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李商隐是哪个朝代,字义山,号玉谿生,河南人,唐文宗开成二年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宏农尉。当时牛李党争甚烈,因受牛党排挤,终身不得志。工于律、绝。他的诗词内容充实,感情深沉,虽有独特的风格,但失之用典太多,认人感觉晦涩。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锦瑟》是李商隐何时所作?

《锦瑟》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锦瑟》是李商隐何时所作?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是哪个朝代。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锦瑟》是李商隐何时所作?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是哪个朝代。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是哪个朝代。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李商隐是哪个朝代。

此词意,锦瑟为什么要用五十根弦线,它每一根弦线,缀在每一个柱上,就好像人的一岁岁年纪,使人联想到少年时候的情景。从前有一个庄子,他在天刚破晓时做梦,迷迷糊糊中,觉得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有一个蜀国的望帝,他死后,灵魂化为了杜鹃鸟,把一片春心,都寄托在杜鹃鸟身上,苍茫的大海里,月光明亮的时候,有一种鲛人,能从眼中哭出珍珠来,蓝田山上照着暖和的日光,山里的玉更会生出烟雾。这种情形,值得追怀,只是如今都已惘然不为人知了。

李商隐的《锦瑟》以《锦瑟》两字为题,但据说此诗非咏锦瑟之作。这首词用典特多,词意嗨涩难明,自宋以来众说纷纭,有说《锦瑟》是令孤楚婢女名,有说咏《锦瑟》四曲,还有说是掉亡,也有说是自序自伤之词,而最后一种说法较之为接近。通篇追忆往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抒写理想破灭,壮志成虚的无限感慨和遗恨,以迷茫的景物象征诗人无限迷茫的心境。

《锦瑟》是他晚年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听说他曾有过一段不愿被公开的不幸恋史,由于他这种经历与晚唐的时代气氛颇相符,因此,便造成他作品中那种独特的象征主义风格。他作品的风格,讲究修辞技巧,而且又引用了繁杂的历史典故,典故的方法也很独特,常常超过文人所重视的正史、经书,而扩大到与诗人无关的小说、稗史、通俗传记的范围。他用句的魔力,创造了超越现实的幻想世界,希冀蕴酿出一种哀切幽艳的意境。李商隐独特的风格,经唐末、宋初,引起不少人的模仿,因而被称为,西昆体。其中以,无题,诗最能代表出他独特的风格,曾经的确风靡一时。但由于我国的文学传统向以现实主义为主流,李商隐的格调,又被视为异端。

李商隐,有《玉谿生诗集》传世,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象征派的先驱,他的诗词,透露出哀伤的气氛,可作各式各样的解释。令后世广为流传!???

李商隐究竟有一个怎样的人生呢?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请看下文: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锦瑟》是李商隐何时所作?

(一)单亲家庭,从小需要跟着母亲忙于生计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锦瑟》是李商隐何时所作?

  李商隐出生于郑州荥阳一个小官家中,他的曾祖,祖父都早夭,十岁左右,父亲在浙江任上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开始接受生活的历练。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锦瑟》是李商隐何时所作?

  在别人还在享受童年快乐时,他要帮着别人抄书舂米,挣钱贴补家用,帮助母亲分担生活压力。长此以往,导致心理受到伤害,内心极度内向敏感。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锦瑟》是李商隐何时所作?

  他的母亲也无暇给予他更多的关照。导致李商隐的内心充满胆怯,也不愿与人交往,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他喜欢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做事,但与此同时又极度渴望被人认可。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锦瑟》是李商隐何时所作?

(二)年少求学,幸遇恩师,广交人脉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锦瑟》是李商隐何时所作?

  首先是一位满腹经纶却隐居在野的祖叔,精通五经,在古文、书法上都有颇高的造诣。当这个祖叔有余力且耐心的教导李商隐时,少年李商隐是感激且珍惜的。

  在学习上,他勤勉又聪慧,至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此外,李商隐还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与好文章。但唐朝科举考试以考进士为荣耀,表现在写作体裁上则为诗歌,或者说骈文。而十六岁的李商隐,却抱着一摞不合时宜的古文四处拜谒。

  终于,一个历仕六朝的元老重臣,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将身无功名的李商隐招至自己幕下做幕僚,并且对他未来的考试学习进行指导。要知道,令狐楚的骈文,杜甫的诗歌,韩愈的古文并称为当时的三绝。很快,李商隐厚积薄发,骈文这一“软肋”变成了“强项”。

  令狐楚不仅教他文章,还带着他结交人脉,夸耀他的才学,俨然把他当作自己家孩子,处处照料并且以之为耀。在令狐楚这个六十多岁的长者的关怀下,李商隐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终于,这一年进士及第,但令狐楚老爷子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虽然学业有成,事业有发展,但从小缺乏安全感的心态却很难改变,对于从小缺少父爱的恐惧,一直存在。我认为这也是后期仕途坎坷的重要性格缺陷。

三,陷于“牛李”党派之争,仕途坎坷

  取得进士资格但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吏部举办的考试,李商隐落榜了。一次打击就让他消沉好久。这时,李商隐收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向他抛来的橄榄枝,去泾州作了王的幕僚。

  王茂元对李商隐非常欣赏,不嫌他穷也不嫌他临时工,还将女儿嫁给了他,可见这次遇到的除了伯乐更有真爱。

  虽然寄住在老丈人家,但总算有了一个温暖的归属地。以后岳父多多提拔举荐,自己总会有机会出人头地的,李商隐的安全感指数短期内急速上升。

  但现实是残酷的,在朝中的站队上,自己的恩师令狐家属于以牛僧孺为领袖的“牛党”一派,而岳父王茂元则属于以李德裕为领袖“李党”一派。牛李党争,互相倾轧,是你死我活的水火不相容。

  离开恩师令狐家,娶妻王茂元女儿,悲催的李商隐明明白白地将自己卷入到党争的旋涡中。令狐家说他“忘家恩,放利偷合”。故交们讽刺他,背义负恩,脚踏两只船。

  开成三年,他再次参加授官考试,因品行不好被除名。延迟一年终于通过考试,分配来的首都公务员校书郎职位,被改派为偏远地区县尉……但是李商隐没有想到,没有最差,只有更差,荆天棘地的路看不到尽头。

  随着,在岳父家所属“李党”势力上升的关键期,母亲去世,李商隐要回去丁忧。为母亲丁忧尚未结束,岳父王茂元突然病故,而自己的前途尚未有着落。丁忧结束回归朝堂时,自己支持的势力遭清洗,被排挤出权力中心。

(四)夹缝中生存,短暂安稳后离世

  夹在两派中间,不管李商隐做什么都被攻击,不管他说什么,迎来的是全民骂怼。李商隐越来越沉默,沉沦到谷底,以至于朝堂上不屑于再践踏他。

  随后,一个叫郑亚的“李党”骨干被贬官,邀请李商隐做自己的判官,他便奔赴到千里以外的桂林,远离朝廷漩涡,努力工作。心境刚要平静下来,上司再次被贬,李商隐捧着失落的心无处安放。

  归来到处投简历,到处碰壁。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的邀请,去徐州作判官。李商隐以为终于找到一棵能依靠的大树,岁月安稳的时候,幕主卢弘正病死。

  失业还没赶回家,相濡以沫多年的妻子逝去。

之后,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他发出邀请,李商隐便到西南的四川做判官。在这里将近五年,远离是非,宁静安稳,疲惫的心灵终于找到一个停歇的港湾。

  之后柳仲郢任满入京,李商隐追随左右,被安排盐铁推官,品级虽低但待遇丰厚还远离朝堂是非。

  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继曾祖,祖父,父亲之后也早早夭亡了,享年仅45岁。

(五)少年缺爱,一生缺安全感,寄深情于诗词

  李商隐的一生很都严重缺乏安全感,害怕被忽略和抛弃,只能不断追逐温暖,寻找依赖。但命运好像就是,你怕什么就会来什么,总是不顺,却又不能面对,我认为这也是他不得志的内在原因。不过,还好唐朝人们喜爱写诗,他的愤闷,他的抑郁,他的不得志,他的才情才有抒发之地。于是,他留下了最荡气回肠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