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飞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王成伟
王龙溪像
王龙溪,本名王畿,1498—1583年生人,字汝中,绍兴山阴人张飞舟。嘉靖二年(1523),25岁的王龙溪拜王阳明为师,学习心学,三年后成为王阳明的助手,指导王阳明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是王阳明最为欣赏的弟子之一。王龙溪的思想一方面是对王阳明心学理论的继承,另一方面则是以心学为基础深化了良知学的理论内涵,大大丰富了中晚明的阳明学体系,使阳明学在晚明形成了一股代替朱子学的势头,不仅对改变了理学内部的学理结构,而且对中国哲学史的学术理路演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王阳明像
政治的混乱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学术风气的转变,阳明学的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兴起张飞舟。王龙溪作为中晚明时期的启蒙思想先驱,汲取佛道思想的精髓,逐渐形成了以“自然”为宗,涵盖“四无”说、“见在良知”说和理想人格说的哲学框架。首先,“四无”说所讲的是心、意、知、物皆是“无善无恶”的,并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把心放在了本体的位置,而心流于意、知、物这三者中,使其亦“无善无恶”。同时,王龙溪对善恶层面的论证,则是天泉证道的道德力实现的。心体的“无”的特点,在易学、老学和《中庸》学的角度又被分别称为寂、虚、无声无臭,表现出良知的是先天获得的。心体的“自性流行”,又是本心自然之用。因此王龙溪的“四无”着重突出了心的“自然”特征。其次,在“四无”主张的基础上,王龙溪认为意、知、物存在于良知内,此即为现成良知,体现出良知的自然色彩。换言之,现成良知是良知在日常行为中的自然流露,而日常行为的自然表达便是良知,二者是相互贯通的。最后,王龙溪对外在环境的内心超越,从精神上摆脱环境对自己的约束,则十分类似于庄子的逍遥思想,但并没有如此浓厚的消极色彩,而颇具一丝豪迈的气概。他自称是“直心以动,自见天则。”依靠良知的自然性与先天性,带动个人精神的全面超脱,获得逍遥于天地间的自由。
《王龙溪先生全集·天泉证道纪》书影(局部)
当然,王龙溪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晚明以降便作为阳明学的一部分传入日本。17—19世纪,日本的阳明学自兴起以来,首先是左藤一斋(1772—1859)对王龙溪提出批评,认为其过于高妙玄虚,只有个别的信徒——如大盐中斋(1793—1837)张飞舟、奥宫慥斋(1811—1882)——为王龙溪的思想代言,大盐中斋曾于1830年代前后,相继著成《古本大学刮目》和《儒门空虚聚语》,对王龙溪的“四无”学说极力称赞,认为是“不可多得之格言也”;而在分析太虚学说的特征后,认为王龙溪阐发了太虚学说的内涵,对太虚学说的探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尽管日本学界对王龙溪的研析并没有形成广泛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王龙溪失去了在日本阳明学中的地位,毕竟中江藤树是首先接触了王龙溪的思想才成为日本阳明学的鼻祖的,而正是有了这一系列的铺垫,二战后的日本阳明学研究才得以迅速发展,王龙溪的学术形象由此在日本当代的王学研究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张飞舟:
1. (明)王龙溪著:《王龙溪先生全集》,(清)莫晋校,清光绪七年刻本;
2. 方祖猷:《王畿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
毕竟《三国演义》是小说,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在必要时一定会作一些夸张的处理,比如小说中诸葛亮能呼风唤雨,左慈能缥缈莫测等等。但夸张归夸张,在一些常理角度可以解释的桥段,罗贯中还是尽可能的让他合理化,比如张飞喝断“当阳桥”这个事件中,就存在着好几个科学知识点。
首先,张飞声音之所以特别大,是因为双方在两岸对峙时军马均保持相对的静止,并且整体环境相对空旷,这就为回声的出现提供了极佳的条件。所以在张飞咆哮之后,经过声音的连续碰撞,分贝也提升了许多。
其次,夏侯杰之死,有一半是因为曹操的原因。张飞吼出第一声后,曹军本就有些胆寒,曹操倒好,不安抚众将情绪也就算了,还马上补刀说当年关羽曾说张飞有多么多么的厉害,并且还用了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的典故。曹操此话一出,更是让一些胆小的将士们感到腿软其中离曹操不远的夏侯杰就是直接受害者。张飞看曹军没动静,自己心里也慌啊,于是他马上又暴喝一声,问你们是打还是不打。这句话吼可以说是相当到位,因为曹军众将还在回味张飞的神勇传说,就连曹操听完这大嗓门都有了退军之意。
而曹军后军的马匹已被张飞惊动,张飞见状抓住时机又喊一声,这三声喊玩,夏侯杰也嗝屁了。当然张飞不会什么狮吼功,只是他的威名和声音直接吓到了夏侯杰,而夏侯杰本身胆小,加上最近一直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大概在刘表死后就一直作为曹操的跟班来汲取战场经验了。可以看出曹操也是想培养夏侯杰,所以才会让他体验军旅生活,可惜连日的作战让这个小伙子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有些吃不消。
当然,从医学角度来讲,夏侯杰或许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人在受惊之时心跳会加速,但是很快就会平复,而心脏病患者却无法像常人一样调节心率,,一瞬间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也不足为奇了。
文/逻辑文史游
发布评论