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最近怎么了?自问自答、自定义索牧个人资料,无厘头的提问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越来越荒诞。一,请看提问者的提问,满脑子的臆想。1,"如果蔡斌当国家队主教练,他会怎样用李盈莹?"。
2索牧个人资料,"李盈莹若去江苏队,蔡斌会用她打大主攻吗?"。
3索牧个人资料,"想过没有?无腕伤朱婷+能量小莹莹+胡克尔接应,下赛季这样的天女你将有怎样的期待"?
4索牧个人资料,"无腕伤朱婷+能量小莹莹+德鲁斯强力接应,这样的天津女排你期待吗?"。
5,"天津排管中心主任李姗,堪称郎平之后中国排坛第二女强人吗?"索牧个人资料。
二,提问者提问的特点。一是借题发挥。如一、二条中的提问,隐藏着无奈,借用蔡斌如果当选国家队主教练或李盈莹到江苏队,来问蔡斌会"怎样用"李?会让她打"大主攻吗"?让答题区的球迷充分发挥想象力,感觉、对比、分析一下郎平与蔡斌在使用李和李打主力(大主攻)的问题上有什么异同?
郎导用李明摆着的,蔡斌用李不清楚,原因是蔡斌还没"如果”,李盈莹也没"若去“。全都是在臆想提问,虾扯蛋,无聊,在浪费提答资源。但这两个提问不管怎么看,其动机对郎平都是不怀好意的。
二是异想天开。如三、四条中的提问,为了个联赛冠军,故弄玄虚弄了个公式:无腕伤朱婷+能量小莹莹+强力接应(胡克尔,德鲁斯,埃格鲁,博斯……),还问球迷对天津女排有怎样的期待?前提还必须是无腕伤的朱婷,有"腕伤"的朱婷绝对不要,接应位也必须是"强力接应",这两点朱云一再强调,提醒,千万别重蹈去年"朱婷腕伤轮休“的覆辙,这样津门十三冠才唾手可得,津门粉迷又可借此大张旗鼓一番。
三是脑洞大开。提问者耐人寻味的把天津排管中心主任李姗适时提出来,说李姗"堪称郎平之后中国排坛第二女强人”,或"可以和郎平媲美的又一中国排坛女强人”,并饶有兴致的定论:"如果李姗没步入仕途,以她的智慧和能力,她一定会成为郎平最合适的接班人"。好一个"和郎平媲美→堪称中国排坛女强人→如果……一定→成为郎平之后最合适的接班人"。这都是哪跟哪啊?把自己弄得像个伯乐、预言家和组织部门负责人似的。牵强附会的在硬扯,又自以为是的在定最合适的接班人,加上擅长的拔高吹捧抬举的,真是过了。可以直言不讳的说:李姗无论是作为球员、领导球队、还是当主教练都与郎平不可相提并论。
提问者好借头条提问是司空见惯的,这倒也无妨,可提问多是虚拟的臆想臆测,不是如果,就是若是,常把没有的事当有,把未来的事当现实的存在造势炒作,今天消费李盈莹、朱婷、天津队,明天消费郎平、蔡斌、李姗,后天又老调重谈上位打主力,首发搞替代,选接班人什么的,乐此不疲,一天也不愿消停。
提问者混淆视听,哗众取宠的提问作答,多无事生非,毫无根据。仔细分析起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倒显得无聊空虚,没事找事,有自娱自乐的意味,太不靠谱了。
苗阜和姜昆的人生轨迹和艺术生涯很相似,都是二十多岁时半路转行说相声,相声基本功“说学逗唱”都只会“说”,“学”也都会点,但学得四不像。此前我听过苗阜十几段相声,学习黄家驹粤语歌的那段几乎都没落下,反复出现,百说不厌。
当然也有不太一样的。姜昆年轻时就有文艺追求,但生不逢时,遇到了文革,所有农活都干过了,农工、基建、挖井、厨师,很苦很累。24岁那年机缘巧合进宣传队,和师胜杰搭档说相声,从此进入相声界,并步步高升。苗阜是铁路技校毕业,当过铁路工人,后来调到当地铁路艺术团,组织晚会舞台策划,又恰逢德云社掀起的相声热潮,走上说相声之路。
苗阜后来成立了陕西相声团体——青曲社,号称传承、代表西北相声(陕派),以张玉堂为陕派相声开山祖(确实也是),逐渐壮大。在2014年以前,苗阜很钦佩郭德纲,甚至让郭德纲在西安的徒弟到青曲社演出。
在2010年因徒弟殴打记者而被封杀、停业整顿的德云社,到了2014年却发展得更辉煌,占了相声界的半壁江山以上。身为曲协主席的姜昆,开始扶持一些年轻相声演员及社团,以保持“主流”的江湖地位。这时有相似艺术经历的苗阜进入了他的视野,2014年元宵晚会后即被吸纳为曲协会员,作为“投名状”,明确立场,苗阜从此和郭德纲闹掰了。
春晚舞台的相声节目,基本成了体制内的展示舞台,苗阜能上春晚,和曹云金、何云伟等能上春晚一个道理:加入主流。而苗阜从此也上演了一套体制内老演员玩剩下的套路:拿到相声大师一等奖、认干爹(李伯祥)、开会喊口号、说高雅相声。
当然苗阜了玩出了一些新花样,就是不断蹭德云社的WIFI,而且他也是出了名的秒发秒删微博的能手,前一秒大义凛然,第二秒就认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