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墙头草】

大学生心理:大学生有心理压力吗?如果有该如何排解?

大学生是心理问题比较多的人群大学生心理。

主要是高中三年大学生心理,正值青春期(有人还喜欢加上“叛逆”两个字),心身发育不平衡,自我整统感尚未完成。

这是人一生中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但却是最压抑、最苦闷、最扭曲的一个阶段大学生心理。

大家都知道,它的起因是大学生心理:高考。

可以说,高考是人生少年最悲壮,也是最辉煌的挑战极限之役大学生心理。

当然了,战争过后满目疮痍、伤痕累累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大学一年级,是一个关键的疗伤转型时期。

从中学生思维到大学生模式,从故乡父母娇惯,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跟几个陌生的孩子同室生活,学习内容和难度也跟中学迥然不同:孩子们面临着心理适应的问题。

我在做个案咨询时,遇到的这一类问题很多。

接下来,由于内心安全感的缺失,由于远在他乡的孤独,由于中学阶段被压抑的对异性的强烈感情,很多孩子会开始自己青涩的恋爱,出现这类心理问题的孩子也很多。

还有对专业的适应,对未来生涯规划、求职就业等等的焦虑,造成另一类的心理压力。

面对以上压力,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严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有问题要早早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求助,多跟辅导员、班主任沟通。

温馨提示:一定要防微杜渐,及早防范!

三、目前有相当多的大学心理咨询室,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真正的心理辅导、心理筛查,根本没有展开,学生要自己购买书籍,在网上、线下参加各种心理减压学习、讲座、培训。

建议从积极心理学入手。

提醒:不要去参加所谓的“身心灵培训”,这种培训有很多带有邪教性质,良莠不齐,不容易分辨真伪,所以大学生不要去参加为妙。

经过高考的努力拼搏,大部分学生带着理想和希望,并满怀信心走进象牙塔。但是,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教学风格,新的学习方式等全新的大学生活,很多新生感到极度的不适应,不论是想家还是学习或者生活上的不适应,这些心理落差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映,我们需要正视这种反应,并及时进行调适。如果无视这种反映一味让它蔓延,那将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大学生有心理压力吗?如果有该如何排解?

大学生心理:大学生有心理压力吗?如果有该如何排解?

那么大学生应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早定目标: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表明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时,能够积极地纠正。大学生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分析自己身上的利弊,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大学生心理:大学生有心理压力吗?如果有该如何排解?

不要认为上了大学,就大功告成,只求考试60分;有人为了追求“中学失去的快乐″开始放纵自己,失去理想和目标,在虚度时光。这些人到了高年级才醒悟,但悔之晚矣。

大学生心理:大学生有心理压力吗?如果有该如何排解?

学会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按时按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此外,要有计划、有系统地阅读课外专业书,学会创造性地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自己的学习跟上学校的教学节奏,顺利的完成学业。

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做好,和自己的内在在一起,看到自己内在需要修复的那个自卑的,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

学会交往:大学生在交往中应学会真诚、宽容和平等待人的原则,掌握交往的技巧,学会表达,做到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我们的情绪疏导,从而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时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交往中学会真诚地赞扬和欣赏别人。如果一定要批评人,也应先表扬后批评或者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与人交谈时,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话,因为倾听本身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尊敬、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这种对他人的尊重,无形中就会满足对方自尊心的需求,赢得对方的好感,加深彼此的感情。

把握交往的尺度:人际交往上的″度″是指保持良好人际关系所需要把握的方向、深度、广度等。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交友一定要有原则,谁该深交,谁该浅交,谁该拒交,要做到心中有数。大学生交友的广度也应适当。圈子太窄,疏远了可交的益友,有碍正常交往;范围太大,必将分散自己的精力,影响学习。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以及卫生习惯,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