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乐队这部电影我是真心喜欢看汪半壁,我儿子14岁也真的很喜欢看,但票房不高我真的是无法理解,有人说你没组个乐队你无法理解,我想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吧,还记得组乐队那会,真的是很艰辛,虽然现在乐队不再了,但对乐队热爱的那种情节还是存在的,

汪半壁:《缝纫机乐队》邀请了这么多摇滚人,为何没有汪峰?

很喜欢大鹏式的幽默汪半壁,可能我也是东北人,而且通化这个地方离集安又不远,没有理由不喜欢家乡人,乔杉也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出彩的地方也很多,

汪半壁:《缝纫机乐队》邀请了这么多摇滚人,为何没有汪峰?

汪半壁:《缝纫机乐队》邀请了这么多摇滚人,为何没有汪峰?

最爱里面的几首歌汪半壁,都选C,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塑料袋,都是很好听的歌曲,可能自己组过乐队的缘故,对这些歌曲都很有感情,有些歌曲还会触碰到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像不再犹豫,

汪半壁:《缝纫机乐队》邀请了这么多摇滚人,为何没有汪峰?

大鹏在电影里面请来了中国摇滚乐大部分乐手,却没有看到汪,我想汪必镜现在很忙的,可能档期的原因或真的没有时间也说不准,但看到这些老的摇滚乐老手们,我真的是泪流满面呀!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是觉得真的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汪半壁。

我是觉得大鹏完全可以组建一个真正存在的摇滚乐队汪半壁,就比如说缝纫机乐队他是真实存在的,电影拍完之后,乐队可以独立起来,发行自己的专辑,做自己的小型演唱会呀,参加各种综艺节目呀,这样自己的电影也会被人永远的记住,也推红了一个乐队,这样多好呀。这只是个人的看法,希望大鹏的下次电影会更好。

这种说法正确。

汪半壁:《缝纫机乐队》邀请了这么多摇滚人,为何没有汪峰?

我们用三国演义来类比现在的国际关系,以美国国力之强,占得天时,是为天下州郡九得其六的曹魏;至于中、俄,则分别对应在吴国、蜀汉两个角色。吴蜀联盟对抗魏国的态势也基本能够解释现如今的国际政治局势。

汪半壁:《缝纫机乐队》邀请了这么多摇滚人,为何没有汪峰?

美国曾经在1945年时独步武林,号令天下。在1990年代更进一步,达到了霸权的顶峰。

汪半壁:《缝纫机乐队》邀请了这么多摇滚人,为何没有汪峰?

从始至终,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从来没有少于世界半壁的规模,这包括了美国能够施加影响的国土面积、经济总量、军事实力等各个方面。

汪半壁:《缝纫机乐队》邀请了这么多摇滚人,为何没有汪峰?

汪半壁:《缝纫机乐队》邀请了这么多摇滚人,为何没有汪峰?

(美国总统特朗普)

世界经济运行的规则是美国制定的,美国占据着利益链的最高层,这从美国在全球化的制造业中所掌控的工业种类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为了维护这样的经济格局,美国从建国开始,就不遗余力地推行他们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民主价值观。

在冷战时期,由于与苏联对峙,美国还不敢滥用武力,实行了和平演变。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在苏东剧变中获得胜利。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开始为所欲为。和平演变虽然取得了效力,但是来的太慢,不如用强大武力强推民主来的快捷。因此,在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罗纳尼亚、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等国,美国不管不顾地推进着这些国家所谓的民主进程。关键时刻美国甚至不惜赤膊上阵,推行炸弹民主。

(美国国内反越战集会)

美国不惜大费周章地推进世界民主,究竟意欲何为?

美国人认为他们有着天选之命,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大同吗?

美国本质上是一个商业联合体,资本是美国政治的本源,为资本服务是美国政府的“天职”。因此,一个金融帝国主义的美国宣称要用民主解放全人类的口号,听听就罢了。

美国推行世界民主价值观的用意,目的是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亲美国家的联盟,孤立和颠覆反美国家。通过“民主陷阱”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局面打破,以使其陷入社会分裂、族群对立、派别对立,降低族群的凝聚力和国家影响力。

为什么美国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呢?

由于纷争不断,政府软弱无力,执政者为了连任无限制讨好选票,反对党“为反对而反对”,政客们为夺权而缠斗不休。这样的国家缺少前瞻性,只能从事“短期行为”,不会对美国的霸权构成挑战。相反,美国可以利用这些分歧介入争端,控制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

至于所谓民主国家选出来的反美倾向的政府,比如查韦斯,即使是通过民主选举上来的,也不会得到美国的承认。2006年巴勒斯坦立法机构选举,哈马斯胜选,结果却被美国宣布为“恐怖组织”。

(巴勒斯坦人对哈马斯武装人员)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阿富汗。

地面战斗很快就结束了,然而民主却迟迟难以建立起来。阿富汗的“民主选择”是在枪口下进行的,除了美国支持的人选根本不可能选出其他人。“阿拉伯之春”事件中,美国的态度从茫然犹疑到见风使舵,从摇旗呐喊到大打出手,都表明了美国的推行的民主是以“亲美”、“反美”为唯一标准的。

可见,美国对民主的双重标准:一切以是否服从美国利益为标准,民主其实是第二位的,美国却将自己包装成为民主使者,为拯救而来。

民主政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每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只有内生型的民主制度才有生命力,外部强加的民主往往“水土不服”。

美国所推行过的民主的地区,基本都形成政党林立、政局动荡、社会分裂、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增大等各种社会问题,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福祉。

这样的劣质民主,就是美国千方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西方的贵族民主制度由来已久)

美国之所以这么做,自然也是无利不起早。

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资本需要在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以攫取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输出高端商品和服务。

因此美国从来都是把西式民主制度与自由市场经济来捆绑输出的,如“有民主就有面包”。

当然,完全崩溃和失败的国家也不符合资本的需要。只有那些内部纷乱不已,软弱涣散,但又不至于彻底崩溃的国家,才符合美国的利益。

所以,将这些国家通过所谓民主的选举变成亲美政府、变成美国产品的倾销地、变成美国工业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基地,才是美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在全世界推行美式民主的根本动机。

(美国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70年来推行民主,他们都得到了什么?答案是几乎整个世界。

他们得到了市场,得到了原材料,得到了政治支持。

美国是新帝国主义,他们对世界掌控并不通过直接控制土地,而是通过经济手段。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民主,包括在俄罗斯实行的“休克疗法”,都是将美国的影响力扩大的标志。

虽然欧洲的传统大国逐渐貌合神离,但是美国依然能够掌控他们,这中间除了有驻军的因素外,还有美国占据了世界工业的顶端的原因。

在战后执行美式民主的国家,不管是欧洲、亚洲,还是非洲、拉丁美洲,其内政和经济,多数都被掌握在美国的手中。

美国动辄使用经济制裁大棒,即是要告诫这些国家:别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美国以庞大的军事力量和强大的经济能力,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韧性和耐力,美国在全球获得了远比冷战时期更多的盟友和势力范围,半壁江山之说完全可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