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我国除了南部沿海的热带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之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气候都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冬季是一个地区一年中白昼较短寒潮的危害、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在气象学上我国一般12月、1月和2月是冬季季节。在冬季时,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大气活动中心就是“亚洲高压”,也可以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高压中心的位置就位于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地区。
在冬季节寒潮的危害,近地面空气就会从亚洲高压向四周辐散流出,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我国位于亚洲高压的南部及东南部地区,所以当来自亚洲高压的冷空气到达我国时基本上为西北风,也就是我们冬季盛行的“西北季风”。在冬季时我国从北至南基本上被西北季风控制,实际上从秋季开始到第二年的春季季节,西北季风对于我国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当然,西北季风也不是持续不断的影响我国,对于西北季风我们通常称为“冷空气”。
在冬季时冷空气往往也有一定的酝酿过程,集聚力量,然后一次一次的从北至南影响我国,每次冷空气入侵都会产生几天或者一周左右的影响,如果冷空气连续的南下,也有可能形成数周的恶劣天气。每当强冷空气入侵我国,如果在24小时之内气温下降了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就可以称为一次“寒潮”入侵,寒潮通常会带来大风寒潮的危害、降温和雨雪天气,并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形成灾害。你觉得我国什么季节的“寒潮”威力最大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应该是冷空气势力最强的冬季,此时亚洲高压势力最强,输出的冷空气势力强大,形成的寒潮威力也最大。
但是,是不是我国冬季的寒潮造成的危害最大呢?这就不一定了,寒潮作为一种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的影响是其主要的影响,而冬季时节农作物要么在休眠中,要么农业活动已基本暂停,所以冬季的寒潮对于农业影响相对较小寒潮的危害。反而是农作物刚发芽的春季季节以及农作物都成熟的秋季季节,此时如果有寒潮入侵,对于农作物的冻害较为严重,危害较大。比如,现在就是初春时节,这两天就有寒潮从北至南影响我国,请大家做好防御准备,减轻灾害。
人们通常所说的“倒春寒”是指在初春的时候,天气气温回升的比较快,而突然遇到较强冷空气的侵袭,使气温猛然的下降到10度以下,甚至出现雨雪天气,这是一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那么这种天气会给小麦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学习寒潮的危害。
倒春寒对小麦的影响
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气温升高,小麦己开始返青生长,加上去年的暧冬天气,很多小麦普遍出现了冬季的旺长现象,部分麦田己开始起身生长阶段,这时出现倒春寒会使刚刚生长的小麦产生冻害,冻害稍轻的小麦叶片会因受冻发黄,特别是有拔节现象的小麦影响就更大了,如果温度下降过低使小麦基部内的幼穗受冻以后,小麦到抽穗后而产生白穗不能开花授粉,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在寒潮来垄之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倒春寒对小麦的影响?
小麦预防倒春寒的有效措施
为减少倒春寒对小麦的冻害影响,在寒潮到来之前可用磷酸二氢钾50g+芸苔素内酯10g+红糖(或葡萄糖)100g兑水15kg,对小麦进行喷施一遍,每亩用两桶水也就是30kg即可;也可以用腐殖酸液肥50g+芸苔素内酯10g+红糖100g,或氨基酸液肥50g+芸苔素内酯10g+红糖100g兑水15kg,进行叶面喷施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如果倒春寒来临之前未能按以上措施进行预防,在寒潮天气过后气温回升稳定时,按上面介绍的用药配方及时喷施小麦,也能让小麦迅速生长,减少冻害给小麦带来的影响,这些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