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世家大族

吴蔚文:清末的陕西女首富周莹有着怎样的故事?

周莹出身陕西三原县官宦世家,祖父周梅村曾任刑部员外郎,退休经商,被称为活财神吴蔚文。周莹自小和泾阳首富吴家定亲,这个吴家也了不得,当年左宗棠平定新疆时,有饷靠胡雪岩,粮靠吴蔚文之说,这个吴蔚文就是周莹公公

吴蔚文:清末的陕西女首富周莹有着怎样的故事?

婚姻坎坷吴蔚文,家庭不幸

吴蔚文:清末的陕西女首富周莹有着怎样的故事?

17岁的周莹嫁入吴家,拜过高堂进入洞房才发现,自幼定亲的吴家小子,竟然是个病秧子,让自己嫁过来主要是冲喜,看着病歪歪的丈夫,一时无语吴蔚文。不过吴家小子也算仁义,对新娘子周莹说,我自己时日无多,你来是害你,现在我打开后门,你逃婚去吧。周莹倒没答应,只说一句,已经拜过堂,成一家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未来一起面对吧

吴蔚文:清末的陕西女首富周莹有着怎样的故事?

坦然归坦然吴蔚文,该来的还是来了

吴蔚文:清末的陕西女首富周莹有着怎样的故事?

先是公公吴蔚文出门办事,遭遇不测,撒手而去吴蔚文;而后没几年,吴家小子也病重不治,追他爹一起走了;家中没了顶梁柱,吴家宗族开始虎视眈眈……接二连三的变故,家中所有重担都压倒了周莹身上,那一年,周莹估计还没到二十岁

吴蔚文:清末的陕西女首富周莹有着怎样的故事?

接手生意,尽展手段

经过沟通,吴蔚文家一分为五,陕西境内生意归于公公四个兄弟,陕西境外的归周莹,家里没个男丁,也只能这么受欺负了

二十不到的周莹开始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而后几年,周莹先是驱逐内部硕鼠贪腐,而后大力改革。她家的店伙计除了底薪比别家高三成,还实行年终分红制,开创了全员持股先河;为了得到人才,她礼贤下士,为其置办家产,亲自做媒迎娶大户人家小姐

以人为本,让周莹获得极大收获,她们家的棉花进出从以前的3000担增长到11万担,她们家的茶叶,一年盈利过百万……

那时候有民间谚语

吴家的活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

周莹本人被称为女商圣

乐善好施,享誉世间

八国联军进京期间,慈禧避难陕西,周莹得知后赠送十万两白银,并命人连夜牵了五头奶牛,送至慈禧起居处,第二天早上,让慈禧喝上了热腾腾的牛奶,从此,慈禧周莹便以母女相称,慈禧还赐下一品诰命夫人称号……

虽然后世看来,此举有拍慈禧马屁之嫌,但放在当时,那是国难担当

对于慈禧如此,对于周遭百姓,周莹仍然是乐善好施

她们家有地1500亩,除了500亩满足自身吃喝用度,其它1000亩全部租赁给贫困人家耕种,每年只象征性收取租金,遇到灾年,不仅租金免除,还开仓放粮。她们家有一个占地五亩的粥场,常年为穷人施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周莹的基础建设做的也很溜。她投入巨资,在泾阳打深井几十余处,解决数万人喝水问题;引河灌溉,把盐碱地变成可耕种土地;立文庙开义校,为穷人家的孩子读书识字尽一份力

1908年,40岁的周莹因病故,八万余人为其送葬

她的墓志铭是这么写的

建祠、筑路、修桥、造舟、扶贫、赈饥,靡不慨任。凡属本邑,本族之义举,人无不养,欲给求俾挟奢望而来者,欢忻而去,若夫人者所谓积而能散者矣

现在的电视剧,不单单是人们消磨时光的调剂品,更是引发我们对生活思考的源泉。

吴蔚文:清末的陕西女首富周莹有着怎样的故事?

吴蔚文:清末的陕西女首富周莹有着怎样的故事?

《那年花开月正圆》是个很火的ip,我们看的不仅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哲理。

吴蔚文:清末的陕西女首富周莹有着怎样的故事?

吴蔚文:清末的陕西女首富周莹有着怎样的故事?

首先我们看到了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性。

沈星移是最可怜的,因为他有一个顺手就打有暴力倾向的的爹。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送货偷懒让别人替代,头就被沈老板按在水里差点呛死。每次出乱子,他爹不是循循善诱,而是打打打,这也使得儿子的成长速度缓慢如蜗牛。

周莹虽然出生贫寒,但是老爹带着她云游四方,社会就是最好的学校,培养了她的胆识、圆滑、坚强、敢于尝试新事物。

嫁入吴家,她积极向学。在学徒房旁听,到六椽厅取经,拿着书向吴聘请教,这些都成为往后生活最锋利的武器。

大家对洋人避之不及,她敢于上前与之交流,看到了世界地图,这为它扩展商业板块奠定了基础。吴家大院落败,她与族内的人斗智斗勇。被人诬陷不守妇道,她卷土重来调查真相。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她能走多远。

周莹耍小聪明动了用杜鹃花叶子来代替昂贵的血竭的念头,被吴家老爷骂得狗血喷头,周莹才知道“诚信“这两个字的份量。

后来,看到鸦片害人不浅,她又火烧赖以生存的50亩罂粟田。

这样的格局,使得后来吴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名声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