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是中国人对韩国人的一种蔑称棒子什么意思。好比中国人说日本人是日本鬼子一样。是一个具有歧视性的贬义词语。
棒子的由来是,韩国在日占时期,日本由于人数不够,但还是要管理东三省,所以设立很多警察局,这些警察局的警察,都是韩国人棒子什么意思。但是日本人又信不过韩国人,就不给他们分配枪支,只给每人一根警棍。韩国人由于已经国破家亡,满腔仇恨,但是又不敢冲撞日本人,所以就有很多韩国警察,那中国人来发泄,天天拿棒子(警棍)棍打中国人。所以慢慢的,东北那边人,一看到韩国警察来了,就会说棒子来了。名字也这样由来了。
「古代」有几千年,题主说的「古代」是指哪一个古代棒子什么意思?
大结论:1棒子什么意思、棍棒武器,先秦叫做「殳」或「杵」。「棓(棒)」是汉代才有的称谓,「棍」是明代才有的称谓,「棍棒」二者的区没那么严格。
2、从兵器史来看,「棍」大多数时候指纯粹的「木棍」,而「棒」可以是指「木棒」,也可以指金属武器、或者木、金相结合的武器棒子什么意思。
-------------------------------------------------
在先秦一般把「棍棒类」武器叫做「殳」或者「杵」「丈(杖)」:《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毛传:殳,长丈二而无刃。经书记载的牧野之战「血流漂杵」:
《尚书·成武》: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战国时代,出现了将木棒的一端装上金属头的「殳」:
成东. (1990). 中国古代兵器图集. 解放军出版社.彩板14
大概就是这样的效果:
战国曾侯乙墓中还出土过一种带有「刃」和「刺」的「殳」,也即文献中所记载的「锐殳」,非常类似后世的狼牙棒:
谭维四(2003),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页54
光武帝刘秀曾说:「娶妻当娶阴丽华,为官当作执金吾」,这个「执金吾」也就是
所谓的「礼殳」:
晉崔豹《古今注‧輿服》:「漢朝執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銅為之,黃金塗兩末,謂為金吾。」
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所见的汉人持「金吾」:
刘旭. (1986). 中国古代兵器图册 . 书目文献出版社.页8
但是,汉代并没有「棒」这个字,汉代称「棓、梲、杖」都可以。
《说文》中「棓、梲」互训,可见二者是同一种东西不同的称谓:
《说文》:梲,棓也。《说文》:棓,梲也根据汉代的文献记载,「梲(棓)」就是一种「三尺短棒」:
引自:《故训汇纂》,第1112页
西汉的出土文物还出土过这种「铜棓」:
赵赟. (2011).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兵器. 文物鉴定与鉴赏(4), 76-85.
三国时代棍棒武器叫做「白棓」,「棒」其实可以说是「棓」的俗字,或者说异体字。「棒」字始见于魏晋时代。
引自: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第1310页
宋代的《武经总要》上有「七种棒」:
刘旭. (1986). 中国古代兵器图册 . 书目文献出版社.页9
这些武器都是叫「棒」:
「棍」字东汉的《说文》都没有收录,但是从颜师古注汉书来看,汉代的「棍」是「捆束」的意思:
《漢書‧揚雄傳上》:「棍申椒與菌桂兮,赴江湖而漚之。」顏師古注:「棍,大束也。」明代开始「棍」字才是指「棍棒」武器:
戚继光练兵曾编印过「棍法口诀」:
引自:干戈春秋——中国古兵器科技史话,页12-14-------------------------------------
综上所述:
我参考十几种兵器史的专著,都没有提到「棍、棒」有区别,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棍、棒」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
不论文献,还是兵器,对「棍、棒」的区别都不是很严格,并不能说「长为棍,短为棒」。
但是,对古今的棍棒兵器做一个归纳可以看出,大多数时候「棍」是纯粹的木制打击钝器,「棒」可以有金属材质,也可以有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