不是叛徒,对赵国都是忠心耿耿的。都曾经随着赵武灵王出生入死。但最后赵武灵王之死却与二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我们先说肥义:赵武灵王在废掉了赵章的太子卫之后,把王位传给了赵何,自己当太上皇。同时将他最信任的肥义只派给了赵何做丞相。
后来赵武林王看到他大儿子赵章的惨相之后,他就想把赵国一分为二,两个儿子,一家一半,他便派人去跟随意说,让肥义同意这件事儿。但肥义对于这种搞分裂的行为坚决抵制的,他就直接不同意。于是在沙丘政变中肥义被赵章杀了。
我们再说一下赵成:也叫公子成,赵国的王族子弟。也随着赵武陵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与肥义一起来辅佐赵惠文王赵何。
赵武灵王最后直接死于赵成之手,间接死于肥义之手。
4.沙丘政变:都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可在沙丘政变中,赵何后发制人,取得了全面胜利先说赵章的先下手:赵武灵王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到了沙丘,长子赵章便想通过假传圣旨,让赵何到宫里觐见,顺便一道击杀。
没想到肥义觉得这个事儿不对,他就没让赵和过去。自己先过去了。过去之前留下信息:如果我没回来,那就说明有诡计,你们就赶紧让赵成派兵来。果然肥义进了沙丘宫去了之后被赵章给杀了。
赵何一下子就怒了,让赵成带着兵把沙丘宫给团团围困了起来。逼着赵武灵王将赵章交出来。最后在两军阵前把赵章给杀了。事情到这儿就结束了吗?
我们再说说赵何的后发制人:通过这件事儿,赵何觉得他的爹赵武灵王招令夕改的,完全太不像话。把他的哥哥杀了之后,他就没将兵给撤回来,依然让赵成围困沙丘,还不给送粮食进去。而沙丘是个行宫,里面根本就没有粮食储存
日久天长,三个月之后,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沙丘里面了。
5.总结:王位的传承上最忌朝三暮四,朝秦暮楚。赵灵王就是犯了这样一个错,导致自己被饿死了,而几百年之后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也差点犯了同样一个错误。虽然最后他改正了,没有废掉刘盈的太子,但却因此让刘盈的亲妈吕后心怀怨恨,所以吕后把刘邦的几个儿子都给差不多杀光了。前世不忘,后世之师,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