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包拯是哪个朝代的。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包拯是哪个朝代的。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包拯是哪个朝代的。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关于包拯的容貌,《宋史·包拯传》和吴奎的《墓志铭》中并无记载,如果他真的有明显的外貌特征,相信“异于常人”的他,容貌肯定不会被史官放过,而且会着重描写包拯是哪个朝代的。
此外,百姓修建了“包公祠”,以此来纪念他们心中的包青天包拯是哪个朝代的。在包公祠二殿的石碑上有着一副包公的画像,上面的包公是白脸形象,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高约一米六。
至于戏曲以及影视剧里为什么包拯总以黑脸形象出现,可能原因有二:第一,在戏曲舞台上白脸一般代表奸佞,而黑脸包公正是要和这些奸佞形象进行区分;第二,黑脸形象是为了凸显包拯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铁面无私,表达一种浩然正气!除此之外,还有他额头上的月牙,这也只不过是人们以皓月当空来比喻“包青天”而已,实则仅仅是一块疤痕,并不是什么月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