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光熙整容?简单说是坏透了,作恶多端,无恶不作。他一个人坏就算了,而把整个金堂县的名声搞臭了,在别人眼里,金堂县就是“匪县”,金堂人就是“金堂帮”,好像金堂人都成了土匪。外人不敢与金堂人打交道,避之唯恐不及,可见这个人坏到何种程度,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赖金廷就是那粒老鼠屎!

光熙整容:民国时期四川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

光熙整容:民国时期四川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

光熙整容:民国时期四川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

赖金廷光熙整容,字国英,1877年生,金堂县红瓦店人。他的亲哥们中,赖熙和赖合山也是土匪。他父亲死后,由叔父赖开太引上土匪路,后来由叔伯姐夫彭执其栽培,成了一个有200人的大股匪。这伙人坏事干绝,心狠手辣,残忍歹毒。

光熙整容:民国时期四川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

1光熙整容、“拉肥猪”“抱童子”所谓“拉肥猪”,就是绑架大人,“抱童子”就是绑架儿童。一次,他们在廖家场红梁子将李景堂等4人绑走,家中值钱的东西都给抢光了,把人关了40多天,勒索赎金1400大洋。“抱童子”要价更高,赎不起的人家只能放弃孩子。这伙土匪心狠手辣,凡是被绑票的,赎金分文不能少,否则别想把人赎回,直到关押至死,领尸都得交钱,毫无人性可言。

这伙土匪胆大妄为,还敢截击各路军阀的溃散官兵,收缴了400多枪光熙整容。一次遇到一支溃退下来的官军,想截获这支部队的枪支,没想到溃军余勇,土匪反而陷入重围,差点被溃军消灭。后来援救的土匪赶到,才挽回败局,缴获了百余支枪。

2光熙整容、兵匪勾结,公开抢劫赖金廷的队伍壮大以后,又与黄笨、肖德渊、余耀山、刘惠安、罗春山等各路匪首相互勾结,随后扩大到川西、川北、川南30余县,与各地匪首联盟结拜,称兄道弟,互相支援,沆瀣一气。赖金廷的势力越做越大,金堂驻防的旅长杨秀春也笼络他,杨秀春旅的团长许达权,成了赖金廷的拜把子兄弟。兵匪勾结,赖金廷一伙啸聚金堂,成为滋扰川西的巨大匪帮。

随着赖金廷股匪的做大,对小打小闹的打家劫舍已不满足,开始洗劫场镇,他们在云绣、三水关、唐家寺、新店子、石板滩、龙潭寺、赵家渡等场镇等地洗劫,对广汉、新都等县城也蠢蠢欲动。1922年2月的一天夜晚,他们在赵镇洗劫了巫家绸锻铺,店内财物被抢劫一空,巫家铺子元气大伤,关闭了多年。

又一次,赖金廷股匪洗劫云锈场时,正赶上集市,匪徒们乔装军队,大摇大摆地开进场内,插上军旗,宣布戒严,见人就搜,见货就抢,被抢的人既不敢怒,又不敢言,没有人惹得起土匪。

3、报复泄愤,杀人放火赖金廷股匪在抢劫中,只要遇到阻击,就要进行报复,杀人放火,毫不留情,受害的常常是无辜的百姓。1925年,赖金廷股匪里头目徐宗顺率众洗劫赵镇。入夜前,先派人到杨家茶铺放火,以趁机抢劫。因被看家护院的发觉未能得逞,到半夜时,徐宗顺又率领匪徒前往,路经冯家柑子园,遇见一伙看家护院的人在打牌,乘其不备,将这些人击毙,只一人装死逃脱。不料,匪徒在清平街又遇上一些看家护院的,徐宗顺一气之下,放火烧了两家民房,又到蓖子市 一带烧毁很多民房,一夜之间,这一带成了一片废墟,无辜百姓,祸从天降。

4、摇身一变,土匪成了副团长1926年,杨秀春委命他的团长许达权做金堂县县长,与土匪赖金廷、罗春山等成立“联合团”,赖金廷成了副团长,划定了各自的辖区,各辖区赋税,各收各用,赖金廷有了名分,办起了兵工厂,设立了监狱,建了阅兵台,设立了各种名目的税收,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有的税预征到1973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恶贯满盈终有报。1930年3月底,赖金廷在杨秀春的剿匪中被击毙,结束了罪恶的一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件事发生在西晋第二个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时期,起因是西晋皇族内部皇太后与皇后,皇后与太子,诸侯与诸侯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斗争,继而扩大到彼此之间相互厮杀。从公元291年开始,到公元306年结束,历时长达16年之久。先后有八个诸侯王,为参与争夺中央政治权力,发展到相互攻杀的政治斗争事件,史称“八王之乱”。

光熙整容:民国时期四川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

光熙整容:民国时期四川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事件之一,事件让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八王之乱”虽然爆发在晋惠帝时期,但是,祸根却是在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埋下的。公元265年,司马炎分封27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晋武帝死后,晋惠帝无能力治理朝政、皇后贾南风弄权干政引发爆的八王争权夺利的斗争。

光熙整容:民国时期四川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

晋朝建立后,晋武帝认为:曹魏政权之所以被司马氏篡夺,是因为曹氏不分封诸侯王、皇室缺乏屏障造成的。公元265年,在将军杨珧的建议下,大封皇族27人为王,分封其他异姓功臣为公、侯。这些王侯有自己的封地,不少王、侯还兼任地方及军队官职,他们拥有地方行政权和一定的军权。时间一长,这些王、侯慢慢就掌握了国家部分军政大权。异姓公侯中尤以杨骏、贾允权势最大。他们先后都封为车骑将军,各有党羽。杨骏是司马炎的岳父,贾允是司马炎的亲家(司马炎儿子晋惠帝的岳父)。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因晋惠帝是个白痴,也就是历史上说过“青蛙为官叫,还是为私叫”、“无粮何不食肉糜”这话的那个家伙儿。司马炎遗诏汝南王司马亮与外戚杨骏共同辅佐晋惠帝。没想到,皇太后杨芷贪心独大,擅改诏书,由其父杨骏独揽朝政。哪知道,皇后贾南风也不个是省油的灯,291年,贾南风挟持晋惠帝,矫旨楚王司马玮带兵,包围京城,杀死杨骏及其党羽,逼迫杨太后自杀。

光熙整容:民国时期四川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

光熙整容:民国时期四川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

汝南王司马亮入朝和元老卫瓘辅政,司马玮自持有功,互不买账。贾后利用矛盾,故伎重演,下旨让司马玮杀了司马亮。然后,又以“矫旨”(伪造诏书)的罪名杀了司马玮。杨氏集团、司马亮集团、司马玮集团就此先后覆灭。贾后大收党羽,以“辅佐”司马衷为名,专断朝政近九年,那个晋惠帝不过是个白痴、傀儡。一切由贾后说了算。公元299年,贾后与太子司马遹(yù 非贾后所生)发生矛盾。太子因不满贾后专横跋扈,渐露不满。引起贾后妒恨,她捏造一个罪名,想杀掉司马遹,在众大臣和司马家族的求情下被废。太子无故被废,当然引起众大臣和司马家族的不满,公元300年,他们与京城拥有兵权的赵王司马伦密谋:废掉贾后,复立太子,司马伦答应了。由于这个司马伦以前与贾后素来相善,害怕复立太子于己不利。所以,一个劲儿的唆使贾后毒死了太子。再后,借口为太子复仇,领兵入宫,废掉了贾后,捕杀了贾后党羽。第二年,司马伦干脆废掉白痴皇帝司马衷,自立为“皇帝”。

光熙整容:民国时期四川金堂县恶匪赖金廷,当年到底有多坏?

他这样做,司马家族当然不满意了。齐王司马冏联合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起兵,与司马伦在洛阳附近打了两个多月,双方死亡人数近十万人,赵王伦兵败被杀。司马伦的亲信将领王舆在京城内起兵反伦,迎惠帝复位。司马冏入京辅政,掌握了朝廷大权。司马冏入朝辅政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久专朝廷大权,把本来可以立为皇太弟的司马颖和长沙王司马乂(yì)撂在一边。改立晋惠帝的弟弟清河王司马遐的儿子、年仅8岁的司马覃为太子。这一来,不但导致司马颖与司马冏关系的破裂,而且也引起了司马乂等人的不满。司马颙出兵进攻洛阳,军抵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在洛阳的司马乂也举兵讨冏,双方军队在京城展开激战。一时间,飞矢如雨,火光冲天,混战了3天3夜,司马冏兵败被司马乂所杀,长沙王司马乂掌握了政权。

公元303年秋,河间王司马颙派大将张方率领精兵7万,联合成都王司马颖的20多万大军,借口司马乂“论功不均”对京城发动进攻。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洛阳危在旦夕。这时城内的统治集团开始分裂,公元304年正月,东海王司马越勾结部分禁军。拘禁司马乂,向外兵求和,并把司马乂交给张方,用火活活烤死了。司马颖进入洛阳,虽然当了丞相,但他仍然回到自己的封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遥执朝政。成都王司马颖在邺城遥执朝政期间,政治腐败,比以前司马冏、司马乂执政时还要坏。

东海王马越统率洛阳禁军,号称拥戴惠帝,讨伐司马颖。结果在汤阴(今河南汤阴)战败,惠帝被俘至邺城。司马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北)。河间王司马颙则命部将张方率兵占领了洛阳。成都王司马颖挟惠帝逃至长安。公元305年夏,东海王司马越在山东再次起兵,向西进攻关中。次年攻进长安。司马颙和司马颖败走,后相继被杀。司马越迎惠帝回到洛阳,随后把惠帝毒死,另立惠帝的弟弟豫章王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晋朝大权便落入司马越手中。至此,“八王之乱”才告结束。

“八王之乱”是西晋士族势力恶性发展的产物。本来三国归晋,是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好时机。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社会就出现一些繁荣景象。但因为司马炎藩王分封种下的“恶因”,在杨芷、贾南风等推波助澜下“生根发芽”,并且长大、开花,最后结出了“八王之乱”这样的“苦果”。本来,整个西晋才不过52年时间,“八王之乱”就占了16年(约三成),可惜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