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健康毕福剑现状!

毕福剑现状:60岁退休了,不想运动锻炼,只愿宅家看电视,这样能健康吗?

我以例子为证。1毕福剑现状、老刘。

我认识的一个小区老人毕福剑现状,姓刘,前年躺在床上动不了了,63岁。

老刘,从50岁起就开始锻炼,听他说是因为有人给他建议:健康在于运动毕福剑现状。

于是毕福剑现状,老刘无论刮风下雨,以跑步登山为主,太极跳绳为辅。

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起床,先来个慢跑2000米热热身,再来个10000米中长跑,随后1000多米的南山快速封顶。

做完这些还不到6点,天还蒙蒙亮,到公园的大香樟树下开始打太极,一套打完,开始跳绳,一般要跳两三千个。

老刘面色红润,皮肤紧凑,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年轻许多。他也很自豪,运动带来的变化让他沾沾自喜。

60岁的年龄,30岁的身体,羡慕吧!老刘成了小区的名人,有好几个粉丝跟着他锻炼,只可惜能坚持下来的一个都没有,吃不了那份苦。

可就是这样的“硬老汉”却倒在了63岁,没有大病,但因肌肉韧带劳损严重,无法长时间站立。

老刘的现状让曾跟着他一起锻炼身体的大吃一惊,庆幸没有坚持下去,躲过一劫。

2、我小爷。

小爷是我爷爷的最小堂弟,天生的好吃懒做,能不干活能少干活是他最愿意的事。

也奇怪,总是躺着的小爷身体不胖,也没啥病,皮肤跟大姑娘似的细腻白嫩。

用手无缚鸡之力来形容他一点不为过,由于太懒,30多岁就离了婚,他也不愿再娶,单身到85岁仙去。

小爷的不好动也是出了名的,退休前经常请病假,退休后更是师出有名了,我都退休了还不能赖在家里吗?这是他的口头禅。

小爷的家,除了睡觉的床周边是干净的,哦,还有厨房的部分和厕所的部分,也是干净的,其他地方都被灰尘铺满了,他也不管,反正那些地方他也不去。

买一次菜能吃十天半月,一菜一饭,菜是最简单的炖菜,荤素都有,且都是大块,他懒的切片切丝。

除了年三十,他会做几个大菜慰劳自己一年的辛苦,其余时间能吃饱就行。

他不运动不喜欢串门,连亲戚走动都很少,除非是大日子,婚嫁丧娶啥的。

床前就是一台电视机,吃了躺,躺下看电视,看累了就眯会,眯醒了继续看电视,其他的活动几乎全无。

可就是这样的懒人,却连感冒都少有,临终前,他倒很勤快了几天。喊我过去帮着写遗嘱,安排后事。

小爷是笑着走的,笑的很魔性。

我的结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生命在于运动这不假,但不做饭也不代表就不健康了。

也许医学很难去解释,比如有的人不吸烟却得了肺病,有的人又是抽烟喝酒却长命百岁。

适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是“阅尽人间冷暖”,谢谢你倾听我的诉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同学聚会,体制内的人很少参加,这是正常现象。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初中同学聚会,发生了两件很不开心、极不愉快的事,从那开始,我就发誓,绝不轻易参加任何形式的聚会。

2016年春节前两天, 那时我还在我们市直部门当办公室主任。临近春节,我请了几天年假提前回家过年。刚回到家,就接到一个同村的初中同学电话,说他们几个人商量计划大年初三在县城组织初中同学聚会。对于这种聚会,我是比较忌讳的。所以,一开始我是想尽各种办法推辞。这同学和我关系比较好,就一直解释,说初中毕业20来年,一直没有组织过聚会,届时还会请几个初中老师参加。我一听,有初中老师参加,其中也有对我比较关照的班主任。于是我答应下来参加这次聚会。同学又对我说,你是我们初中同学唯一一个在市直“当官”的同学,你来当这个筹备组主任吧。对于这个提议,我立即给予拒绝,筹备组成员也不行。但是我提议,聚会从大年初三中午饭开始,晚上7点半吃完晚饭结束,除去老师外,所有人都AA制。同学说,他们原来是计划晚上去KTV唱歌喝酒的。我说,大年初四我要回市里值班,晚上的活动就不参加了。随后,同学又打电话给我,说征求了几个老师和同学的电话,女同学喝酒也少,AA制的费用就是午饭和晚饭,每人先缴纳130元。

大年初三11点,午饭过后,大家在饭店里聊天打牌。一个连名字我都记不起来的同学对我说,请我帮他一个忙。原来,他家正在修建的新房,没有得到镇政府的批准,要被政府强行拆除,负责拆除的副镇长刚好是我在乡镇工作时的老同事。我离开乡镇5年了,从来没有因为私事找过镇里的老同事。但同学既然开口,也不想驳他面。于是就打电话向老同事副镇长了解情况。老同事副镇长说,他家前几年已经修了新的住宅,面积还很大,这次又是新建,肯定违规了,肯定是要依法依规被拆除的。我当场对同学作了解释,他脸色铁青走开了。

晚饭时,新来了一个同学参加,据说是个玩社会的。由于我中午喝得比较多,我就对大家说,我酒量有限,晚上我就少喝点,明天一早还要开车回市里值班,请大家多多包涵。几位老师也为我求了情。虽然说是少喝,其实也喝了不少,但是没醉。就在聚会快结束时,这个新来的同学大声说,今天晚上谁喝得最少,晚上就请大家去KTV唱歌。大家一致看着我,我毫无准备地看着大家说,明早真有事,我就不去了,大家都喝得比较多,还是早一点回家休息吧。这个同学不依不饶说,那你发个大红包给我们。面对这样的场合,有时真的很难辩解,于是我发了一个200块的红包在同学群里。晚饭结束后,我就打滴滴回家了。然而,剩下的大概10个同学又去了KTV唱歌喝酒。

说到这里,大家以为结束了,其实事情才刚刚开始。当天晚上回到家后,我就直接睡觉了。第二天一早我刚准备开车返回市里,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昨晚去KTV唱歌喝酒的一个同学喝醉酒骑摩托车出车祸,当场死亡。说实在的,当时吓得两腿发软,幸好我没有参加他们的活动。微信群里的聚会公告,也在我的提议下,取消了了KTV活动,还要求大家自身安全自负。后来,公安局询问了这次聚会的筹备组所有成员,查看微信群公告内容。最后的法院的判决是:参加KTV活动的另外9名同学,每人赔偿死者5万元。

这次聚会引来的事情还没有结束。找我说情不要拆除他新建住宅的同学,拿2万元现金送给母亲,要我母亲转达他的愿望,我母亲怎么推脱都不行。拿到这2万元,我母亲立马打电话跟我说。我立即打电话给这位同学说,我妈会当着你家人的面把钱返还你,你以后不要做这种事了,违规建筑的事,我真的帮不了你。我打的电话,也录了音,留作洗清自己的证据。后来,这位同学的违规建筑,还是被拆除了。

参加一次聚会,发生了两件差一点使自己身陷囹圄的事情。教训极为深刻,从那次聚会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只要有10人以上参加的同学聚会,无论是初中同学、高中同学,还是大学同学,都一律不参加。体制内编制人员,为什么不愿意参加这些同学聚会,主要原因是毕业多年,大家各方面的认知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层次、文明素养、个人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比较大,加之同学之间见多年未曾见面,大家相互不太了解,即使坐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特别是作风改进越来越深入,管理越来越严格的今天,编制人员不参加同学聚会,主要有五个顾忌。

第一个顾忌:怕引火烧身。就像我经历的事情一样。参加聚会,难免要斛光交错、推杯换盏,有些身体不好的人,或者嗜酒如命的人难免会喝多了、喝醉了,甚至有些人还会斗酒。喝醉的出了事故,参加人员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

第二个顾忌:怕请托办事。编制人员,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和人脉关系相对要多一些。参加同学聚会,一听说你是某某局的,难免会请托你帮忙办一些事。这些事是合法合规的还好办,关键是很多请托的事都是违法违规的,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帮忙呢,违法违规。不帮呢,肯定会招来一些道德绑架。

第三个顾忌:怕误入歧途。参加聚会的同学,素质层次不齐,大学以上同学还好一些,高中以下的都是三教九流,什么行业的人都有。特别是一些混社会上的同学,聚会结束后,可能带你去KTV、去美容院、洗脚店等,顺便找个人陪陪你,一不小心就误入歧途,被公安逮个正着。这方面出事的人,还真不少,我们市直单位就有2个被抓现行,最后被开除了。

第四个顾忌:怕违反规定。现在,公务员管理比较严格,出台了不少规定措施。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要求更加严格。一般不允许参加各种形式的同学会,也不允许接受相关同学的请吃安排。所以,有一定级别、比较自律的公务员,对参加任何形式的同学聚会,都是比较忌讳的,也是从心里比较抵触的。

第五个顾忌:怕被耍套路。现在的人,都比较精明。耍起手段、玩起套路来,部分公务员根本不是这些同学的对手。特别是一些生意人,看见你是政府机关的人,就怂恿你投资他的生意,什么包赚不赔,什么返还率30%,什么1次投资3年返本5年赚翻天。我们市直机关曾经就有一同事,被搞P2P的同学说服,带动全家人员,借了30多万,全部投资了200万元,最后该P2P暴雷了,200万元血本无归。该同事伤心不已,最后还得卖了房子还欠别人的钱,媳妇也和他离婚。真是妻离子散啊!

综上,对于编制内人员,和纯真友谊的同学吃个便饭、聊聊天,完全是可以参加的,毕竟有良好纯洁感情的同学也不多,一般也就3-4个。但对于那些以班级参加的同学聚会,无论是小学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我都建议最好不要参加。

聚会有风险,参加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