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起谁的微笑最迷人,一定会有很多人回答是蒙娜丽莎,包括很多没看过达·芬奇所绘原作的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因为蒙娜丽莎问世以来,对这幅名作关注者多,研究者多,谜团多,各种版本“传说”多,又陈列在世界文明的卢浮宫,这样广泛的宣传和“灌输式”的造势,一定程度上使蒙娜丽莎成为西方绘画艺术在东方最具影响的典型代表蒙娜丽莎的微笑图片;另一方面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艺术的自信。
其中最早也影响最大,对中国艺术提出质疑的两个人,一为康有为,另一位是陈独秀。世纪初,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序言中说“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提出要对中国画进行改良。在中国现代史上另一位重要思想启蒙人物陈独秀则讲:“美术要革‘王画’的命。”包括解放后徐悲鸿提出中蒙娜丽莎的微笑图片、西绘画在写实方法上有可沟通之处,但西方先进,中国落后,主张走以西方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的融合道路。后来,很多人认为中国画太陈旧,中国艺术不如西方艺术,他们的思想启发点大多都是受了康、陈两位先生的影响。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优秀蒙娜丽莎的微笑图片、杰出的艺术作品举不胜举。庚寅冬初,当笔者第一次走进洛阳龙门石窟,第一次看到卢舍那(“卢舍那”的意思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大佛就被彻底惊呆和征服了。震撼、惊羡、叹息、流连忘返之余,不禁感慨:卢舍那的美、卢舍那的微笑太迷人了,她的静穆、安详、雍容、博爱、慈悲、怜悯,她的微笑、风韵以及微许的挑逗和淡淡的失落,还有那颗静观众生,洞悉一切又任其自由发展,随性而生又随性而灭“花开花落两由之”的心态是那样的真实。真实本身就具有美感,就具有感人的力量。如果把此前被誉为世界第一微笑的蒙娜丽莎与卢舍那相比,卢舍那的微笑不知要比蒙娜丽莎的微笑迷人多少倍。
蒙娜丽莎微笑的特点蒙娜丽莎的微笑图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基本介绍蒙娜丽莎的微笑图片: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肖像画作品。该主人公真实身份存在争论,存在多种版本。其中比较流行的版本为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新贵乔孔多的年轻的妻子蒙娜·丽莎,这幅画画了4年。 那时,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为了让女主人高兴起来,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蒙娜丽莎高兴起来。 这幅画完成后,端庄美丽的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的微笑使无数人为之倾倒。 后即以“蒙娜丽莎的微笑”喻指迷人的微笑或神秘莫测的微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