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冯唐是在2年前,当时一位做媒体的朋友推荐给我,说最近冒出来一个新派作家,其文字犀利如手术刀,并号称妇女之友冯唐老婆。

冯唐老婆:为什么冯唐粉丝大多都是女生?

好奇一读,的确有趣,尤其是时不时露出的各类性器词汇好似决堤的洪水一般冲入人的脑海,而后又买了几本杂文集,又发现此人乃中国文坛第一自恋狂,刚开始还觉是奇人必有奇行,但再读几本,发现几乎每部序(不论是他自己的书,还是给别人的序)都要给自己吹嘘一番,不停的告诉我们他做过麦肯锡合伙人,还不停的向我们展示他坐飞机用的包里面放什么杂碎的东西冯唐老婆。次数越多,越对他提不起劲。

冯唐老婆:为什么冯唐粉丝大多都是女生?

自恋其实是有趣的,尤其是在大多数作家都显得特别谦逊的时候,你得确是会觉得他别具一格,但刚开始的自恋,渐渐就变成了狂,而他的文采又驾驭不了这种狂冯唐老婆。别的作家也自恋,譬如柏杨,各类杂文时常吐槽自己,而吐槽自己才是自恋的高级形式。

每个作家每个导演都想成为独一无二之人,你有千万种方法可以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而不是在自己的书里这样写到:论当世文坛,冯唐第一,王小波第二冯唐老婆。

冯唐在《王小波到底多伟大》一文里,有一句话冯唐老婆:小波成于趣味,也止于趣味。《红拂夜奔》的前言里说:“我认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这是小波的一厢情愿。除了趣味,小波没剩太多。除了《黄金时代》和《绿毛水怪》偶尔真情流露,没有见到大师应有的悲天悯人。至于思想,小波和他崇拜的人物——罗素、福柯、卡尔维诺等等,还有水平上的差距。

小波早已不在人世,还不了嘴。

以后有人也把这句话还给冯唐:冯唐成于自恋,也止于自恋。《红拂夜奔》的前言里说:“我认为自恋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这是冯唐的一厢情愿。除了自恋,冯唐没剩太多。除了《万物生长》偶尔真情流露,没有见到大师应有的悲天悯人。至于思想,冯唐和他所崇尚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金瓶梅》还有水平上的差距。

男女之间的事情,很难理出头绪,况且女人比男人大十几岁。

冯唐老婆:为什么冯唐粉丝大多都是女生?

我们东北有句方言,可替代我的观点,也可以说是本文的主题思想。

冯唐老婆:为什么冯唐粉丝大多都是女生?

一一八成一一

这句方言我很久没听到了,可能不会再听到了。在50年前,我经常听到。如我手里拿着个小盆子,一路上小跑去买豆腐,邻居魏大爷把我拦住说:“都这时侯了,八成豆腐早卖光了,你去也是白废腿。”我立刻住足,去还是不去呢?处在两难之间。

八成这句方言,有时还能把人推向深不可测的境地。一日,我听见魏 大爷和老伴谈论儿子的婚事,魏大爷说:“二奎这门婚事,八成得吹。”

老伴说:“二奎这孩子咋想的,找了一个比他大9岁的女人。”

结果二奎深爱着比自己大了9岁的女人,两人如期举办了婚礼,前来贺喜的吴叔说:“很好,女大3抱金砖。”

魏家告诉外人说,二奎娶的女人只比二奎大3岁,图个吉利。

站在一旁的吴婶这时问道:“新娘属什么的呀?”

魏大爷听到这话,红着脸不做答。吴婶还是想问出究竟的样子,她望着魏大爷。“八成……八成是属猴的吧。”魏大爷回答后脸一直红到了脖根。

二奎的小日子一直过得不错,大他9岁的女人为二奎生养了一儿一女。

那时侯我问过魏大爷,我说:“魏大爷,你说过二奎的婚事八成得吹吗?”魏大爷使劲将眉毛朝上不回答。

我又去找吴叔,对他说:“吴叔你的话真准,女大3抱金砖。”吴叔使劲的想,似乎在说我说过这话吗?

然而,没人愿意和我探讨此类事情,我还是一个小孩。

今天也同样如此,自己的日子还要靠自己过,女比男大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但是,八成也不排除被别人看好,八成也不排除身体激荡着年轻男性荷尔蒙的力量,八成也不排除爱的相当狂,爱到执迷。

婚姻是真实的,爱是无私的,融入了生命,生活,情感。

等了这个女人很久了,生命中注定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