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现在已经辞去蒙牛董事长的职务,专注于公益事业,比较原来低调多了,所以这几年几乎没有消息牛根生近况。

牛根生近况:牛根生最近发展的怎么样了?

牛根生近况:牛根生最近发展的怎么样了?

牛根生近况:牛根生最近发展的怎么样了?

牛根生近况:牛根生最近发展的怎么样了?

牛根生近况:牛根生最近发展的怎么样了?

在牛根生风光无限时牛根生近况,高调宣布信奉“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他领导的蒙牛与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结成命运共同体,被人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一段流传甚广的民谣是:“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牛根生近况;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

牛根生因为辉煌的业绩,和高调的言论,成了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回忆牛根生的经历牛根生近况:1978年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1983年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厂长,1992年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1999年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迄今为止 牛根生获得的荣誉有: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2003年中国企业新领袖;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4年“中国策划最高奖”等牛根生近况。

2011年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一职,今后将主要投入慈善工作。

说到牛根生,你可能是个小白,表示不食人间烟火。那么说到蒙牛,小时候喝过奶你都知道,宇航员当时也喝那个奶。再说到超级女声,你总该记得酸酸乳吧。说到特仑苏,相信那句“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早已深深留在了我们的头脑中。

但是一旦说到三聚氰胺,你马上可能就想破口大骂....我知道,负面评论一定会很多。

大家也应该知道,牛根生之前是在伊利里面做了一段时间的,1983年做起从基层一直做到生产经营副总裁,1999年离开,创建了蒙牛。那会儿他都已经41岁了,依然有自己的梦想。

蒙牛创立之初,据说注册资本也只有100万,当时乳业老大就是伊利,而蒙牛全国排名也在一千名以后,那么他是如何在后来短短八年不断超越对手的呢?甚至叫嚣老大的呢?

100万的注册资本是他们夫妻二人依靠卖伊利股票挣得钱,但是一百万如何把公司品牌推广出去呢?又从哪里获得奶源呢?

聪明的牛根生与内蒙古的政府谈判,说我们要在这里建一个奶牛厂,政府当然高兴了,那时全国百姓也不是很有钱,既然你能为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带来希望,那自然是好事,土地免费给你使用,银行蜂拥而入,最终谈判,选择了利息最低的中国银行贷款。场地就这样有了,开始寻找奶源。

那时的伊利几乎掌握了所有的渠道,唯独乡下农村的渠道没有进入,于是牛根生又想了一招,让几百万的农民帮忙养牛,你从我这儿进良种奶牛,每个月到我这儿的收奶厂挤奶,年底我还给大家分红,老百姓这样一想,好啊,光养牛就能致富,何乐而不为呢。收奶厂也不用自己做,打个广告招商,马上就有人跑来投资,毕竟挣钱的事谁不愿意做呢。

有了奶源,也有了造奶厂,加上之前牛根生在伊利为人处世很好,也挖走了一批技术骨干,还有部分伊利的老部下也来找到牛根生,纷纷加入蒙牛,当时他劝他们不要“弃明投暗”呢,毕竟他也不敢保证蒙牛有个光明的未来,但是要怎样才能留的住这些人呢?

如果你去内蒙古参观你会发现蒙牛的员工都有一套大房子,也有车子,这些都哪里来的呢?原来蒙牛为了留住他的员工,会提前给员工买好房子和车子,提前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你得在我这儿上班还贷款,相当于员工已经用了未来二十年的工资买了房和车,现在就是老老实实的在蒙牛里面上班,这又是一妙招。

但是员工的房子其实都是政府给买的,因为蒙牛建厂之初就已经得到了大片的土地,而且是免费的,因此又省下了不少钱。

问题就在品牌如何推广出去,那会儿大家只知道伊利,不知道蒙牛,于是牛根生又想了一妙招。用伊利的势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毕竟伊利统治了市场,蒙牛也只能夹缝中求得生存,于是在1999年4月1日早晨的呼和浩特主要路口的300块广告牌全部写着赞扬伊利的广告“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蒙牛就成了人们的热衷话题,人们就记住了蒙牛,也就知道了蒙牛原来排行老二,这不像奥运会,人们只会记得金牌得主第一名,很少记得亚军第二名。这个广告表面上是在表扬伊利,其实那谦虚态度让更多人认可的是蒙牛,也因为随后的48块广告牌被砸的面目全非,让坏事变成了好事,又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蒙牛再一次给人们留下了“神秘而又美丽的面纱”。

在2003年,举国上下难忘的一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神五宇航员杨利伟用着右手打招呼的广告“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的航天专用牛奶广告铺天盖地出现在各大城市,孩子他爸他妈也希望孩子以后能上太空,这一次,蒙牛又成功火了。

随着2004年的“超级女声”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的口号,据说当时湖南卫视的收视率打破33%,为此 遭到封杀,但是这一次的酸酸乳也出现在了全国各地的大型超市,小卖部里面,于是2005年蒙牛成功超越伊利,成为乳业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的全国第一。

正如颁奖所说的“他虽然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他说说过的最经典的就是那四句话“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后来随着“毒奶粉”事件发酵,由最初的三鹿奶粉印入人们视线,后来检查发现一百多家企业都在使用,谁也逃不了干系,正如他所说的“无知等于犯罪”,在这种轩然大波之下不可能跟大家说不知道这回事。

随着一个尴尬的国标出现了,就是蛋白含量要达到多少多少才算的上是国际标准,因此当时各大企业为了与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也是由于生产过剩,奶源开始供应不足,(原奶收购价长期不涨,草是越来越少,消费水平也在增高,更尴尬的是检测越来越严格)很多地方的奶牛出现乳头挤压坏了的现象(那时的奶牛是大家散养的,毕竟蒙牛的奶源就有几百万头奶牛,农民只是每个月定时把奶牛赶到挤奶厂挤奶,挤完后就赶回去吃草),开始给奶牛打针,为了达到那个代表标准,奶农也不愿放弃以前跟政府贷款养的牛而喂养国外的奶牛,但是饲料价格也是飞涨,牛不吃饲料产的奶就少,算是被逼的吧,加上检测也不是很严格,聪明人反正不少,就有了害人的三聚氰胺,名字也叫做蛋白精,自然可以很好的伪装到牛奶里躲过蛋白含量的检测,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个害人的添加剂(本是装饰用的材料),最终导致了“三聚氰胺事件”。

对了,还有一件事,就是奶牛当时一头奶牛价值一万,由于部分地区爆发了口蹄疫,很多奶牛厂的奶牛都吃了枪子,因此一段时间很多人都不敢养牛,怕把整个家都给毁了,也或许正是因为这样,黑心的人越来越多,记得上次新闻里那个商贩说的,“只要不吃死人都没事”,又有谁不想发大财,全部按照国家的标准来呢,但成功的又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